鄭老屁和白景琦不打不相識。
鄭老屁揪下了白景琦的一撮頭發(fā),白景琦不但沒有記恨他,而是送了他一雙新鞋。
還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將他留在了大宅門。
后來,回家養(yǎng)病多年的鄭老屁,帶著孫子鄭三旦再次來到白家。
白景琦非常高興,趕緊吩咐小胡總管讓廚房做兩卷大餅卷肉。
鄭老屁因為病重體虛已經(jīng)三天沒有吃飯了,可是為了討好白景琦,還是咬牙吃下了兩卷大餅卷肉,最后被活活撐死了。
臨終前他把孫子托付給了白景琦,并且說:
“七老爺,我跟了您有三十年了吧,值了,我也得意過?!?/p>
“不就是吃兩斤大餅嗎?!?/p>
“我還給您頭上落了個疤拉呢?!?/p>
“記著呢記著呢?!?/p>
“讓我摸摸?!?/p>
不得不說,白景琦和鄭老屁之間既是主仆,還有著一種別樣的感情,鄭老屁心中還有種隱隱的不甘。
令人沒想到的是,鄭老屁臨終以死相托,要白景琦安頓好自己的孫子,最終卻給白家帶去了多大的災(zāi)禍!
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的惡。
01、鄭老屁撐死的背后
鄭老屁來白家前,已經(jīng)知道自己時日無多。
所以才會在臨終前以死相托。
這一點(diǎn),白景琦并不知情,而鄭三旦卻是心知肚明。
白景琦聽到鄭老屁來看自己,很開心,趕緊讓廚房的人給他做吃食。
一來是知道他胃口大,鄭老屁趕遠(yuǎn)路而來,肯定很餓了;
二來也是很久沒有看鄭老屁吃東西了。
一家老小看著鄭老屁吃東西,都帶著看樂子的心情,但并沒有多少惡意。
而鄭老屁明知自己已經(jīng)好幾個月吃不下東西了,卻還要強(qiáng)撐著吃下那兩大卷大餅夾肉。
這當(dāng)中有他的考量和權(quán)衡。
一是為了報恩,為了報答白景琦的一飯之恩。
當(dāng)年家鄉(xiāng)受災(zāi),快要餓死了的鄭老屁來投奔白景琦,白景琦二話不說就收留了他,讓食量超大的他吃上三頓飽飯,還給足了工錢讓他養(yǎng)活一家老小。
此外,鄭老屁還有著自己的算計,他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行了,所以想最后一次討好白景琦,以此給鄭三旦謀份好的差事。
所以,他主動說要吃兩斤大餅給七爺瞧瞧。
雖然已經(jīng)體力不支,可鄭老屁為了哄白景琦高興,還是強(qiáng)撐著將兩斤肉餅吃了下去。
這個過程中,善良的小胡管家替他捏著一把汗,一邊給他撫背,一邊輕聲問他行不行。
鄭三旦也沒有阻止?fàn)敔數(shù)男袨椋鼪]有直接告訴白景琦,自己的爺爺根本就吃不下,強(qiáng)顏歡笑吃肉餅子只是為了討好他們。
或許是他沒有勇氣,也可以說他內(nèi)心還是想在白家謀個好差事,內(nèi)心也不希望把事情辦砸了。
吃完后,鄭老屁便提出要把鄭三旦留在白家,白景琦二話不說就答應(yīng)了:
“留下留下,先替替你,把門房看了?!?/p>
“不是,我想能不能讓他去柜上去學(xué)點(diǎn)本事?!?/strong>
“行!你挺有心機(jī)。得,就照你說的辦。”
白景琦生平最討厭被人要挾了,他也看出了鄭老屁對自己的那點(diǎn)算計,但是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同時也是出于對他的同情,便一口答應(yīng)了。
當(dāng)知道鄭老屁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強(qiáng)撐著吃完那兩斤餅,白景琦心中愧疚不安,懊喪不已。
“你們?yōu)槭裁床粩r著!”
同時他也向鄭老屁保證,一定會安排好鄭三旦,還會把他老家的人安頓好。
看到這里,心里感到五味雜陳,說不出來的滋味。
鄭老屁倒是如愿了,可是白景琦卻背負(fù)了莫名的罵名。
鄭三旦更是因為這個恨透了白景琦。
他明知道這件事不關(guān)白景琦,鄭老屁是為了自己才會這么做,要怪也只能怪他沒有堅決攔著爺爺。
有時候,人常常會因為自己的無能和懦弱,將氣撒在旁人身上。
02、鄭三旦的惡
鄭三旦一邊恨透了白景琦,一邊卻全盤接受了白景琦的善意和幫助。
但是他心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恩,他覺得是靠勞動養(yǎng)活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不是白景琦給他機(jī)會在柜臺學(xué)本事,他只能在農(nóng)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從他做的兩件事可以看出他內(nèi)心的惡。
公報私仇,歪曲事實
鄭三旦信口雌黃,要他白景琦老實交代百草廳偷稅漏稅的問題。
這個可是非常嚴(yán)重的罪行了。
其實鄭三旦壓根兒沒有任何證據(jù),就給白景琦扣上一個大帽子,還態(tài)度非常張狂。
要知道,白景琦在抗戰(zhàn)期間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都做出了不少的貢獻(xiàn),一直遵紀(jì)守法。
可是鄭三旦為了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滿,就故意黑白顛倒。
他恩將仇報,公報私仇,這樣的行為令人鄙視和不齒。
好在后來查清楚了,證明百草廳是完全守法戶。
腳踩白家的牌匾
百草廳合營之后,白占元為了擴(kuò)大經(jīng)營,把祖先堂騰空做為生產(chǎn)場地。
他們隨意將百草堂的牌匾丟棄在地上,鄭三旦無意間踩到了牌匾上。
正好被白景琦看到,生氣地問他怎么能往牌匾上踩踏?
鄭三旦依舊沒有把腳從牌匾上挪開,反而說這是沒用的東西。
“沒用?這是我祖宗留下來的老匾?!?/strong>
“是你祖宗,又不是我祖宗。”
鄭三旦一開始確實是無心,可是明白過來后說的這番話真的是充滿了惡意。
他不是不知道這個牌匾對于白景琦,對于白家的意義,不僅不把腳從牌匾上挪開,反而是用言語來內(nèi)涵白景琦。
這塊牌匾是白家?guī)装倌甑臍v史,飽含了白家人幾輩子人的心血,對白家人來說意義非凡。
鄭三旦這種行為無疑是將白家人的尊嚴(yán)和面子都丟在了地上。
他不僅不認(rèn)錯,還跳起來罵白景琦是封建專制。
老畢要鄭三旦向白景琦認(rèn)個錯,鄭三旦卻振振有詞:“我沒錯,是他欺負(fù)人......你怎么老替資本家說話呢?”
鄭三旦就是那種典型的“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就罵娘”的小人。
其實,在原著中更加不堪,鄭三旦最終打死了白占元。
03、從鄭三旦身上看到了人性的惡
明明白景琦對鄭家是有恩的,不說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吧,至少也不能恩將仇報吧。
而且鄭老屁是怎么死的,是為誰而死,鄭三旦心里最清楚。
那么他為何還是將所有的惡意都沖著白家來呢?
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惡。
自卑足以摧毀一個人的良知
鄭老屁帶鄭三旦來白家時,他就是心不甘情不愿。
他對鄭老屁說:“待會您進(jìn)去,我可不去?!?/p>
鄭老屁拍了他一下:“在家說得好好的,又犯什么牛脖子?待會兒見了七老爺,可要撿好聽的話說,你要不會說好聽的,就閉上你的臭嘴。”
“我是真不愿意進(jìn)這財主家的門?!?/p>
不難看出,鄭三旦明知道爺爺帶自己來白家的目的,也知道白景琦對于鄭家的好,更知道這是一個改變命運(yùn)的好機(jī)會。
他卻說:
“爺爺,我寧可回家種地,也不愿意伺候那財主去。”
不難看出,鄭三旦從一開始就恨透了白景琦,并非是因為白景琦不好,而是他心中那股子邪火。
他討厭自己的爺爺去討好財主,來謀得一份差使,養(yǎng)活一家老小。
說穿了,就是他內(nèi)心的自卑心理。
升米恩,斗米仇
鄭三旦的嘴很硬,口口聲聲說自己寧愿回家種地,還嘲諷爺爺?shù)昧税准业囊稽c(diǎn)好,連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是他心里卻很拎得清,沒有嘴巴那么有骨氣,還是選擇留在了百草廳的鋪?zhàn)印?/strong>
其實,鄭三旦一直知道,白家對于鄭家的恩情,更明白自己能夠留在百草堂做事,是自己命運(yùn)的拐點(diǎn)。
他也明白爺爺鄭老屁的死和白景琦無關(guān)。
可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恨白景琦,恨白家。
在他看來,白景琦雖然對鄭家好,但那些是從白景琦的手指縫里漏出來的,而且這點(diǎn)點(diǎn)恩惠,都是爺爺用尊嚴(yán)換來的。
所以他才會一邊享用著白家的好,一邊卻是忿忿不平。
其實他就是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受了白家的恩惠,更不愿意領(lǐng)受白家對自己的恩情,以此為維護(hù)自己那點(diǎn)可憐的尊嚴(yán)
根本原因就是他骨子里的劣根性:升米恩,斗米仇。
在他的認(rèn)知中,覺得憑什么白家人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自己一家人卻過著如此窮困的生活,要靠白景琦才能吃上三頓飽飯。
他卻沒有意識到,白景琦是通過祖先留下的產(chǎn)業(yè),以及自己的努力才有這樣的生活,和他鄭三旦沒有一毛錢關(guān)系。
而鄭家有現(xiàn)在的生活,卻有賴于白景琦的關(guān)照。
結(jié)語:
鄭三旦這一角色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丑陋。
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陰暗的一面。
莫名想起了東叔《惡意》中的一段話:
“有些人的恨是無緣無故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于是你的優(yōu)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p>
“我就是看他不爽?!?/p>
忘恩負(fù)義,可以如此理直氣壯,這才是鄭三旦身上最大的惡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