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正式通過法案,不承認臺灣是中國土地,日本也趁勢出手,卻被中國反將一軍。那么,美方此次通過法案是怎么回事?日方的舉動又意味著什么?
當地時間5月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兩項涉臺法案——《臺灣國際團結法案》和《臺灣保證實施法案》,這兩部法案的核心目的,是否定聯合國2758號決議與臺灣的主權關系,從而在國際組織中為臺灣打開“另一個合法代表權”的口子。

這個邏輯,說得直白點,就是美國不認2758號決議把臺灣問題定死了。1971年,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明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承認其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雖然這份決議沒寫“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類表述,但全世界都明白,這項表決背后,隱含的是“一中”政治框架,臺灣當時的代表也被踢出了聯合國,就是事實證明。
然而,美方現在卻說:“那份決議沒說臺灣歸中國?!庇谑?,《臺灣國際團結法案》就宣稱,2758號決議“沒有處理臺灣代表權問題,沒有就臺灣地位作出立場判斷,也沒有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按照美國議員的狡辯,美國有責任抵制中國在國際組織中“扭曲話術”的行為,要保護臺灣不被孤立。這其實就是美國打算在聯合國、世衛(wèi)組織、國際民航組織這些平臺上,強行為臺灣找個身份。
其算盤也不難理解,那就是要從國際層面動搖“一中原則”這塊基石。這么做不僅是沖著臺灣來的,更是要在整個國際秩序里,把中國拖入被動。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是戰(zhàn)后秩序的重要一環(huán),配合《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歷史文獻,構成了臺灣屬于中國的法理基礎,美國否定2758號決議的涉臺部分,本質上就是否定戰(zhàn)后國際秩序。

也就是說,美國不僅挑釁中國,還在給全球做個樣板:只要不爽,國際規(guī)則可以隨時“不認賬”?;蚴菫榱伺浜厦婪脚e動,日本也趁勢出手。據臺媒報道,日本前經濟產業(yè)大臣西村康稔于5月5日竄訪臺灣,不僅與賴清德碰頭,還當著媒體大談“臺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這一套話術無疑是進一步在為“臺獨”背書,給局勢添柴加火。
賴清德當然樂得配合,當場呼吁加強臺日合作,不但想跟日本簽署所謂的“經濟伙伴協定”,還想在半導體、氫能、AI、無人機等領域深度綁定,勢要借助日本的力量,對沖大陸壓力。
但中方這邊,早就看穿了這點小心思。王毅外長已明確警告:“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臺灣回歸中國已經80年了,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與‘臺獨’勢力暗通款曲?!苯又痪渲劐N:“與其鼓吹‘臺灣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謹記,借臺灣生事,就是給日本找事?!?/p>
這話不光是告誡,更是一記警鐘,日本如果執(zhí)意玩火,后果不只是“有事”,而是“自找事”。面對著美日兩股力量的聯動,中方的反應也很迅速。事實上,對于臺灣問題,中方早已準備了三個方面聯動:一是用實際軍演打擊“臺獨”幻想,用行動堵住美國所謂“安全援助”;二是通過國際渠道持續(xù)強調2758號決議的重要性,拉攏國際社會穩(wěn)定“一中”共識;三是在經濟與科技層面準備“脫鉤對抗”,以此向美國表明中國的底氣與承受能力,而壓住美國,也就相當于壓住了日本。
當然分析來看,美國的這些法案,其實也沒那么容易落地。立法程序上,參議院還要審議,最終還得看總統是否簽字——在當前中美關系如此敏感的背景下,美國政府未必敢輕易推動最終成法,而即便成法,它也只是美國內政,無法改變2758號決議已獲得全世界普遍承認的事實,140多個國家承認一個中國,不是美國說改就能改的。
而臺灣方面,民進黨當局繼續(xù)依賴美國,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但現實是,再多的法案和武器,也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每一次美臺勾連升級,都會引發(fā)中國大陸更強硬的反制,而每一次反制之后,“臺獨”就會更孤立,美日也會更忌憚動手的后果。

總之,臺灣問題終將由中國人民自己解決,美國可以搞法案,日本可以搞竄訪,但只要中方底線守得住,拳頭握得緊,“臺獨”就掀不起風浪。至于臺海,風高浪急本就是常態(tài),其中,誰在穩(wěn)舵,誰在添亂,一目了然。眼下,在中美關系面臨嚴峻考驗的歷史關鍵點上,中國的準備,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美日若執(zhí)意走到底,那就得準備好,承受來自中國的全面反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