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到特朗普的重擊后,日本又準備從釣魚島問題入手。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防衛(wèi)省宣稱,中國海警船及艦載機近日進入了所謂的日本“領空”,在附近活動了差不多15分鐘,日本飛機緊急起飛跟蹤監(jiān)視,并提出外交抗議。
不得不說,日菲高層談了一次話后,連套路都開始用一樣的了:發(fā)起挑釁還要倒打一耙。
事情的真相是,我海警艦機在釣魚島例行巡航之際,發(fā)現(xiàn)了日本一架民用飛機闖入了我釣魚島領空,所以立刻對其進行了喊話警告,同時出動艦載機進行壓制。
隨后,該日本飛機離開并降落在了石垣島機場。
根據現(xiàn)場情況的反饋,中國這次從發(fā)現(xiàn)到驅離日飛機,僅僅用了5分鐘,就分出了勝負。
按理來說,在中方的強勢壓制下,日本政府應該收斂一點,但是他們不僅倒打一耙,甚至還又派出兩架F-15戰(zhàn)斗機,想要撈回面子,但是中國根本不會給其靠近的機會。
事情發(fā)生后,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第一時間就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嚴厲交涉,明確表示如果日本繼續(xù)挑釁,中國定將予以堅決反制。

緊接著,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也紛紛發(fā)聲,批評日本方面歪曲事實、顛倒是非,并強調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任何侵犯行為都不會被容忍。
要知道,以往日本右翼勢力也經常通過這種偷襲方式在釣魚島進行挑釁,但大多出動的都是民用的飛機和船只,出動軍機如此公開挑釁還是不多見。
這樣一來,性質就完全變了,極有可能演變?yōu)閮蓢耐饨粵_突,兩國關系也會因此急轉直下。
那么,日本此舉到底有什么企圖?
小編認為,大概與日美之間不斷緊繃的經貿關系不無關聯(lián)。
在最新的第二輪貿易談判中,美國仍然拒絕松口,死活不肯給日本汽車和鋼鋁產品關稅豁免,相當于當著全世界的面抽了日本一耳光。
石破茂沒想到,不斷的讓步并沒能讓其從特朗普這里討到便宜,日本的貿易壓力仍然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又轉向展示其反華態(tài)度,以換取美國在關稅談判中的讓步,就是為了給美國看到,自己還有“反華”的利用價值。
與此同時,日本也加強了和北約的勾連,試圖通過拉攏這一跨大西洋軍事同盟來提高自身的戰(zhàn)略地位。
石破茂上個月會見 可以說,北約近年來在亞太地區(qū)的存在感日益增強,而日本就是充當著北約進入亞太的重要橋頭堡。 現(xiàn)在北約32個成員國里,已經有英法德等11國在日本有駐軍或軍事合作,光是沖繩基地就囤了北約4.7萬噸彈藥。 日本打的算盤很明白:既然美國靠不住,那就把整個北約綁上反華戰(zhàn)車,最好能復制烏克蘭模式,讓歐洲炮灰替自己火中取栗。 為了達成目的,石破茂甚至嘗試和菲律賓組建新的軍事同盟,妄圖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這種勾結行為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亞太地區(qū)的緊張態(tài)勢,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北約集團東擴“亞太化”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所以中國必須找機會拔掉這“33顆釘子”。 說白了,這就是要重新把我們的活動空間清理干凈,包括外部勢力在周圍建立的軍事節(jié)點、監(jiān)聽設備等等。 說到這里,有人還提到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在日本飛機被中方驅離后,首相石破茂卻是“一言不發(fā)”,他的對華政策是自相矛盾的? 其實很簡單,一方面,他想借此保住與中方的務實合作渠道,為日本經濟發(fā)展留下一線余地;另一方面,他又急于利用反華姿態(tài)獲取美國和北約的支持。 這種“兩面下注”的策略,反映出日本面對復雜國際形勢的糾結心態(tài),也透露了他們對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清醒認識。 現(xiàn)在釣魚島這根導火索已經又開始滋滋冒煙了。 日本要是繼續(xù)玩火,咱們的反制措施絕對不止海警船巡航這么簡單:東海油氣田開發(fā)可以提速,對日稀土出口能加關稅,甚至琉球群島的法律地位問題也能擺上臺面——畢竟《波茨坦公告》白紙黑字寫著日本主權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 此外,別忘了,咱們海軍現(xiàn)在每年下水一個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的噸位,真要較起真來,日本那點家底連三個月都撐不住。 石破茂現(xiàn)在裝啞巴不敢吭聲,恰恰暴露了日本戰(zhàn)略困境,日本政客與其整天琢磨怎么碰瓷釣魚島,不如想想怎么跟鄰居處好關系——畢竟中國市場的體量,可比北約的空頭支票實在多了。 總之,中方已明確表示,絕不允許任意一方攪亂亞太安全局勢,如若日本繼續(xù)在這條錯誤道路上走下去,中日關系不僅難以得到改善,恐怕連穩(wěn)定現(xiàn)狀都變得異常艱難。 日本與北約勾連,加強對華挑釁,最終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