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孔瑤瑤)5月8日,中消協(xié)發(fā)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根據統(tǒng)計,第一季度全國消協(xié)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585件,加倍賠償金額38萬元。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165608人次。
根據投訴性質,合同問題占26.56%,售后服務問題占26.07%,質量問題占19.67%,虛假宣傳問題占7.27%,安全問題占5.8%,價格問題占4.18%,假冒問題占3.54%,人格權益問題占1.06%,計量問題占0.88%,其他問題占4.97%。同比2024年一季度,虛假宣傳、假冒、安全問題投訴比重上升,質量、合同問題投訴比重下降。
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245964件,占總投訴量的53.27%,與2024年一季度相比,比重上升6.38個百分點;服務類投訴為190382件,占總投訴量的41.23%,比重下降5.00個百分點;其他類投訴為25421件,占總投訴量的5.51%。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食品類、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五位。
服務大類投訴數據顯示,互聯網服務類,生活及社會服務類,教育培訓服務類,銷售服務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居于前五位。
今年一季度,國內電影市場呈現高熱度和高票房態(tài)勢,相關投訴也大量涌現:一是退票難問題頻發(fā)。消費者在購票后因臨時變動希望退票時,常遭遇影院與平臺之間互相推諉,導致退票難以實現;二是影院強制要求購買3D眼鏡引發(fā)爭議。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可重復使用的3D眼鏡,要求消費者觀看3D電影時額外付費購買3D眼鏡;三是電影票票面顯示價格與實際支付金額不符?,F場打印出的紙質電影票顯示價格低于線上實際支付金額。
此外,共享服務痛點凸顯,計費異常和歸還難引發(fā)消費者不滿。特別是在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領域,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 一季度恰逢春運和假期,交通出行投訴也有所增多。數據顯示,一季度交通運輸投訴量同比增長105.39%,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鐵路車票候補成功無短信提醒。消費者反映通過官方平臺進行車票候補成功后,并未收到任何短信提醒,導致部分消費者未能及時知曉出票結果,錯失出行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運力浪費;航空公司隨意變更機型。部分消費者訂票時頁面顯示為寬體或高等級機型,但臨近出發(fā)前被更換為小型或中型機型,影響了出行體驗;航空公司加價選座問題引發(fā)消費者不滿。一些航空公司將靠窗、靠過道或前排等相對優(yōu)質座位設置為加價選項,要求乘客支付額外費用獲取原本應包含在基礎服務中的座位安排,被質疑為"變相漲價"。 此外,"先用后付""信用租賃"等信用租賃、月子中心、網游賬號交易、新能源汽車售后、婚戀服務等領域的投訴也較為集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