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歲月長河下,

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習(xí)俗一直在延續(xù)。
無論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紅白喜事,

都會有燒紙錢的傳統(tǒng)。
燒紙錢好似成為一種傳統(tǒng),

但其中的道理又無人說清。

都說:人死身消。

紙錢到底是“燒”給誰呢?
人去世之后,真的能“收到”紙錢嗎?
如果沒人“燒紙錢”又會怎么樣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并非是迷信。
大多都很現(xiàn)實!

01

燒掉的是世俗,渡的是真心
燒紙錢的主要目的,

通常都是為了:祭祀。
不管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婚喪嫁娶,
只要涉及到了祭祖、祭祀的環(huán)節(jié),

都會“燒”東西。
“燒”就是一種儀式,

讓整個過程更加莊重。
為什么會通過“燒”的方式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儒釋道三家來看,
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有一個載體。
有了載體,才能被俗世俗人看見。
脫離了載體,

則能暢游到天地之間。
所以,不管是燒紙,

還是燒掉其他的東西。
燒掉的是世俗里我們看見的表象,
留下的是存在天地之間的一份返璞歸真。

02

燒掉的是掛礙,捎去的是牽掛
佛家說: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人生如夢,

本是來也赤條條,去也空蕩蕩。
世間的一切,

我們都只有使用權(quán),沒有占有權(quán)。
這一生,根本沒有什么東西,

完完全全是屬于我們的。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一切生命在寂滅后都會化為塵埃。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一切空空,

為什么還要有儀式呢?
因為人并不是活一世,

任何事物只要來過就有痕跡。

即便是一花一木,

也會在大地上留下生機。
更何況人還有傳承與延續(xù)。

只要后者的延續(xù)還在,

前人就不會徹底消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也是泱泱華夏數(shù)千年,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真相。
因為有了傳承,所以不會消散;
因為有了牽絆,所以會一直存在。

分別只是一種形式,它不是一種隔閡。
只要心中還在牽掛,

那么終有一日還會相見!

03

祭的是前人,愿的是后人
時至今日,

祭祀的方式逐漸在革新。
也越來越走向符合現(xiàn)代的文明。
但無論形式怎么改變,

它的真諦都不會變。
祭祀不是一種迷信,

它是一種警醒。

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后人: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今日我們的生活,

是建立在前人的奠基之上。
若無老祖宗的兢兢業(yè)業(yè),

就沒有我們當(dāng)下的好日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道是:

祖上往前數(shù)三代,

誰家還不是農(nóng)民出身?

不管自己現(xiàn)在過得如何,

做人都不能忘本。
將感恩之心記在心中,

常念老一輩的恩情。
時常感恩,多種福田,

人生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