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在香港的一處住所中,一位年過半百、頭發(fā)花白的老人靜靜地坐在窗前。

他的前半生是一名軍人,曾活躍在抗擊軍閥和日寇的戰(zhàn)場上,為國建立了無數(shù)的功勛??墒谴丝?,他卻帶著家人避難香港,深居淺出,似乎在時刻提防著意料之外的危險。

就在此時,廣播里播報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毛主席鏗鏘有力的聲音、國歌振奮人心的旋律傳來,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位老人名叫莫雄,曾是國民黨軍的一位少將。

莫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雄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心懷共產(chǎn)主義理想,多年潛伏于國軍內部。正是他冒死傳遞來的消息,拯救了近十萬紅軍戰(zhàn)士的性命。

革命危局:“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1934年,蔣介石為了扼殺中央蘇區(qū),徹底消滅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力量,發(fā)動了第五次針對紅色政權的“圍剿”。

為了能夠一舉“剿滅”中央革命根據(jù)地,蔣介石做了充足的準備:

他調集了五次“圍剿”以來最龐大的軍力,其構成包括中央軍、地方軍乃至一些特種兵團,將根據(jù)地牢牢地封鎖起來;

此外,在開始“圍剿”之前,國民黨高層廣泛搜集情報、了解紅軍的戰(zhàn)略動向,制訂了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

不僅如此,國民政府還收買了一些叛變的游擊隊和地方武裝,試圖從內部瓦解紅軍的抵抗力量。

然而,紅軍高層指揮官博古李德忽視實際情況,進行了錯誤的決策,導致中央蘇區(qū)陷入危機,令根據(jù)地瀕臨失守。

博古、李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博古、李德

在危難關頭,黨中央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領導集體,作出了戰(zhàn)略轉移的正確決定,即歷史上著名的“長征”。

長征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偉大壯舉,紅軍背水一戰(zhàn),展開艱苦的長征之旅。

然而早在同年9月,蔣介石就提早布置了重重包圍,制訂了所謂的“鐵桶計劃”。

此次“圍剿”,他不但要占領中華蘇維埃首都瑞金,還要徹底圍困、消滅紅軍。

蔣介石躊躇滿志,以為懸殊的差距之下,紅軍此次必將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數(shù)月后,紅軍卻奇跡般殺出了包圍圈,挫敗了他的陰謀。

除了運動戰(zhàn)術高超以外,紅軍還提早得知了蔣介石這個“絕密”的計劃。

很明顯,有人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穿過國民黨的層層封鎖,將情報交到了我黨手中。如果沒有他,近十萬紅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貧苦出身的革命者

這位冒死為紅軍傳遞情報的英雄,正是國軍少將莫雄。

莫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雄

莫雄的出身并不顯赫,家庭條件十分貧苦。但他生性豪爽仗義,在社會上結交甚廣,在各界之中人脈都非常廣泛。

16歲時,莫雄厭惡舊社會對底層人民的盤剝和壓迫,毅然加入了廣州同盟會,投身革命事業(yè)。

他在軍隊中的英勇舉動為他贏得了信任和賞識,很快被調至廣東新軍,積極響應了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

隨著武昌起義的成功,革命火種傳遍全國。莫雄隨即加入了兩廣軍隊組成的北伐軍,參與了攘除北洋軍閥的北伐戰(zhàn)爭。

在戰(zhàn)場上,莫雄表現(xiàn)得相當優(yōu)秀,立下了許多戰(zhàn)功,引起了孫中山先生的極大器重。

莫雄也從此走進了蔣介石的視線里,甚至還成為了蔣介石的救命恩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2年,北伐軍誓師已畢,遂展開對軍閥吳佩孚的討伐行動。在此次討伐作戰(zhàn)中,蔣介石作為大本營參軍兼粵軍第二軍總參謀長,主要負責駐守北伐軍的大本營。

然而這時,意外出現(xiàn)了:桂林附近的土匪突然集結,率領著龐大的部隊包圍了蔣介石的駐地。

在這狹小的地域內,雙方進行了激烈交火,但由于被圍困,蔣介石的部隊寡不敵眾,陷入了苦戰(zhàn)。

在危急時刻,蔣介石急忙發(fā)電報向附近的友軍請求支援。然而,他意識到支援部隊無法在短時間內趕到,并且面對龐大的敵軍,突圍十分困難,只能做好決一死戰(zhàn)的準備。

就在關鍵時刻,莫雄帶領手下的兩個營抵達戰(zhàn)場,迅速展開了支援。

他親冒矢石,沖在戰(zhàn)場最前線,在上萬人的敵軍中打開了一個缺口,為蔣介石爭取了寶貴的突圍機會。

最終,在莫雄的帶領下,他們成功突破包圍,將蔣介石從危險中解救出來。

莫雄的英勇行為贏得了眾人的敬佩和贊譽,此次戰(zhàn)役不僅展現(xiàn)出他的戰(zhàn)術智慧,成為眾人心中的英雄,還讓他贏得了蔣介石的信賴與尊重,蔣介石因此長期將之作為知己好友和救命恩人。

然而,就在外人都以為他會搭上蔣介石的大船而風生水起時,蔣介石卻沒有絲毫手軟,親手上演了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

莫雄也許追悔莫及,懊惱于自己當年拼死救下了這個卑劣的革命背叛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突然襲擊,解除了各地的工人武裝,并清洗了黨內的共產(chǎn)主義力量,此即"四一二"事變。

蔣介石還在上海等地瘋狂地鎮(zhèn)壓了工人運動和農民暴動,試圖摧毀共產(chǎn)黨在工農群眾中的影響力。

蔣介石的清洗行動不僅限于共產(chǎn)黨,還波及了國民黨內的其他派系高層。很多粵軍將領遭到清算,連莫雄也不例外。

蔣介石突然宣布莫雄的十一師為“反革命”,命令軍隊包圍了莫雄的駐地石龍縣。

莫雄內心憤懣無比,但無奈之下只能放下了武器,將部隊就地解散。

后來,他輾轉到了張發(fā)奎麾下。

張發(fā)奎一直不滿蔣介石的所作所為,而莫雄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忠實擁護者,對蔣介石對先生革命理想的背叛更是深感憤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二人連續(xù)參加了兩次反蔣行動,試圖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tǒng)治。然而,這些反蔣行動都以失敗告終。事后,莫雄也不得不暫離軍隊,于上海賦閑在家。

1930年,莫雄來到上海時,偶然重逢了昔日的戰(zhàn)友劉亞佛,而此時劉亞佛已成為共產(chǎn)黨地下黨員,擔任政治部主任。

在劉亞佛的介紹下,莫雄結識了更多的共產(chǎn)黨人,并與周恩來、李克農等領導人及中共中央特科建立了聯(lián)系。

在與幾位地下黨員的交談中,莫雄表明自己忠誠于孫先生的革命理想,對蔣介石的卑劣行徑則是嗤之以鼻。

劉亞佛見此,為他介紹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理念。

深入了解之后,莫雄大為感動,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才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真正的繼承人,因此,在經(jīng)歷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申請入黨。

莫雄的意愿傳到了李克農那里,李克農欣賞莫雄對國父的忠誠,因此表示,對于他想加入共產(chǎn)黨的愿望,我黨理論上是歡迎的。

李克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克農

不過,周恩來認為當下情報人員短缺,莫雄在身份上作為軍閥軍官,一時審批相對困難。

他建議莫雄等待一段時間再考慮入黨,并將重點放在隱藏身份、秘密搜集國民黨情報上。為了革命事業(yè),莫雄最終決定繼續(xù)留在國民黨內。

于是,莫雄成為了一名潛伏于國民黨內部的地下工作者,為我黨的地下工作暗中排除了很多危險。

然而,為了保護他的安全,一直以來只有少數(shù)高層情報負責人知曉莫雄的真實身份。

就在這時,一個重要的轉折出現(xiàn)在了莫雄的面前,更是給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前途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冒死傳遞情報:挽救數(shù)萬紅軍性命

1934年,歷經(jīng)四次“圍剿”失敗的蔣介石大為光火。為了徹底扼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力量,他集結了前所未有的百萬大軍,光是直接進攻中央蘇區(qū)的就有50萬人,準備將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徹底摧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此之前,莫雄曾找到蔣介石的親信宋子文,托他在蔣介石手下求得了一份差事。

蔣介石雖然驚訝于莫雄去而復返,但出于救命恩情,他沒有過多的為難莫雄,而是給他安排了一份差使。

等到“剿共”用人之際,蔣介石想起了這位“老朋友”的軍事才能,將莫雄任命為江西地區(qū)的一名“剿共”司令。

此舉正中莫雄下懷,他對項與年等人私下說:

“蔣介石叫我‘剿共’,我偏要私下倒蔣。我一定要讓蔣介石的巴掌打在他自己的嘴巴上,請你們務必將此事告知組織,涉及到反‘圍剿’的各項工作,我一定全力配合!”

項與年等人不敢怠慢,很快與組織取得了聯(lián)系,組織也十分重視此事。

很快,由于組織的配合,莫雄的“圍剿”攻勢節(jié)節(jié)“勝利”,吃掉了紅軍的不少根據(jù)地和防區(q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介石得知消息極為興奮,以為老朋友這次終于想通,要和自己站在一起了,于是將“剿總指揮部”的指揮權統(tǒng)統(tǒng)下放給莫雄,對莫雄更是知無不言、權無不予。

因此,莫雄得以接觸到了蔣介石“鐵桶計劃”的詳細內容。

拿到蔣介石的兵力部署以后,莫雄預感到事態(tài)前所未有的嚴重,于是憂心忡忡地將此事報告給了項與年

經(jīng)過商議,莫雄決定把他冒著生命危險偷出的兵力部署和作戰(zhàn)計劃文件交給項與年,由他突破封鎖,將這些重要信息交到蘇區(qū)黨組織的手上。

項與年不敢怠慢,馬上喬裝打扮作一個窮教書先生的樣子,踏上了前往瑞金的道路。

此時蘇區(qū)邊界已經(jīng)被封鎖,局勢極為緊張。

項與年為了躲過國民黨軍的盤查,將信息夾在一本破舊的字典內,先把破爛的衣裳在臭水溝里滾了又滾,后又狠心用石頭砸向自己的面門,把臉弄得紅腫不堪,連牙都掉了幾顆。

這番準備過后,項與年儼然一副乞丐模樣,在經(jīng)過國民黨士兵設置的崗哨時,沒有士兵愿意接近這個臭烘烘的叫花子,于是他們不耐煩地把項與年轟走了。

就這樣,項與年順利來到蘇區(qū),將信息交到了周恩來的手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周恩來和幾個黨中央同志差點沒能認出項與年,當聽明項來此的緣由后,黨中央的同志們大為感動。

項與年卻說:

“這件事情,主要的功勞可不是我的,情報能傳出來,還是多虧了莫雄?。 ?/strong>

幾位同志這才明白,不免對莫雄敬佩、感激不已。

拿到這份情報后,黨中央震驚于此次“圍剿”規(guī)模之大,對此高度重視,提前進行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

最終,在“反圍剿”失利、中央蘇區(qū)難以堅守的情況下,紅軍由于提前獲悉了蔣介石的排兵布陣和裝備情況,以更小的代價成功進行了戰(zhàn)略轉移,粉碎了蔣介石扼殺我紅軍的陰謀,為革命保留了有生力量。

逃離魔爪,重獲新生

經(jīng)過一系列興師動眾的軍事行動,蔣介石最終以極大的代價“啃下了”中央蘇區(qū),可是共計8.6萬的紅軍戰(zhàn)士卻撕開了國軍的包圍圈,在蔣介石的眼皮底下成功轉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介石親眼目睹自己“周密”的安排好像被紅軍看了個精光,不由得極為惱怒,心下也開始懷疑出了內鬼??墒悄坌惺轮斏鞯驼{,工作滴水不漏,并沒有被找到什么把柄。

蔣介石一無證據(jù),二礙于舊情,也不好加害莫雄,但從此以后,莫雄漸漸被蔣介石疏遠,不再被委以重任,一度還因此下獄。

盡管如此,一直到抗戰(zhàn)時期,莫雄依然在努力進行潛伏工作,為我黨獲取情報。

1949年,解放戰(zhàn)爭進入尾聲,國民黨在大陸的統(tǒng)治瀕臨瓦解之際,展開了血腥而瘋狂的清洗行動。

蔣介石對莫雄的行為早已心存疑慮,此時即將撤離大陸,他也顧不得“救命恩情”,下達了務必除掉莫雄的命令。

幸運的是,由于提前得知這一消息,莫雄得以提前帶著家人來到香港避難。然而,由于行動匆忙,莫雄與黨中央失去了聯(lián)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黨并沒有忘記莫雄的奉獻與忠誠。在廣州解放后,毛主席親自叮囑葉劍英元帥,要求找到莫雄,并給予這位“老同志、老朋友”安排工作。

這個讓莫雄倍感溫暖和感動的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一句“同志”,代表著多年來的辛勤付出沒有被遺忘,而且得到了最高領導的認可。這使得他決定結束避難生活,回到祖國的懷抱。

于是,莫雄和家人決定離開香港,踏上重返祖國的旅程。他們來到廣州,迎來了新中國的擁抱。

莫雄深情地感受著歷經(jīng)風雨、跌宕起伏的革命之路,內心涌動著滿滿的感慨。

在廣州和北京,他再次重逢了黨的同志們,這些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們,曾一同肩負著黨的事業(yè),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偉大目標不懈奮斗。

毛主席給莫雄安排了了新的工作崗位,黨中央對他的信任和認可,讓他倍感振奮和自豪。他決心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fā)揮自己的余熱,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再立新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雄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和英雄,他經(jīng)歷了國家的動蕩和戰(zhàn)火的洗禮,始終忠于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從最初投身革命到后來的黨外潛伏特工,再到最終踏入新中國,莫雄始終心系國家和人民,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不懈奮斗。

他在國民黨內十年如一日的潛伏,在關鍵時刻挽救了近十萬紅軍的性命,也挽救了中國的革命事業(yè)。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銘記莫雄等革命先烈的奉獻,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