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故事丨守護安全的鏗鏘玫瑰
4月29日,2025年度東營市安全生產普法知識競賽預賽結束,勝利油田代表隊脫穎而出進入決賽。作為油田的參賽隊員之一,東勝公司信遠采油管理區(qū)責任技師李芳正在參加集中培訓,為即將到來的決賽做準備。
在這之前,李芳剛剛參加了東勝公司舉辦的“三個最強”全員練兵比武暨應急操作擂臺賽。
李芳已經在油田工作了30年。今年,是她在信遠采油管理區(qū)工作的第19個年頭。八月份,她就要退休了。在得知公司要舉辦比賽的消息后,她不假思索便報了名。
“快退休了,‘一把老骨頭’,還折騰啥?”面對同事間半開玩笑的“勸說”,李芳沒有半點退縮,“我就想完美收一下官!”

備賽那段日子,李芳仿佛回到了30年前剛來到油田時的青蔥歲月。
每天下班后,她便一頭扎進訓練場地。因為不在涉硫化氫崗位工作,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的穿戴成了她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呼吸器背在身上,就像壓上了一塊石頭,李芳的肩膀被背帶勒得生疼,腰也因為長時間保持不自然的姿勢而酸痛不已,但她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為了能熟練、快速地穿戴好呼吸器,她仔細研究呼吸器的構造,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最省力、最快捷的穿戴方法。她一次次地背起呼吸器,一次次地調整姿勢,反復練習著每一個動作。
正式比賽中,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的重量還是讓她在最初的幾步有些踉蹌,但她迅速調整狀態(tài),穩(wěn)住了身形。
最終,李芳拼得個人三等獎,并與隊友合作奪得團體一等獎。

李芳不僅是責任技師,也是信遠管理區(qū)的安全員,有16年QHSE監(jiān)督管理的豐富經驗。
平日里,她總是笑呵呵的,可一旦戴上安全帽,她就仿佛變了一個人。
有一次,她發(fā)現(xiàn)一位老師傅的安全帽帶子松松垮垮,立刻攔住他:“師傅,帽帶不系緊,萬一磕著碰著,疼的可是自己啊!”
老師傅曾是她的啟蒙師傅,可李芳依然“毫不留情”。她說,“安全面前,情面是害人的刀子?!?/p>
面對作業(yè)施工頻繁、點多面廣的安全管理難題,她沒有退縮,沒有抱怨,而是以一種“近乎執(zhí)拗”的態(tài)度,日復一日地奔跑在現(xiàn)場。無論是烈日炎炎下的揮汗如雨,還是寒風凜冽中的瑟瑟發(fā)抖,她都堅守在那里,成為了一道最堅實的防線。

去年10月,李芳和張兵簽下了師徒協(xié)議。退休前,要想帶出好徒弟,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是和時間賽跑。
“我一定要把徒弟帶好,讓她將來在工作中能獨擋一面,同時也讓更多人提升安全意識?!?/p>
“日督導、周計劃、月目標”是李芳的帶徒模式。李芳每天給徒弟布置“家庭作業(yè)”;每周制定學習計劃,明確什么時間需要完成哪些安全理論知識的學習;每月制定月度現(xiàn)場隱患排查目標:至少排查隱患問題60個,并制定整改措施。

為了讓年輕人少走彎路,李芳把管理區(qū)近20年的安全隱患記錄整理成“安全寶典”,把數(shù)百個檢查點編成口訣。
她精心策劃開設周二安全微課堂,采用“小課堂講理論、小演練強實踐、小培訓提技能”的靈活模式,緊密貼合青年員工實際需求進行定制化教學。
“師傅教我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那份把安全刻進骨子里的執(zhí)著?!蓖降?a class="keyword-search" >張兵深深感受到的,是李芳心中那份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的精神。
工作多年來,她多次錯過女兒的家長會,卻在暴雨夜為井場設備撐起遮雨布;她記不得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卻對每口油井的“參數(shù)”如數(shù)家珍。
常年奔波在井場,李芳的臉被曬成了小麥色。有次女兒心疼地說:“媽你用點防曬霜吧?!崩罘夹χ鴵u搖頭:“你媽這張臉啊,黑的是太陽的獎章,亮的是心里的光?!?/p>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李芳敬業(yè)工作的最大動力。在她家里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張“全家福”。照片里,一家三口穿著工裝、戴著安全帽,在抽油機前笑作一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