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印度在印巴邊境地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空戰(zhàn)演習,出動的戰(zhàn)機包括“陣風”、“幻影”-2000、蘇-30MKI等,同時還有各種能夠增強戰(zhàn)斗力的裝備。
印媒在報道中,公開炫耀了一波,說印度此舉是在炫耀武力。
只能說,這很印度,從軍方到媒體,都把炫耀刻在了骨子里,各自炫耀還不夠,還得來一出我炫耀你的炫耀。
印媒還說,這么做的目的,是讓巴基斯坦保持緊張狀態(tài)。
這個意思是,戰(zhàn)機不間斷升空,讓巴基斯坦不得不有所防備,畢竟你不知道是真的演習還是打著演習的旗號實戰(zhàn)。
但是你確定,持續(xù)緊張的是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飛行員或者馬克龍?

打不過就虛張聲勢
印巴頭一天凌晨交戰(zhàn)之后,局勢有所緩和,不過印度損失慘重,被擊落多架戰(zhàn)機,包括最先進的“陣風”戰(zhàn)斗機,而且10天前印度才追加購買20多架,結果第一次實戰(zhàn)就被打爆了,讓10天前這比訂單顯得尤為諷刺。
但事情趕到這里了,也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既然打不過,那就開始演,嚇唬嚇唬你,讓巴基斯坦見識見識“強大”的印度空軍,看看印度戰(zhàn)斗機……
你就說數量多不多吧!
印度想的是讓巴基斯坦緊張,但是如果印度空軍有越界行為,引發(fā)了什么誤判,搞不好還得出事。所以,最緊張的恐怕不是巴基斯坦,而是印度的飛行員們。

法國躺著也中槍
除了印度飛行員之外,還有人也會緊張起來,那就是馬克龍。
“陣風”戰(zhàn)斗機是法國軍工出口的王牌產品,是達索航空的鎮(zhèn)廠之寶。
作為一款第四代半戰(zhàn)斗機,陣風集成了多種高端技術,被法國視為“歐洲獨立防務能力的象征”。
而為了推廣“陣風”,法國可謂煞費苦心,幾乎動用了所有外交資源,從印度到卡塔爾、埃及、希臘,再到印尼、克羅地亞,一筆筆訂單談成的背后,都少不了法國政府的站臺。
“陣風”打得好不好,不只是法國的面子問題,背后還牽動著整個法國軍工出口體系的信譽,以及法國防務領域的產業(yè)鏈。
如果無法接到大訂單,就不是賺不到錢的問題了,還會損失大量就業(yè)崗位。
法國一開始恐怕是希望印度能夠來個漂亮的“買家秀”,沒想到印度首秀即翻車。

馬克龍的心又得懸起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的大規(guī)??諔?zhàn)演習,風險不只是來自巴基斯坦可能的報復,印度空軍還有一個“絕活”——墜機,這也是傳統(tǒng)藝能了。
剛在空戰(zhàn)中被擊敗,士氣低落,又擔心巴基斯坦可能再次發(fā)動襲擊,而巴基斯坦在空戰(zhàn)中明顯占優(yōu),在這樣的心理陰影下搞演習,確實很有可能出事,萬一再平白無故摔上一架法國戰(zhàn)斗機,達索的牌子就算是被印度徹底砸了個稀碎。
所以說,武器出口也是有風險的,西方為什么在向烏克蘭交付F-16戰(zhàn)斗機時猶猶豫豫?就是害怕被俄羅斯輕易擊落,以后就沒法賣了。
本以為印度是個冤大頭,可以狠狠宰一筆,沒想到印度砸招牌的效率,可比烏克蘭高多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