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則公告,揭開了一起牽涉20億元的理財詐騙案件。華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源證券”)與吉林蛟河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蛟河農商行”)之間的重大訴訟隨之浮出水面。

2025年4月30日,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漢金控”)發(fā)布公告稱,其子公司華源證券因與蛟河農商行的侵權責任糾紛被起訴。

案件涉及產品為“陸家嘴信托·瑞安6號單一資金信托”。該信托資金用于投資華源證券管理的“九州證券啟航3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該計劃資金用于購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fā)行的“財富月月升”理財產品,涉及金額20億元。但實際上這筆資金僅有6億元成功認購了理財產品,且被犯罪分子通過偽造華源證券印鑒等手段提前贖回、轉移并占有;剩余14億元未成功認購理財。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武威市文昌路支行(下稱“郵儲文昌路支行”)對蛟河農商行資金損失承擔85%的賠償責任,蛟河農商行因業(yè)務辦理失職分擔15%的責任。

蛟河農商行認為,華源證券在業(yè)務中存在過錯,致使其15%的本金及利息損失無法獲賠,因此要求華源證券賠償本金損失2.95億元及利息損失,并返還相關賬戶余額和費用。這起橫跨信托、證券、銀行三大金融領域的案件再掀波瀾。

20億元理財詐騙案發(fā)

武漢金控發(fā)布公告披露,2025年1月20日,華源證券收到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蛟河農商行就與華源證券侵權責任糾紛的案件提出了訴訟請求。

武漢金控披露,該案起訴狀記載的事實與理由為:2016年10月、11月,蛟河農商行與陸家嘴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陸家嘴信托”)簽訂《陸家嘴信托·瑞安6號單一資金信托信托合同》(下稱《信托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約定蛟河農商行將20億元資金委托陸家嘴信托設立信托,信托資金用于投資華源證券銷售管理的“九州證券啟航3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下稱“定向資管”),定向資管資金用于購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fā)行的“財富月月升”理財產品。

2016年10月—11月,蛟河農商行通過信托計劃逐筆支付管理資金,合計20億元。對應各筆資金,華源證券分別與郵儲文昌路支行簽訂了《人民幣理財產品公司客戶認購協(xié)議書》,并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威市分行(下稱“郵儲武威分行”)簽訂了具有保本保收益擔保性質的《差額補足協(xié)議》《承諾函》《理財產品收益權回購協(xié)議》等資料。

然而,這一系列操作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2017年初,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3)甘刑終116號刑事判決書揭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根據(jù)武漢金控發(fā)布的公告,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3)甘刑終116號刑事判決書內容顯示,2017年初,時任郵儲文昌路支行行長的王某等犯罪分子,通過假冒郵儲武威分行工作人員名義等手段,利用“財富月月升”理財產品,實施合同詐騙等犯罪行為案發(fā)。

時任蛟河農商行金融市場部副經理的張某,接受單位指派,前往郵儲武威分行具體經辦理財產品認購業(yè)務。作為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了解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收益的屬性,在支付前置貼息1.5%、簽訂抽屜協(xié)議承諾保本、回購的情況下,應知該理財業(yè)務違規(guī)操作;其熟悉銀行辦理相關業(yè)務流程,但在辦理過程中既未按照規(guī)定臨柜辦理業(yè)務,對于出具的理財憑證等單據(jù)資料亦未履行認真審核職責,其間又冒用通道公司工作人員身份在理財產品交易回執(zhí)上簽字,存在嚴重的失職行為,客觀上放縱了王某實施詐騙行為,造成巨額銀行資金被騙的嚴重后果。

前述公告顯示,在案證據(jù)證實,蛟河農商行屬于國家出資企業(yè),張某由該行黨委任命擔任金融市場部副經理,屬于國有出資企業(yè)中的國家工作人員,由于其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重大資金損失,應當以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追究刑事責任。

2018年1月, 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wǎng)站公布了處罰通報,通報顯示,原銀監(jiān)會統(tǒng)籌協(xié)調相關銀監(jiān)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guī)票據(jù)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通報披露,2016年12月末,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對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發(fā)現(xiàn),吉林蛟河農商行購買該支行理財?shù)馁Y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該支行原行長以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名義,違法違規(guī)套取票據(jù)資金的案件,涉案票據(jù)票面金額79億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財資金30億元。案發(fā)后,原銀監(jiān)會對案發(fā)機構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罰款9050萬元,分別取消該行原主持工作的副行長及其他3名班子成員2—5年高管任職資格,禁止文昌路支行原行長終身從事銀行業(yè)工作,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對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原行長、1名副行長分別給予警告。二是對違規(guī)購買理財?shù)臋C構吉林蛟河農商行罰沒7744萬元,分別取消該行董事長、行長2年高管任職資格,對監(jiān)事長給予警告,分別禁止資金運營官、金融市場部總經理2年從事銀行業(yè)工作。

華源證券陷“蘿卜章”訴訟

武漢金控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根據(jù)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3)甘刑終116號刑事判決查明的事實,蛟河農商行通過陸家嘴信托委托華源證券管理并指令認購理財?shù)?0億元資金,實際僅有6億元成功認購理財,但均被犯罪分子利用偽造的華源證券公司印鑒、開戶資料等提前贖回、轉移、占有,剩余14億元資金未成功認購理財。

華源證券簽署的加蓋有郵儲武威分行印章的《差額補足協(xié)議》《承諾函》《理財產品受益權回購協(xié)議》也是由王某等犯罪分子私刻郵儲武威分行的公章偽造。蛟河農商行通過陸家嘴信托委托華源證券管理并應購買理財?shù)?0億元資金,全部被犯罪分子轉移、占有。

根據(jù)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3)甘刑終116號刑事判決,后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2022)最高法民再252號、253號、255 號、256號和257號民事判決,認定郵儲文昌路支行對蛟河農商行資金損失承擔85%的賠償責任,蛟河農商行在業(yè)務辦理過程中存在失職行為,分擔15%的過錯責任,判令郵儲文昌路支行向蛟河農商行賠償約16.72億元本金并以此為基數(shù)按同期同類存款利率支付資金占用的利息。

蛟河農商行認為,華源證券在案涉業(yè)務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致使其15%的本金、利息損失無法獲得清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蛟河農商行請求,判令華源證券承擔以下責任:第一,賠償蛟河農商行本金損失約2.95億元、利息損失6459.41萬元【利息損失暫計算至2024年9月12日為6459.42萬元,自2024年9月13日起,以2.95億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存款利率(年利率2.75%),支付至全部款項付清之日】、管理費損失80萬元、托管費損失20萬元、信托費損失200萬元(管理費、托管費、信托費損失金額以實際扣劃金額為準);

第二,向蛟河農商行返還以華源證券名義開立在郵儲文昌路支行理財賬戶的資金余額 26.30萬元(以實際賬戶余額為準)和以“九州證券啟航3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名義開立在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資管計劃托管賬戶中的資金余額1.19萬元(以實際賬戶余額為準);

第三,承擔案件律師費30萬元、訴訟費、保全費、財產保全擔保費(如有)等。

尚無一審判決

華源證券稱,其在向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

2025年3月3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華源證券的管轄權異議。目前,華源證券已經就管轄權異議裁定提起上訴。

根據(jù)武漢金控發(fā)布公告,截至目前,該案處于一審審理狀態(tài)。截至公告出具日(2025年4月30日),尚無一審判決。

據(jù)悉,華源證券的前身為九州證券,是國內唯一一家注冊地位于青海省的證券公司。2023年1月九州證券完成股權變更,武漢金控集團成為其實際控制人。其后2023年10月,九州證券正式更名為華源證券,并將其行政總部落戶于武漢市江漢區(qū)。

華源證券的股權結構顯示,武漢金控集團控股50%,為實際控制人;東湖高新區(qū)國資平臺持股16.3%,江漢區(qū)國資平臺持股13.4%;武漢國資平臺合計持股79.7%。

根據(jù)華源證券披露的年報,2024年,華源證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9.96億元,同比由負轉正;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69億元,扭虧為盈。

2025年5月7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就上述案件情況采訪蛟河農商行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方回復表示,具體情況其并不清楚,需要向領導匯報后進行答復。截至發(fā)稿,記者尚未獲得回復。

2025年5月8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就上述案件情況采訪了華源證券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回復表示,案件訴訟期間,請以公告內容為準。

山東誠功(城陽)律師事務所孫玉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本案中作為合同直接相對方的陸家嘴信托,以及華源證券,均應按照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首先,作為金融機構,不論是陸家嘴信托還是華源證券均有義務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機制和風險控制體系,落實投后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等相關要求,防止印章被私刻或濫用。本案中,如果兩家金融機構嚴格履行了上述義務,則應當在投后管理的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實際認購金額與投資額不符,未成功認購的相關資金并未按照行業(yè)監(jiān)管要求返還至涉案金融產品專用賬戶。兩家金融機構具有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識別風險,啟動風險處置預案的機會,如及時采取措施完全能夠避免損失的發(fā)生。

“華源證券在本案中應承擔一定的責任,但責任比例應根據(jù)其在內控管理、資金監(jiān)控和合同履行方面的具體過失程度來確定?!睂O玉鑫稱。

(作者 蔡越坤)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蔡越坤

資本市場部資深記者 主要關注債券、信托、銀行等領域的市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