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人·正青春|劉冬雪的“花young人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龍江人·正青春|劉冬雪的“花young人生”

5月,沉睡一冬的寒地玫瑰又進入了一個生機萌動的季節(jié)。劉冬雪,這片玫瑰花田的新生代,也開始了新一季的“綻放”。

放棄大城市的繁華生活,回鄉(xiāng)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她用青春和汗水,在黑土地上澆灌出一片“幸?;ê!?,也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鄉(xiāng)村振興故事。

一朵花,如何逆襲寒地黑土?

“我姥爺是個愛折騰的人,總能琢磨點新鮮事?!?a class="keyword-search" >劉冬雪回憶時,笑意里藏著敬意。

“1998年,姥爺就帶著我爸我媽上河北、山東等地學習玫瑰種植技術。那時我才剛剛10歲,也跟著去?!?/p>

當年,劉冬雪跟著姥爺跨越山河考察玫瑰種植時,沒人想到這趟旅程會改變家族的命運。

選定品種后,姥爺帶著一家人開始在五大連池這片北緯48°的寒地黑土上試種玫瑰。然而,這種玫瑰對土壤成分、栽培時間、種植密度等要求極高,嘗試兩年都沒有成功。“那兩年,我們全家就像種命運一樣種花,花不開,我們就繼續(xù)等?!?/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盛開的五大連池市寒地玫瑰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0年,父母拿出全家最好的40畝地繼續(xù)試種。試驗田歷經3年寒冬,終于在2003年夏季綻放出第一朵玫瑰花——這是自然與執(zhí)念碰撞出的奇跡。其花朵更大,花瓣更厚,精油含量更多。這簇綻放在黑土地上的殷紅,被賦予一個充滿力量的名字:寒地玫瑰。

“這種寒地玫瑰的刺特別堅硬,爸媽在摘花的時候經常扎得滿手是刺,如果不及時處置,刺就爛在了肉里。身上也會被玫瑰刺兒劃出血痕,采摘玫瑰花的季節(jié)正值高溫,一出汗,傷口就像針扎一樣疼?!?/p>

回憶這五年試種玫瑰的歷程,劉冬雪說,一家人“痛并快樂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冬雪(左)在直播間直播帶貨

豐收的喜悅很快被現實刺痛。因運輸條件差,首批3噸鮮花在運往沈陽途中大部分爛掉。無奈之下,爸媽只好把玫瑰鮮花做成玫瑰花醬,但銷路仍然不暢,滯銷的玫瑰花醬堆滿院落。

“種玫瑰種了5年不開花,好不容易開花做出的花醬又賣出去!”在劉冬雪的記憶里,1998年至2007年9年間,“我們家種玫瑰的故事在十里八村就是個笑話!”

“帶刺的選擇”:返鄉(xiāng)與夢想的碰撞

轉機出現在2007年,當哈爾濱百年老字號“老鼎豐”嘗到那勺帶著礦泉清甜的花醬時,當即簽下長期供貨協議——這份合同持續(xù)至今已18年。

靠著加工玫瑰醬,父母為劉冬雪攢下了學費,供她完成學業(yè),支持他在大城市發(fā)展?!案蛇@一行太苦太累了”,他們不希望女兒碰這“帶刺的玫瑰”。

“閨女,你能不能幫爸在網上訂點新包裝?”——2011年,這個電話讓彼時在大城市工作的劉冬雪心頭一顫。城市的生活新鮮而熱鬧,而家鄉(xiāng)泥土與父母的背影,始終縈繞在她心底。她開始思考:“一個簡單的醬缸就裝下了父母全部的勤勞和智慧——為什么家鄉(xiāng)玫瑰只會在小作坊里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玫瑰花深加工車間一角

她決定回鄉(xiāng),將電商和設計的新理念帶進田野,讓玫瑰花煥發(fā)新生。

回鄉(xiāng)后,劉冬雪和父母在興隆鎮(zhèn)復興村共同創(chuàng)辦了玫瑰種植轉業(yè)合作社,并注冊了“黑土奇芳”商標,將父母手中的醬缸升級為“黑土奇芳”品牌。

不久,劉冬雪和父母一道開發(fā)出了玫瑰酒、玫瑰茶、玫瑰鮮花餅等產品,市場反應很好。

接下來,劉冬雪開始在新品研發(fā)、生產工藝、銷售渠道上發(fā)力。她成立了黑土奇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研發(fā)新產品,全力拓展產業(yè)鏈。先后研發(fā)出玫瑰酒、玫瑰鮮花餅、玫瑰香皂、玫瑰面膜、玫瑰純露等十余種新產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黑土奇芳”旗艦店展示的部分產品

也是在當年,劉冬雪的“黑土奇芳”旗艦店在五大連池市繁華商圈開門納客。因為蘊含“寒地、黑土、礦泉”元素,秉承“無色素、無添加、無防腐劑”“三五”原則,店鋪開張即大賣。就連略帶粗糙的玫瑰香皂也意外收獲了消費者的青睞。

玫瑰專業(yè)合作社的發(fā)展,得到村里鎮(zhèn)里和市里的大力支持。市里為合作社提供了190多萬產業(yè)扶持資金,將玫瑰花種植面積擴大至1500畝。劉冬雪大膽分工,父母主抓種植、自己主抓創(chuàng)新和市場,打響“寒地、黑土、礦泉”品牌特色。

一朵花,從此撐起了一片希望田。

爆款與共富:“土豆包”里的時代密碼

鄉(xiāng)村的致富路,有時就藏在普通的美食里。2016年,為了給玫瑰產業(yè)找出新出路,劉冬雪大膽把法式糕點的做法和東北傳統(tǒng)“黏豆包”結合起來:礦泉和面、玫瑰醬作芯、以手工壓花?!爱斆倒寤ㄓ錾隙瓜忝紫?,咱自己的土黏豆包一下子成了‘高端美食’?!?/p>

事實證明,創(chuàng)新會開花結果。改良出的“玫瑰花融合黏豆包”一炮而紅,冬天3個月就能賣出20萬斤,四人小作坊變成了40人工廠,帶動40戶鄉(xiāng)親變身技術工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黏豆包工廠的工人們

憑借這款“融合黏豆包”,劉冬雪獲得當年全省“龍女電商-巾幗先鋒”農產品網銷技能大賽三等獎。獲獎后,“黑土奇芳”系列產品聲名鵲起,線上線下代理商突破百人。

劉冬雪沒有獨享成果,而是帶領村里脫貧戶、婦女、老人們一起種花摘花,全年提供就業(yè)崗位50多個,月增收2500元,僅靠玫瑰黏豆包一項,村民年增收就超40萬元。

劉冬雪表示,她要把寒地玫瑰系列產品做細做精,把“黑土奇芳”打造成為一個極具龍江特色的區(qū)域品牌,把這項芳香事業(yè)干出“花樣”來,讓更多的鄉(xiāng)親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劉冬雪和鄉(xiāng)親們又開始了新一季勞作

立夏后的五大連池,寒意未盡,黑土地上的寒地玫瑰卻已悄然吐出新綠。刺扎進手心的痛,與豐收的甜美,在劉冬雪的眼里皆是成長的滋味。

劉冬雪用青年的執(zhí)著、創(chuàng)新的思維、共富的初心,讓這片黑土地上的“帶刺的玫瑰”化作鄉(xiāng)親們的幸?;?、共富花。

劉冬雪的“花young”人生,是青年的奔跑,是父輩的堅守,更是一代又一代黑土地人的鄉(xiāng)村振興夢。

  • 記者:崔立東;攝影:崔立東;視頻:崔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