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兩位著名的知識博主,一個叫做王曉,做的是時政科普,另一個是董宇輝,現(xiàn)在做的是旅游助農(nóng)。

這兩位博主不是沒有知識,而是有不少知識,但是他們面對的問題都一樣,那就是如今的用戶能面對的渠道實在是太多。

數(shù)字內(nèi)容做出來,比如《哪吒2》這類電影作品,不太容易搞成復制傳播,導致去電影院的人少了。但是王曉和董宇輝賣的東西是情緒,是觀點,不是故事。

這些東西是很容易復制的,再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培養(yǎng)了用戶免費獲取信息的習慣,他們的金句越多,就會導致學習他們的人越多,最后一定導致他們的金句被稀釋。

從供需角度想,互聯(lián)網(wǎng)不是讓知識的生產(chǎn)變?nèi)菀琢?,而是讓傳播變得容易了,一個普通人,拿起手機來,供給一定過剩。

就算一天24小時學習,也學不完大量免費內(nèi)容,市場的競爭就是這么激烈,他們想要通過知識變現(xiàn),價格自然被低。

這時候,博主想要變現(xiàn),問題就是出活,但是活總是要出完的,他們也是人,也需要學習,也需要沉淀,時間用來出活了,那就不能用來吸收,這時候矛盾就是,要想出活,就得少出活。

只有時間多用來學習,才能出金句,但是出了金句,就要出更多金句,才能維持熱度。

一旦熱度下去,就得被迫整個爛活,這就是流量的問題。不僅僅是這兩位知識博主如此,別的類型的博主都是如此,博主要賺錢,就得靠流量,流量下去了,就賺不到錢。

但是要流量,就得出活,于是博主最后的工作,一定要變成絞盡腦汁出活。人家是干博主的,自然比我們這些聊文學的更懂博主容易過氣的問題。

也自然比我們更懂,如果不能在沒過氣的時候抓緊變現(xiàn),那流量就要作廢。

于是博主的工作中,最要緊的問題從金句變成了出活,從出活變成了流量,又從流量變成了變現(xiàn)。

熱度的短暫性,一定要求快速變現(xiàn),否則流量價值一定隨時間衰減。這是所有需要變現(xiàn)的博主的共同問題,也是自媒體這個行業(yè)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我們之前聊過的注意力經(jīng)濟,在注意力經(jīng)濟下的惡化的不僅僅是普通人看到的東西,還有普通人買到的東西。

變現(xiàn)越著急,就越要粗制濫造,越想抓風口,就越要趕緊上杠桿貸款,最后一定會批量產(chǎn)生東北雨姐或者是別的塌房主播。

要抓風口賺錢,就要上杠桿賺錢,杠桿可以放大收益。

上了杠桿,心理壓力上來了,賺錢的急迫性更高了。

越著急賺錢,越不擇手段,最后就是造假。

結果突然有一天造假被發(fā)現(xiàn),人塌了,一切煙消云散。

黃粱一夢的,又怎么會只有一個微博時代的留一手呢?踏入了這條路,便永遠無法回頭,除非,僅僅是把它當成一種分享,或者是一個朋友圈來亂發(fā)。

還不如加入我們文學圈,有事工作,沒事閑聊,好不快活。

正所謂:

流量好事多磨,算法推舟催火。智者不入愛河,沉淀難敵快活。

AI一鍵洗稿,遠勝文案夜夜雕琢。熱度三天五早,帶貨九分利薄。

殘羹冷炙消磨。十年沉硯蒙塵,三秒熱梗登科。風月寶鑒照破,算法骷髏鎖。

好了好了!罷了罷了!終歸太虛幻境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