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默然

雨水順著窗欞蜿蜒而下,在玻璃上畫出扭曲的路徑。陳明薇站在陽臺上,望著對面樓里零星的燈火,思緒飄向了三年前那個同樣下著雨的夜晚。

那晚,她抱著文件匆匆回家,卻在電梯口與顧沉舟不期而遇。他是新搬來的鄰居,一位自由攝影師,也是她大學時代暗戀過的學長。水珠從他的發(fā)梢滴落,眼神卻如初見時般清澈。

"好久不見,陳同學。"他微笑著,聲音低沉而溫柔。

那一刻,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起初,一切如朋友間的往來。他幫她修理壞掉的相機,她邀請他品嘗自己烘焙的蛋糕。直到那個雨夜,他被鎖在門外,她讓他進屋等待雨停?;璋档臒艄庀?,他展示了自己拍攝的城市光影,那些作品中竟藏著對生活細膩的思考。

"你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美。"她感嘆道。

"因為我知道黑暗中才有最真實的影子。"他輕聲回答,手指不經(jīng)意觸碰她的手腕。

那之后,他們開始有了更多交集。咖啡館、美術館、深夜的電話,一切都如同命中注定。顧沉舟總能帶給她生活中缺失的那部分——激情、理解、冒險。相比之下,丈夫張明遠只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中年男人,事業(yè)穩(wěn)定卻缺乏驚喜,生活如同重復播放的老電影。

"我好像愛上別人了。"某個深夜,她對著電話那端的顧沉舟喃喃自語。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后是溫柔的笑聲:"你終于看清自己的心了。"

他們的關系如同被禁忌澆灌的花朵,在陰影中迅速生長。每次偷會都像一場冒險,刺激而令人上癮。他們幽會的地點從酒店房間變成了公園角落,再變成了彼此的家。她以為這就是真愛,直到那個偶然的下午。

那天,她提前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門縫下塞著一張紙條:"我在老地方等你。"心跳加速間,她已經(jīng)拿起外套準備赴約。卻在玄關處看見明遠坐在沙發(fā)上,手中拿著一本相冊。

"你回來了。"明遠抬頭,眼神平靜得可怕,"我整理舊照片,發(fā)現(xiàn)了這個。"

相冊里是她和顧沉舟從小到大的合影,每一頁都標注著日期和地點。最后一張是上周他們在咖啡廳的背影,照片背面寫著:"第17次約會。"

"什么時候開始的?"明遠問,聲音沒有一絲波動。

真相如洪水決堤。她哭著解釋,說那只是一時的迷失,說她依然愛著這個家。明遠只是靜靜地聽著,最后只說了一句:"我去接孩子放學。"

那晚,孩子睡了,她獨自坐在客廳等明遠回來。凌晨三點,門開了,他站在玄關,手里提著離婚協(xié)議書。

"我們可以不吵不鬧,好聚好散。"他說,"房子歸你,存款平分,孩子跟我。"

"為什么這么冷靜?"她崩潰地問。

"因為我早知道。"明遠摘下眼鏡,揉了揉疲憊的眼睛,"從你開始頻繁加班,從你不再關心孩子的家長會,從你看向我的眼神變得空洞。"

接下來的日子如同行走在刀尖。財產(chǎn)分割、朋友眼光、同事議論,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而更痛苦的是,當激情褪去,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顧沉舟的思念漸漸被現(xiàn)實擊碎。他不再溫柔體貼,開始抱怨她的猶豫不決;她也不再仰慕他的才華,只看到他自私冷漠的一面。

一年后,她站在學校門口接孩子放學。春日的陽光灑在玉蘭樹上,花瓣隨風飄落。一個小女孩跑過來抱住她的腿:"媽媽!"

她蹲下身,輕輕擦去女兒臉上的淚水。抬頭時,看見明遠站在不遠處,正溫和地和老師交談。他鬢角有了白發(fā),但眼神卻比過去柔和。

回家的路上,女兒問:"爸爸和媽媽會永遠在一起嗎?"

她握緊女兒的小手:"是的,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都會是一家人。"

夜深人靜,她翻開塵封的相冊,那些婚姻中的點點滴滴如今看來如此珍貴。她終于明白,愛情會隨著時間褪色,激情會消散,但責任和承諾才是支撐一段關系走下去的真正力量。

窗外,玉蘭花開了又謝,如同人生中的許多美好與遺憾。她選擇了回歸平凡,卻也找回了真正的自我。畢竟,生命不只是剎那的火花,更是長久的守望與陪伴。

有些錯誤可以彌補,有些路一旦走過,便再也無法回頭。但即使道路曲折,只要愿意重新開始,總會有光明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