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山有虎,林有狼,野外安全不可忽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4號這天,鄒某樽一家和親戚一起去福建石谷解爬山。

說實話,這地方不是啥正規(guī)景區(qū),就是閩中第一高峰,1803.3米,樹多路難走,平時也沒啥人。

小樽今年8歲,體力特別好,爬山一點不含糊。

當天從山腳到山頂,硬是走了4個小時,沒喊過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福州有個游客林先生還在山頂拍了視頻,視頻里小樽坐在大石頭上,手里舉著小國旗,精神頭挺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孩子媽媽也說,視頻里就是自家孩子,她當時就在附近。

下山的時候,小樽和哥哥、表哥走在最前面,把大人甩了好幾百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長可能覺得有兩個大孩子帶著,又約好在山下小賣部碰頭,就沒太在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就在下午2點20分左右,有個游客在小山坡上碰到了小樽,說從那兒到小賣部也就20分鐘路。可到了2點半,另一位游客又遇到小樽,發(fā)現(xiàn)他滿頭大汗,臉色發(fā)白,問啥都不說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奇怪的是,接下來7分鐘,這位游客先后遇到兩個大孩子沖下山,又碰到小樽的父母,就是沒見到小樽本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8歲的孩子,就這么沒影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天小樽只穿了短袖,山里天氣說變就變,這幾天還一直下雨,氣溫低得很,連搜救隊都得穿外套。

更別說山里還有蟒蛇,尤其是剛醒過來的那種,挺嚇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5號開始,公安、消防、民兵、山地救援隊全都上山了,志愿者也來了不少,大家地毯式搜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人機、熱成像、搜救犬都用上了,可大霧太大,設備基本派不上用場,樹又密,飛無人機也看不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6號,有個游客翻手機,發(fā)現(xiàn)自己4號在山頂拍到小樽的視頻,孩子手里拿著棒棒糖,追著大孩子跑,看著還挺開心,這說明下山前孩子狀態(tài)還好好的。

同一天,小樽的表哥收到一條奇怪短信,說孩子在他們手里,在山洞里找到的,要2000塊錢,不給錢就把孩子帶走自己養(yǎng)。

表哥覺得是騙子,沒理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7號,搜救還在繼續(xù),可天公不作美,天氣越來越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8號早上8點33分,央視發(fā)文報道了這事,還提醒家長孩子走失要第一時間報警。

當天,仙游縣西苑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也說了,石谷解根本不是景區(qū),就是個野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上有警示牌,天氣不好就不讓上山。

這里海拔高,地形復雜,經(jīng)常起大霧,安全風險很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今天為止,搜救還在繼續(xù),可小樽還是沒找到。

一個活生生的孩子,怎么就這么沒了呢?

有網(wǎng)友說:“孩子在二十分鐘的山路上就不見了,太蹊蹺了。那發(fā)短信要錢的,肯定是趁火打劫?!?/strong>

還有人說:野山本來就危險,帶孩子一定得看緊點,家長不能大意?!?/strong>

也有人留言:“希望孩子能平安回來,這種天氣和地形,搜救隊真的很辛苦,大家都在盼著好消息?!?/strong>

這事兒真讓人琢磨不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時間線有點亂,2點20和2點30之間到底發(fā)生了啥?孩子怎么突然狀態(tài)就變了?

第二,這山里搜救難度太大,霧大、樹密、天氣又不好,設備都用不上。

第三,野山不是鬧著玩的,帶孩子一定得小心,家長不能有一絲僥幸。

這事兒給所有家長提了個醒,帶孩子出去玩,安全第一,哪怕多操點心也值。

你覺得這事兒會怎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