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敗局已定,特朗普還想再加碼?中方一錘定音:叫停所有美國油氣,對華沒有影響!
環(huán)球網消息,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期連續(xù)放話,先是把關稅政策包裝成"戰(zhàn)略不確定性"的談判籌碼,繼而要求中國主動"邁出第一步"示好。
更離譜的是第二天貝森特居然倒打一耙,說什么中美貿易五倍的順差差距就該中國先低頭,還揚言125%的關稅足以壓垮中國出口。
這么看,特朗普還是沒死心。
其實誰都清楚,中國對美出口占GDP比重早就不足4%,反倒是美國通脹數(shù)據里處處可見"中國制造"的印記。
他們這套"胡蘿卜加大棒"的劇本寫得實在蹩腳。要求別人單方面取消關稅、廢除產業(yè)政策、放開市場,自己卻攥著技術封鎖和金融制裁不松手,這哪是什么公平談判?根本就是經濟殖民的現(xiàn)代版。
貝森特還說了句"說不定哪天他們會打電話給我",他還以為自己活在二十年前那個美國振臂一呼、全球應者云集的年代呢?時代早就變了!
除了嘴上叫囂,貝森特還在背后搞了些小動作,觀察者網報道,貝森特要求亞開行制定措施,終止對華新增貸款,理由是中國經濟水平已“不符合低收入國家標準”。

美國拿"取消發(fā)展中國家地位"這種政治標簽當經濟武器,施壓亞開行,搞排他性小圈子,試圖以此降低中國在亞太發(fā)展議程中的話語權,遏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但這已經超出了正常經濟競爭的范疇。
退一步來看,中國現(xiàn)在既是全球最大債權國又是最大貿易國,美元體系的命門美國自己比誰都清楚,這種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shù)真能奏效?
同時,貝森特在會談中提出需制定“全方位能源戰(zhàn)略”,雖未公開具體細節(jié),但結合美方施壓停止貸款的背景,可能隱含對中國核能技術輸出及區(qū)域能源合作的限制意圖。
特朗普團隊內部像貝森特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其實都對中國有認知誤區(qū):
其一是誤判中國對美市場依賴度。
貝森特所謂"中國遲早會打電話求和"的預判,建立在過時的貿易數(shù)據上。事實上中國早已構建起多元化的出口市場,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持續(xù)擴容,對美出口占比已從高峰期的21%降至14%左右。
其二是高估關稅武器的殺傷力。說句老實話,中美關稅戰(zhàn)打到現(xiàn)在,美國損失慘重,但要問中國的損失那就是4個字:沒啥影響。

這4字是日前國家發(fā)改委說的,環(huán)球網消息,中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明確表示,即便叫停所有美國的糧食和能源進口,對中國的糧食能源供給也沒有影響。
這句“沒有影響”的背后,是中國二十多年的布局和努力。
去年,中國進口的美國玉米大豆還不到消費量的零頭,全是喂豬喂雞的飼料糧。國際市場上這類大宗商品多得是,今天不買美國貨,明天巴西阿根廷的貨輪就能補上缺口。
更別說咱們糧倉里攢的家底,人均500公斤的糧食占有量,比國際安全線還高出兩成半,主糧自給率接近100%。
這可不是吹的,連續(xù)21年豐收的紀錄擺在那兒,1.4萬億斤的年產量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耕地紅線、種子芯片、智能農機這些"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組合拳,早把飯碗焊死在自己手里了。
在能源安全上,美國原油天然氣在中國進口大盤子里連個零頭都算不上,中東、俄羅斯、非洲的供應渠道早就鋪成蜘蛛網。
中國國內能源供應充足,市場價格總體穩(wěn)定,煤炭儲量管夠,油田穩(wěn)產2億噸,天然氣連續(xù)八年百億立方級別增長,更別說風電光伏這些新能源已經占到總裝機的六成。

最近國新辦的發(fā)布會其實透露了兩個關鍵信號:第一,中國早把美國的套路摸透了,接下來兩個月政策彈藥管夠。
第二,我們壓根不打算跟美國玩"回合制游戲",該搞產業(yè)升級搞產業(yè)升級,該拓"一帶一路"拓一帶一路。
現(xiàn)在白宮明顯開始慌了陣腳。美國電商因為關稅成本暴漲20%,沃爾瑪貨架上的中國商品價格直接翻倍,中西部農民的大豆在倉庫里都快發(fā)芽了。反觀中國這邊,發(fā)改委明說了政策工具箱才剛開蓋,后續(xù)還有的是組合拳。
說到底,美國現(xiàn)在最尷尬的是發(fā)現(xiàn)手里根本沒牌可打。特朗普突然改口說要談判,但又不肯取消關稅,但除了認輸美國還有什么選擇嗎?
繼續(xù)加稅?美國通脹數(shù)據已經壓不住了,取消關稅?面子又掛不住。
而我們這邊呢,趁著他們糾結的功夫,已經和俄羅斯簽了億噸原油大單,和伊朗談好了人民幣結算,連南美的鋰礦都包圓了。這套打法就像高手過招,你出一拳我卸力,反手還往你軟肋上戳一指頭。
回頭來看,這場關稅戰(zhàn)特朗普想借力打中國,結果卻是自己打自己,笑話一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