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樂AI:我就是喜歡古典機械物理樣式門把手!

5月8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官網(wǎng)發(fā)布公告,就《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公開征求意見,旨在規(guī)范隱藏式車門把手等新型設計的安全要求,解決實際應用中暴露的逃生與救援風險。

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5年6月7日。

# 新標準核心內容

根據(jù)《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項目建議書,文件起草單位包括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標準主要涵蓋以下技術要求:

1. 應急式車門內把手安裝要求:確保斷電、碰撞等事故中車門可開啟。

2. 標志可見性:明確隱藏式車門內把手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統(tǒng)一標志規(guī)范。

3. 防夾功能與強度測試:規(guī)定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指標,以及車門外/內把手的強度、動態(tài)試驗方法。

4. 安全冗余設計:要求電動式車門把手在斷電、碰撞等場景下具備機械解鎖等冗余功能。

該標準適用于M1類(9座以下乘用車)、N1類(最大設計總質量≤3.5噸的貨車)及多用途貨車,其他車型可參照執(zhí)行。

# 背景:隱藏式車門把手安全隱患凸顯

近年來,隱藏式車門把手因美觀、科技感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但市場反饋顯示其存在以下問題:

- 斷電或碰撞時電動把手失效,阻礙逃生與救援;
- 操作標識不清晰,緊急情況下難以識別;
- 部分產品結構強度不足,事故中易導致車門鎖死;
- 電動把手存在夾手風險或控制邏輯缺陷。

當前國內標準(如QC/T 988-2014、QCT1211-2024)主要針對傳統(tǒng)車門把手的耐久性、耐腐蝕性等性能,未覆蓋電動式、隱藏式把手的布置、標志及安全功能要求。國外亦無同類技術標準。

工信部表示,新標準將強化車門把手在事故場景下的安全邏輯,規(guī)范標志可見性,增加機械解鎖等冗余設計,以降低逃生與救援風險。

喜大普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