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紙枕書
編輯|酒醬紫
當下國產(chǎn)劇市場,真是讓觀眾們挑不出一部能入得了眼的好劇。
比如《淮水竹亭》,擺脫不了古偶劇的硬傷,工業(yè)糖精沒滋沒味,劇情魔改原著,頻繁引起爭議,這回連劉詩詩也救不回口碑了。

還有《親愛的仇敵》,表面上是女性題材,但觀眾只能看到劇情對女性友誼的刻板印象,“雌競”依舊存在,讓人越看越窩火,差評一片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最讓人失望的劇作,還是這部《執(zhí)法者們》。
要知道在《新聞女王》火出圈后,港劇的口碑明顯有所好轉。
而且犯罪動作類型的作品,也是港劇曾經(jīng)的舒適圈,這次新劇里還有黃宗澤、馬國明、宣萱等多位熟悉的港星加盟。
按理來說,不應該翻車,所以到底為什么該劇播出后,讓人直呼:“香港影視圈已死”?

01 故事俗套,難以代入
《執(zhí)法者們》講述了警方高級督察周俊杰(黃宗澤飾)、廉政公署主任高浩然(馬國明飾)和律政司副刑事檢控專員劉宇凡(陳豪飾)雖然職位、使命不同,但都有對抗黑暗勢力的決心,最終將犯罪集團首腦戴祖福繩之以法的故事。

在當下國劇市場中,同題材的作品往往加入了年代屬性,為什么?
因為劇情如果脫離了現(xiàn)實,很容易導致觀眾無法代入。
就比如《借命而生》中,逃犯一跑就是二十年,因為當時缺少追蹤、DNA檢測手段。

但放在現(xiàn)在科技進步的社會,基本就很難有這類現(xiàn)象發(fā)生了。
而這部《執(zhí)法者們》卻沒有明確時間線,上來就是法庭戲,在觀眾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又立馬放出市內追車、爆炸以及暗殺的戲份。

如果是以前,像這種場面還有人愿意看,但時代不同了,將香港拍出哥譚市的畫風,總給人一種割裂感。

而且光天化日下,警方在護送證人的路上遭到圍追堵截,前后時間那么長,卻看不到任何的支援,只有男主一個小隊對抗殺手,真的合理嗎?簡直就像是故意給反派送人頭。

而且雖然警方有內鬼這種橋段在這類題材里很常見,但證人們在安全屋全部被殺,也是完全不考慮邏輯性的設計,真以為警廉律三大執(zhí)法部門是過家家嗎?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種套路已經(jīng)不能滿足觀眾的訴求了。

這也是港劇近些年來不景氣的原因,內容上缺乏創(chuàng)新,還是照搬老一套的方法,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面臨被市場拋棄的可能。
不僅如此,看得出現(xiàn)在港劇的拍攝手法越來越差了。

演員們要么原地站樁念臺詞,要么被懟臉拍攝,鏡頭毫無調度可言,場景切換也跟PPT展示似的,看起來一點都不連貫。

可以說,《執(zhí)法者們》再一次暴露出港劇發(fā)展的弊端,內容、鏡頭、剪輯都槽點滿滿,讓人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02 港星青黃不接,戲骨們也難以扛旗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執(zhí)法者們》的演員陣容,內心會產(chǎn)生一種“怎么又是這些人”的不耐煩情緒。
但這也不怪觀眾們苛刻,實在是這些年熒幕上的港星翻來覆去都是這幾個。

在港劇領域,黃宗澤現(xiàn)在都快要成為男明星的“獨苗”了。
而且他主演的《法證先鋒》系列、《廉政狙擊》和這部《執(zhí)法者們》,其實都是差不多類型的劇作,黃宗澤演繹的角色也同質化嚴重,幾部劇里的造型基本都可以互相用,這還有什么新鮮感?


另外,像馬國明、陳豪這樣的演員,表演風格也都已經(jīng)固化,演不出什么新花樣,這也不禁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
港劇想要突破困境,不光是需要創(chuàng)新的劇情,還有新人們,只有為演員陣容注入新鮮的血液,才可以帶給觀眾更多的觀看體驗。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xiàn)在電影領域,提起現(xiàn)在還能在內地有一定號召力的港星,我想你腦海中能想到的演員,也無非就是劉德華、梁朝偉、古天樂這幾位,電影圈也挑不出什么新人了。

不僅如此,戲骨們在內地可選擇的資源不多,港圈導演又拿不出好劇本,以至于他們在這兩年頻繁出現(xiàn)在爛片當中,影響力再次大打折扣。
就比如劉德華在今年五一檔期間上線的《獵金游戲》就沒少遭到觀眾吐槽,金融商戰(zhàn)拍得一塌糊涂,內容嚴重拉胯,而他本人也表現(xiàn)得一般,主要還是同類型角色演得不少,無法做到讓人眼前一亮。

還有梁朝偉,承包了港圈的各個大獎,可演技真的有那么狠嗎?起碼這兩年來,我看不到他的進步與突破。
他上一部小有熱度的影片,也不過是《無名》,還要在電影中為王一博這種流量演員抬咖,足以看出當下老牌港星的無奈。

古天樂更不用多說,都快要成為“爛片專業(yè)戶”了,好不容易等來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才算是挽回了自己的一些口碑,但未來的發(fā)展依舊不容樂觀。

香港演員青黃不接,老戲骨們費力扛旗,也快要走到扛不動了一天了。
如果再不培養(yǎng)新人,恐怕香港影視業(yè)真的要沒落了。
03 結語
《執(zhí)法者們》這部劇在上線后遠遠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水平,引起眾多差評也在情理之中。
現(xiàn)在大家對港劇、港片的偏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現(xiàn)的,還是因為這些年創(chuàng)作者和演員們都沒有交上一份真正破局的答卷。
快餐式的影視發(fā)展注定只能讓行業(yè)走上下坡路,要想真正挽回口碑,就必須要精心打磨劇本,挑選演員,全行業(yè)上下共同努力,否則再怎么折騰也是徒勞。
只希望接下來不會再有類似品質的作品。港劇和港片都可以用誠意打動觀眾,重新站上屬于它們的高峰。
眼下黃宗澤這部劇還在持續(xù)更新,不知道你覺得這部劇夠不夠好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