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好多上火的孩子,家長說孩子老是大便干硬拉不出、嗓子疼、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想給孩子喂下火藥,又怕傷脾胃,涼茶越喝越拉稀,不知道該怎么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邀請兒科專家廖永州教授,分享2個食療方,幫助孩子降虛火!
春末夏初地氣升發(fā),孩子體內津液消耗加速,易形成虛實夾雜體質:
1、晨起口唇干裂,舌面出現(xiàn)芒刺狀紅點
2、大便前段硬結像羊糞蛋,后段溏軟粘馬桶
3、入睡后汗?jié)裾眍^,凌晨1-3點易驚醒
分享2個食療方,對癥調理更有效:
1、蘆根麥冬飲(肺胃郁熱型)
制作:取鮮蘆根30克切段,麥冬10克,清水600毫升煮沸后轉小火煎煮15分鐘,濾渣取汁分兩次溫服。
功效:蘆根清熱生津,麥冬滋養(yǎng)肺胃,協(xié)同緩解咽喉腫痛、大便燥結。適合舌苔黃厚、手心發(fā)熱的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炒米茯苓粥(脾虛濕滯型)
制作:粳米50克干鍋炒至微黃,加茯苓粉5克、去芯蓮子10顆,清水800毫升熬煮成稠粥,早晚溫熱食用。
功效:炒粳米健脾開胃,茯苓利水滲濕,蓮子寧心安神。針對舌苔白膩、食欲不振伴有大便黏膩的情況效果顯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門診有位6歲男孩,連續(xù)5天排便困難,大便干結成顆粒狀,夜間頻繁驚醒哭鬧,枕頭汗?jié)n明顯,晨起口腔異味重且反復咽痛。
觀察舌象發(fā)現(xiàn)舌體發(fā)紅,舌苔黃膩,舌尖有芒刺狀紅點,辨證為肺胃郁熱兼脾虛證。
開方:南沙參滋陰潤肺,焦梔子清熱除煩,炒白術健脾化濕,火麻仁潤腸通便,服藥期間配合停用冷飲。
喝藥一周后,大便恢復每天1次,睡眠質量顯著提升,咽痛癥狀完全消退。
注意:當孩子舌苔若呈白膩帶黃,提示濕熱并存,建議先祛濕再滋陰。避免同時食用寒涼水果與溫補食材,防止寒熱錯雜加重病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