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Euractiv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Euractiv

摘要:

這項計劃能否實施還存在變數,不少歐盟國家仍在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企業(yè)擔心,徹底擺脫俄羅斯能源,只會過度依賴美國,形成新的軟肋。

撰文 | Shushu

編輯 | Tang

一直以來,歐盟堅稱:“俄羅斯與烏克蘭打仗的錢,來自賣給歐洲國家的能源費?!?/p>

為此,5月6日,歐盟委員會終于發(fā)布一份要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路線圖”:到2027年底,歐盟所有成員國將禁止進口所有俄羅斯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計劃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到2025年底,禁止簽訂新的短期合同。第二階段,到2027年底,終止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三分之二的長期合同。

與此同時,歐盟還將實施進一步的限制措施,打擊秘密運輸俄羅斯石油的“影子船隊”,并停止進口俄羅斯鈾和其他核材料。

此外,每個成員國都要求在2025年底前提交一份國家計劃,詳細說明打算如何從其能源結構中去除俄羅斯的天然氣、核能和石油。

實際上,該路線圖原定于3月份發(fā)布,但一再推遲到現在,這意味著歐盟內部和國際形勢令這項政策計劃難以抉擇。

一方面,歐盟成員國始終未能就徹底淘汰俄羅斯能源達成共識。在路線圖發(fā)布當日,匈牙利外交部長就表示,拒絕接受這種做法。歐盟此舉是“又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

此前,歐盟已對俄羅斯的煤炭和大部分石油進口實施了制裁,但由于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反對沒有對天然氣實施制裁。

另一方面,隨著逐步擺脫俄羅斯供應,歐盟對美國能源的依賴迅速加深,很可能會成為歐盟的一個“新弱點”,增加能源成本的同時又讓美國成為最大贏家。

因此,做“與俄羅斯能源最徹底的決裂”一直讓歐盟左右為難。這次路線圖的公布,算是實質性的一步。

不過,這項計劃能否最終落實仍有變數。畢竟,現在還有不少歐盟國家在大量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與此同時,歐盟企業(yè)與俄羅斯能源供應商之間的法律糾紛已累計達到185億歐元(約合1406億元人民幣)。

該計劃取決于一種微妙的平衡,歐盟必須在逐步淘汰過程中避免引發(fā)能源短缺或價格沖擊,還需從其他國家進口天然氣來填補空缺。過去兩年,歐盟就為進口能源資源多付5440億歐元(約合4.24萬億元人民幣)。

01--一邊想斷,一邊還在買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歐盟多次強調要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并通過“REPowerEU”計劃和一系列制裁措施,大幅削減從俄羅斯的能源進口。

然而,2024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總量出現反彈,同比增長19.5%。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歐盟液化天然氣進口中的占比也從2022年第四季度的11%上升到2024年同期的22%,僅次于美國的36%,成為歐盟第二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在今年4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嚴重依賴歐盟市場,占其液化天然氣出口收入的52%。

據歐盟統(tǒng)計,2024年,10個成員國進?了俄羅斯天然?,3個成員國仍在進?俄羅斯?油,7個成員國從俄羅斯進?濃縮鈾或鈾服務。

今年1月1日,由于烏克蘭拒絕續(xù)簽過境協(xié)議,俄羅斯停止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要知道,俄烏沖突以來,這條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一直從未中斷過。

歐盟原本以為,這是一個擺脫俄羅斯能源的好機會。然而,數據顯示,盡管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中斷,但2025年第一季度,歐盟經土耳其進口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同比增長了16%,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依然僅次于挪威、美國之后。

目前,穿越土耳其進入中歐的“土耳其溪”管道成為唯一一條仍在向歐盟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管道。

土耳其瞄準了這個機會,準備發(fā)一波“歐難財”。

今年年初,土耳其表示,如果歐洲有“政治意愿和承諾”,并愿意進行額外的互聯投資,土耳其將來可以使用其巴爾干地區(qū)的管道路線,每年向中歐和東歐出口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圖說:“土耳其溪”管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說:“土耳其溪”管道

這個結果令不少歐盟成員國感到不安。

據統(tǒng)計,2024年,歐盟在俄羅斯化石燃料上的支出估計高達230億歐元,超過了歐盟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

因此,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瑞典等十個國家簽署聯名信:俄羅斯維持戰(zhàn)爭的能力與其能源收入息息相關,要求全面禁止俄羅斯能源進口。

相比之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則一致反對,認為這樣做會危及本國經濟和歐盟的競爭力。

然而,盡管多數成員國同意出臺禁令,但也不是馬上能夠實施的。

目前,歐洲公司可以自由地與俄羅斯供應商簽訂合同,其中一些合同將持續(xù)到2040年。從2024年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情況來看,三分之二的供應是根據長期合同進行的,三分之一是無合同的現貨采購。

針對這種情況,歐盟委員會將在今年6月提交一份法律提案,在2027年底前禁止根據現有合同進口剩余的俄羅斯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

一般情況下,等禁止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法律出臺后,歐盟企業(yè)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理由終止合同,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但問題在于:這種方式并不萬無一失。歐洲買家與俄羅斯的能源合同普遍帶有“take-or-pay”(要么購買、要么賠錢)的條款。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企業(yè)與俄羅斯能源供應商之間的法律糾紛已高達185億歐元(約1406億人民幣)。

另外,歐盟委員會也沒有具體說明計劃采用哪些法律方案來允許歐洲公司解除現有的俄羅斯天然氣合同。歐盟新的立法提案需要得到歐洲議會和成員國的批準。

歐洲改革中心高級研究員伊麗莎貝塔·科爾納戈指出,目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反對,也可能會讓歐盟無法在法律層面正式通過對俄羅斯能源的禁令。

02--美國成最大贏家

在如何擺脫俄羅斯能源依賴的焦慮中,歐盟新的焦慮又產生了。

此前,據俄羅斯《新聞報》報道:“擺脫俄羅斯能源讓歐盟的總體經濟損失超過1.3萬億歐元,相當于其GDP的2.4%?!?/p>

2022年至2024年,歐盟為進口能源資源多付了5440億歐元(約合4.24萬億元人民幣),這些錢成了美國、英國、挪威和中東國家的盈利。

其中,美國產天然氣向歐洲的出口急劇增長,一躍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坐收漁利,是歐洲能源市場的大贏家。

圖說:2024年歐盟天然氣進口地區(qū) 來源:EURONEWS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說:2024年歐盟天然氣進口地區(qū) 來源:EURONEWS

據Investigate Europe的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間,歐洲企業(yè)簽署了超過33份美國液化天然氣合同,大部分合同的合同期限為20年。2023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其進口總量的46%,較2021年增長了近一倍。

以往美國無法與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競爭,但俄烏沖突為美國油氣進入歐洲市場撕開裂口,高企的能源價格讓美國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卻在今年4月提出將能源作為貿易談判籌碼,稱如果歐盟不增加能源進口,美國將“全線征收關稅?。?!”。

近幾日,又恰逢歐盟委員會與白宮進行貿易談判,歐洲企業(yè)開始擔憂對美國的依賴會成為新的軟肋。美國天然氣已經不再是一種中性商品,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一種地緣政治工具。

這種變化讓歐盟官員和企業(yè)認為,在特朗普執(zhí)掌下美國已“不再可靠”,歐洲注定需要提前做好“兩手準備”。

不過,美國正在推動俄烏達成和平協(xié)議,如果協(xié)議達成,可能會重新為俄羅斯能源敞開大門并緩解制裁。

一邊是被動依賴俄羅斯的歷史慣性,另一頭是被迫依賴美國的現實選擇。歐盟,真的準備好了嗎?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5/05/06/eu-sets-2027-as-deadline-to-phase-out-all-russian-energy-including-lng

[2]https://www.rfi.fr/cn/%E7%BB%8F%E8%B4%B8/20250506-%E6%AC%A7%E7%9B%9F%E6%8B%9F%E5%9C%A82027%E5%B9%B4%E5%BA%95%E5%89%8D%E4%B8%8D%E5%86%8D%E8%87%AA%E4%BF%84%E8%BF%9B%E5%8F%A3%E5%A4%A9%E7%84%B6%E6%B0%94-%E5%BD%BB%E5%BA%95%E5%88%87%E6%96%AD%E4%B8%8E%E4%B8%8D%E5%8F%AF%E9%9D%A0%E4%BE%9B%E5%BA%94%E5%95%86%E7%9A%84%E8%83%BD%E6%BA%90%E8%81%94%E7%B3%BB

[3]https://technews.tw/2025/05/07/eu-russia-lng/

[4]https://energy.ec.europa.eu/document/download/d681d15f-ceca-4b20-bcc2-b84334a8fc0e_en?filename=Roadmap%20towards%20ending%20Russian%20energy%20imports.pdf

[5]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4547pr9vqo

[6]澎拜新聞:歐洲“俄氣時代終結”,美國成大贏家

[7]觀察者網:到期!"歐洲俄氣時代終結"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