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國軍隊在廣西、云南邊境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干脆利索,來去如風。從打響到撤軍,總共二十八天。越南邊境三省失守,四個師打垮,三萬七千敵人陣亡。

美國在越南打了十幾年,法軍在奠邊府全軍覆沒。這事兒讓美國人琢磨了幾十年也沒想明白——同樣是打越南,為什么中國能一仗了結?

他們不是沒子彈,是沒看懂。也不是沒經(jīng)驗,是沒方向。中國人這一仗,打得不只是一支軍隊,是打給全世界看的章法。

從“同志加兄弟”到“必須打一仗”

二十年幫忙,換來邊境開火。說起這場仗,不能從打開始說,得從不打開始說。五六十年代,中國撐著越南扛過兩場硬仗:一場打法國,一場打美國。

那時候,中國自己也緊,但子彈、糧食、藥品,一車車往外送。越南的勝利,靠自己,也靠中國。胡志明當年把中越關系比作“同志加兄弟”,話說得動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胡志明死后,氣氛就變了。1978年,越南公開投降蘇聯(lián),簽了個《蘇越友好合作條約》。蘇聯(lián)給武器,越南拿著用來對付鄰居。開始驅趕華僑,搞排華,拆廟毀墳,燒書搶鋪,一夜之間幾十萬人被趕回中國邊境,家破人亡。那時候,中國多次交涉。越南不聽,反倒加碼。

同年,越南出兵柬埔寨,占了金邊,搞“印度支那聯(lián)邦”。一邊驅趕中國人,一邊插手周邊國家。說到底,它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抗法抗美的越共,而是有了自己“小霸”野心的地區(qū)強人。

這時候的中國已經(jīng)不是五十年代的中國了。

1978年底,中央軍委下令作戰(zhàn)。兩個月后,部隊集結完畢。1979年1月,中美建交。鄧小平訪美,向卡特總統(tǒng)明確表態(tài):必須對越南加以懲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9年2月17日凌晨,廣西、云南兩線同時發(fā)起攻擊。東線由許世友指揮,西線由楊得志調度,參戰(zhàn)部隊共計八個軍團。動用了41軍、42軍、43軍、54軍、55軍、11軍、13軍、14軍、50軍149師,編成兩線合擊。

戰(zhàn)爭目標不是占領,是打擊。軍事術語叫“懲戒性打擊”。

短短幾天,解放軍突破越南邊防一線,連續(xù)攻入十余城鎮(zhèn)。越軍倉促應戰(zhàn),數(shù)次調動失利。戰(zhàn)事緊湊,但節(jié)奏穩(wěn)健。越南以為靠蘇聯(lián)就能橫著走,中國人用行動告訴他:走路別帶風,風大容易閃了腰。

不是打贏仗,是打清楚仗

這一仗的打法,跟美法都不一樣。美國打越戰(zhàn),靠空軍,靠航母,飛機炸了一年又一年,沒拿下一個省會。

法國打越南,死守據(jù)點,最后被人包了餃子。中國這一次,沒空軍,不拖拉。地面部隊打進去,打完就走。干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月17日凌晨開打,當天解放軍穿越邊境,在廣西方向突破友誼關,在云南方向拿下麻栗坡。開戰(zhàn)第二天,戰(zhàn)線推進30公里,諒山方向主陣地告急。第43軍和第54軍重火力開道,第55軍步兵穿插推進。

2月20日,廣西東線攻克板旺、那坡,西線拿下老街、金平縣。整個北部戰(zhàn)線幾乎被貫穿。

2月23日,諒山主陣地失守。這是越南設防最緊密的一線,號稱“鐵三角”。越軍兩個師防守,卻被我軍快速突入、分割、圍殲,指揮體系崩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2月下旬到3月初,解放軍在北線三面推進,攻下諒山、高平、老街三座省會城市,以及17個縣級單位。

3月5日,中央命令:任務完成,開始逐步撤軍。3月16日,全線撤回。不到一個月,敵方陣地已是殘垣斷壁,邊界重新歸于平靜。

這場仗的效率,令人驚訝。美國人一開始以為中國打不贏,后來又懷疑是不是搞了動員戰(zhàn)爭。其實中國沒搞總動員,也沒打持久戰(zhàn)。全靠戰(zhàn)前準備到位、指揮鏈清晰、戰(zhàn)術靈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重要的是士氣。那年參戰(zhàn)士兵很多吃的是三天干糧,打一仗吃樹皮。沒有人抱怨。一個副連長張大權,在高地清剿殘敵時為救戰(zhàn)友中彈犧牲,中央軍委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

不是說中國不怕死,是說中國知道什么時候該打仗、怎么打、打完了什么時候停。部隊攻完就撤,不戀戰(zhàn)、不貪功。打的是一場算得清、打得準、收得住的仗。

美國花了十年,我們二十八天做完

美國在越南打了十幾年,燒掉了1500億美元,陣亡五萬七千人。1964年出兵,1973年撤軍,1975年西貢淪陷。最后從大使館屋頂爬上直升機撤離,全世界都看著。

法國更早,在1954年就吃了大虧。奠邊府戰(zhàn)役中,被越南軍圍而殲之,丟了整個印度支那。美國接手,不信邪,結果自己也折進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打不贏,是因為他看不懂對手。總想靠技術解決問題,卻不了解地形、不懂民情。炸完一個村,又重建一個村。扶一個傀儡政權,又被人推倒。來回折騰十年,換來一身灰。

中國的打法不同。不是搞基地,不扶傀儡。也不輸出制度,不搞代理人戰(zhàn)爭。就是一仗打出信號——你不收手,我就動手。

越南為什么服?因為這一仗,沒留下后遺癥。越南人知道該收手了。邊境幾十年再無越軍大規(guī)模越線。小霸夢醒,大國宣言寫在邊境線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重要的是,這場仗打出了邊境穩(wěn)定,也給整個東南亞定了規(guī)矩。誰想稱霸,得先看看中國怎么出拳。

這就是“28天”的分量。不是打贏仗這么簡單,而是把一場長期麻煩打成了一次性解決。

美國幾十年都沒想明白的,其實就是一點——仗不是看誰打得久,是看誰打得準。我們這一拳,是打準了。

參考資料: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教訓越南“小霸”,忍無可忍了.荔枝新聞.2017-07-30.

歷史上的今天:我對越反擊戰(zhàn)打響 斃敵3.7萬.人民網(wǎng).2012-02-17.

我軍代表談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亮劍精神永不過時.解放軍報.2013-03-09.

越戰(zhàn)結束40周年︱強大的美國為什么打不贏越戰(zhàn).澎湃新聞.201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