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三公已經(jīng)結(jié)束,但是侯佩岑的話題卻總也繞不過去,如果說這世界上有誰會因為“特別好”而被罵,那個人一定是侯佩岑。
但是從剛開始被質(zhì)疑“對人好”都是包裝出來的人設(shè),二十多年過去了侯佩岑依然這樣,從未改變過,也許當(dāng)初罵她的人都錯了。

揭開“假人”的面紗
侯佩岑在《浪姐6》中和粉絲分享自己已經(jīng)“老花眼”,侯佩岑更是不遺余力地告訴粉絲,如果是花眼了買眼鏡一定不要選擇太貴的,否則弄丟了都會很心疼。
這種日常的分享像極了好朋友之間的“姐妹淘”,侯佩岑真是一點沒有明星的架子。

在看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無論鏡頭什么時候?qū)?zhǔn)侯佩岑,她都能一秒找到標(biāo)準(zhǔn)式微笑,絕不讓捕捉的鏡頭落空,也不會給鏡頭外的觀眾失望。

就連被問到和周杰倫相關(guān)的事情時,問問題的人還沒有安慰侯佩岑,她反而反過來安穩(wěn)對方,讓別人不要有顧慮想問什么盡管問。
再看《浪姐6》第一期的時候,曹穎“八卦”王璐丹時,王璐丹立刻準(zhǔn)備好了防御模式,直接告訴曹穎,如果問的問題明知道對方會生氣,就干脆不要問。

這大概才是人類最正常的思維模式。
侯佩岑是太過完美了,還是我們尋常人太過普通,到底是誰不夠正常,侯佩岑的完美是太多所謂正常的人身上不具備的,因此大家一致認(rèn)為侯佩岑的完美是虛假的。

這何嘗不是人類的偏見,因為自己做不到就會認(rèn)為像侯佩岑這樣的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早期侯佩岑的采訪中可以看到,侯佩岑希望大家都能多為別人考慮,聽起來是不是也是非常耳熟。
這種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做法,實際上在義務(wù)教育階段的學(xué)生就已經(jīng)學(xué)到了,為什么長大成年后的我們卻覺得這些行為是虛假的人設(shè)。

不是侯佩岑虛假,而是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利益和好惡時,人的私心占了上風(fēng)。
為他人著想則意味著自己的利益要受到侵害,而趨利避害又是人的本能,因此大多數(shù)的人首先只會先考慮自己。
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不損人利己已經(jīng)是人性的最大克制,更別說是處處為他人考慮了。

因此這就能理解侯佩岑的“虛假”背后隱藏的是對人性極大的自律,即便這個“虛假”是為了包裝,是有劇本的,但只有將這些刻在骨子里成為自己的東西,才有可能在出道幾十年這個“虛假”還沒有路出馬腳。
有人針對侯佩岑這個“虛假”人設(shè)倒是一針見血,與其懷疑侯佩岑的雙面人格和虛假,或許侯佩岑早就將自己的私心和真我的那一面隱藏起來,現(xiàn)在看到的或許就是侯佩岑真實的樣子。

母親是永遠(yuǎn)繞不開的話題
造成侯佩岑這種性格的最主要的原因,離不開她的母親林月云的“功勞”,侯佩岑的出生“名不正言不順”,從一開始就像個錯誤,但這個錯誤侯佩岑沒有任何自主權(quán),她選擇不了自己的人生,更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
侯佩岑的一生可以說都被母親林月云“牽著走”,插足別人的婚姻生下了侯佩岑,生父去世后,林月云又插足富豪閨蜜的婚姻,想依法炮制嫁入豪門給她們娘倆富足的生活。

林月云竭盡所能想向上攀高枝,甚至不惜斷送掉侯佩岑的幸福。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侯佩岑早就不知道“自我意識”是什么了,林月云的需求就是她的需求,林月云的意見或許就是她的意見。
侯佩岑拼命念書成為當(dāng)年臺灣女主持人中學(xué)歷最高的一位,有了資本總可以獨立自強(qiáng)起來,可是在林月云灌輸?shù)募彝ソ逃^念里,侯佩岑的高學(xué)歷不是為了自己獨立,而是為了增加嫁入豪門的資本,歸根結(jié)底還是討好男人。

在外人眼里侯佩岑此時已經(jīng)由“可憎”變成了“可憐”,因為侯佩岑從未體驗過肆意妄為的青春。
在工作上盡職盡責(zé)不敢有半點差錯,長得美卻不敢拿美麗做籌碼去換取資本,在主持人崗位上任勞任怨,就連新聞稿件都是自己撰寫。

侯佩岑選擇和周杰倫相愛,大概是侯佩岑生命中的唯一一次“大逆不道”。
這段戀情只有短暫的幸福時光,周杰倫為她寫歌為她唱歌,不喜歡出鏡的周杰倫卻連續(xù)四次出現(xiàn)在侯佩岑的節(jié)目中,甚至還在節(jié)目里大變鉆戒博得侯佩岑一笑。

但是侯佩岑忘了此時的周杰倫和蔡依林還未分開,當(dāng)侯佩岑被狗仔拍到約會周杰倫的畫面時,林月云插足別人婚姻的罪名再次扣在了侯佩岑的頭上。
一時間周杰倫和蔡依林雙方的粉絲都在罵侯佩岑,鋪天蓋地的惡言惡語都對著侯佩岑一個人撲過來。
再加上林月云本來就不希望侯佩岑嫁給明星,她眼里明星是不穩(wěn)定的,女兒的未來無法保障,但實際上是林月云的未來沒有保障而已。

2011年侯佩岑如母親所愿嫁給了黃伯俊,婚后侯佩岑將完美繼續(xù)貫徹到底,侯佩岑和黃伯俊一起參加《再見愛人4》節(jié)目錄制,為了達(dá)到丈夫滿意,為丈夫做好飯也要一直追問要聽到丈夫回答“好吃”才放心。
為了達(dá)到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氛圍,為了顧慮丈夫和母親的感受,侯佩岑可以完全將自己的訴求和需要藏起來,一起光結(jié)構(gòu)侯佩岑可以無視丈夫牽著母親的手,而自己只能站在母親這一邊。

在《再見愛人》里侯佩岑甚至不在意母親替丈夫捏揉肩膀,侯佩岑的好或許已經(jīng)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圍,而母親林月云的毫無邊界感的行為,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開始反噬在了自己女兒身上。
突然之間感覺侯佩岑并不可憎,而是很可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