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媽,這么貴的東西,你覺得自己買著配嗎?"

李麗看著母親從菜市場帶回來的十斤車厘子,臉上寫滿了不滿。

站在一旁的女婿張軒宇也搖著頭附和道:

"是啊,媽,這車厘子一斤得多少錢???真是太浪費了。"

李大媽手里提著那袋晶瑩剔透的車厘子,心中升起一股火氣:

"我賺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叫配不配?"

晚上,當李大媽聽到女兒和女婿在房間里討論她的退休金時,她終于忍無可忍:

"從下個月開始,我不會再幫你們還一分錢房貸!"

這話一出口,全家人都傻了眼。

李大媽不知道的是,她這個決定會引起怎樣的家庭風(fēng)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五月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李大媽的臉上,她伸了個懶腰從床上起來。

65歲的她身體硬朗,臉上雖有皺紋,但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李大媽是國企退休高管,每月退休金高達三萬八。

在這座三線城市,這份收入足以讓她過上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

3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她搬到女兒家住,與女兒李麗、女婿張軒宇和外孫張小寶住在一起。

簡單洗漱后,李大媽煮了一鍋香氣撲鼻的皮蛋瘦肉粥。

她知道外孫小寶最愛吃她做的早餐,每次都吃得干干凈凈。

十二歲的小寶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來到餐桌前:"外婆早!"

李大媽慈愛地看著外孫,順手揉了揉他的頭發(fā):

"我們小寶起得真早,快來吃粥,外婆給你煎了荷包蛋。"

李麗穿著睡衣走出來,看到滿桌子的早餐,忍不住說道:

"媽,您又做這么多,剩下的又要倒掉了。"

"不會的,我吃得完!"小寶搶著說,之后就拿起筷子就開始大口吃起來。

李麗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轉(zhuǎn)身去叫丈夫起床。

李大媽默默坐下,臉上笑容少了幾分。

這樣的對話在近半年來越來越頻繁,每次李大媽做什么事,女兒總有不滿。

吃完早飯,李大媽拿起裝得滿滿的垃圾袋下樓。

剛出單元門,她就看到了王大爺正在小區(qū)花園里遛彎。

李大媽笑著打招呼:"王老師,早上好??!"

王大爺今年68歲,是退休教師,為人溫文爾雅,學(xué)識淵博。

自從兩人在小區(qū)老年棋牌室認識后,常常一起散步聊天。

王大爺微笑著問:"小李你也早,今天又是你送小寶上學(xué)嗎?"

李大媽說著,眼中閃過一絲溫暖:

"是啊,小寶學(xué)校離這不遠,走路正好當鍛煉。"

兩人邊走邊聊,說到最近小區(qū)的變化,說到天氣轉(zhuǎn)暖,說到老友近況。

李大媽發(fā)現(xiàn),和王大爺聊天時,她總能找到放松和快樂。

聊著聊著,王大爺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

"小李,我下周要參加一個同學(xué)會,想請你幫我參考一下穿什么衣服合適。"

李大媽爽快地答應(yīng)了:"哎呀,小意思,沒問題,我明天就幫您看看。"

告別王大爺后,李大媽牽著小寶的手向?qū)W校走去。

路上,小寶嘰嘰喳喳地講著學(xué)校的趣事,李大媽認真地聽著,不時給予回應(yīng)。

走著走著,小寶突然問道:"外婆,您為什么每天都這么開心?。?

李大媽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因為外婆有你這么懂事的外孫啊!"

實際上,李大媽心里清楚,自己的生活并非事事如意。

自從搬來和女兒一家住后,她逐漸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雖然她每月按時給女兒家五千元生活費,還承擔(dān)了一部分房貸,但女兒女婿對她的消費習(xí)慣越來越有意見。

送完小寶上學(xué),李大媽沒有立即回家。

她在附近的公園坐了會兒,看著晨練的老人們,陷入了沉思。

李大媽想起上周買的那套高檔茶具,花了三千多元。

她本想招待幾位老友喝茶聊天,結(jié)果女兒知道后,說她不會過日子。

還有前不久報名參加的那個旅游團,六千八百元的價格引來女婿一連串的抱怨。

上周自己定制的真絲旗袍,為的是參加老同事的聚會,花了八千多元。

女兒女婿更是一唱一和,說她亂花錢。

"我這輩子省吃儉用為家庭付出那么多,現(xiàn)在孩子們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我想為自己活一回,難道有錯嗎?"

李大媽自言自語道,眼眶有些發(fā)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到家后,李大媽開始整理房間。

她住在這套一百八十平的大房子里的次臥,雖然空間不大,但五臟俱全。

墻上掛著她和已故丈夫的合影,床頭柜上擺著小寶的照片。

這個房間,是她在這個家里唯一能夠感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地方。

下午,李大媽接到老同事張阿姨的電話,邀請她參加退休職工聯(lián)誼會。

張阿姨關(guān)切地問道:"最近怎么樣?跟女兒一家住得還習(xí)慣嗎?"

李大媽語氣輕松,沒有透露任何家庭的矛盾。

"挺好的,小寶很懂事,每天有他陪著,我很開心。"

張阿姨笑著說:"那就好,對了,聽說你前段時間買了套不錯的旗袍?"

"聯(lián)誼會那天穿來給我們看看唄!"

"一定一定,不過我穿上可沒那么好看。"李大媽謙虛地說,心里卻有一絲甜蜜。

至少在朋友面前,她還能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品位。

掛了電話,李大媽看了看表,該去接小寶放學(xué)了。

她換上一身得體的休閑裝,抹了點淡妝,提著小寶愛吃的糕點出門了。

在學(xué)校門口,李大媽遠遠就看到小寶在和同學(xué)告別。

這孩子長得像極了小時候的李麗,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天真無邪。

看到外婆來接,小寶開心地跑過來,一把抱住她的腰。

小寶仰著頭說:"外婆,您今天真漂亮!"

李大媽被外孫說的開心極了,她從包里拿出精致的糕點盒:

"我們小寶嘴真甜,外婆給你買了你最愛吃的蛋黃酥。"

回家路上,小寶和李大媽說起學(xué)校里的趣事,說他在數(shù)學(xué)考試中得了滿分,老師還當眾表揚了他。

李大媽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鼓勵幾句。

在這一刻,李大媽感到無比滿足,仿佛所有的不愉快都煙消云散。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飯。

李大媽做了幾道拿手菜,張軒宇一邊吃一邊稱贊:

"媽,您這手藝,比外面餐館的大廚都強!"

"是啊,媽做的菜就是香。"李麗也附和道,但隨即話鋒一轉(zhuǎn):

"不過媽,您每天都做這么多菜,我們吃不完,很浪費的,現(xiàn)在物價那么高,該省則省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媽的笑容僵在臉上,筷子頓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復(fù)正常:

"沒事,吃不完我中午熱一熱,不會浪費的。"

張軒宇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媽,我們不是那個意思。"

"就是現(xiàn)在生活壓力大,房貸、車貸、小寶的學(xué)費,樣樣都需要錢,您退休金高,可能不太理解我們的壓力。"

李大媽沉默了,她當然理解他們的壓力。

正因如此,她才主動承擔(dān)了部分房貸,每月還給他們五千元生活費。

但這些在女兒女婿眼中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一聲感謝。

"我明白。"李大媽最終只說了這三個字,低頭繼續(xù)吃飯。

餐桌上的氣氛變得沉悶,只有小寶偶爾插話,緩和著尷尬的氣氛。

飯后,李大媽去廚房洗碗,透過廚房的窗戶,她看到小區(qū)內(nèi)的燈火闌珊,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他還活著,現(xiàn)在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或許他們會在自己的小屋里,泡一壺茶,看一場電影,享受屬于兩個人的寧靜時光。

想到這里,李大媽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滴在洗碗水中,無聲無息。

第二天一早,李大媽像往常一樣起床做早餐。

今天是周末,全家人都在家,她特意做了小寶愛吃的糯米雞和紅豆湯。

李麗一邊吃早餐一邊說:

"媽,我今天下午要去單位加班,您能幫我照顧下小寶嗎?"

李大媽爽快地答應(yīng)了:"沒問題,我正好帶小寶去超市買點東西。"

李麗忍不住叮囑道:"媽,買東西記得看價格,別又買那些沒必要的貴東西。"

李大媽微微皺眉,她有些不悅但沒有反駁。

女兒這么說,無非是因為她上次買了幾瓶進口橄欖油,被女兒說成是亂花錢。

吃完早飯,張軒宇出門打球,李麗去單位加班,家里只剩下李大媽和外孫。

小寶正在客廳看動畫片,李大媽坐在一旁整理家庭相冊。

小寶指著一張泛黃的照片說道:"外婆,您年輕的時候真漂亮!"

照片上,年輕的李大媽穿著時髦的連衣裙,站在單位門口笑得燦爛。

那是她剛參加工作時的樣子,充滿青春活力。

李大媽回憶道:"那時候外婆剛畢業(yè),在國企當會計,后來慢慢升到財務(wù)部經(jīng)理,再后來成了副總。"

小寶忍不住鼓起了掌:"哇,外婆好厲害!"

"外婆沒什么厲害的,就是比較努力罷了。"李大媽謙虛地說,但眼中流露出自豪。

她確實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感到驕傲,從一名普通會計做到國企副總,靠的是實力和汗水。

翻到與丈夫的結(jié)婚照,李大媽的眼神變得柔和。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她和丈夫穿著簡樸的禮服,面帶幸福的微笑。

雖然條件艱苦,但那時的生活充滿希望,李大媽十分感慨:

"你外公是個好人,對我很好,對你媽媽也很好。"

"我記得外公,他總給我買糖吃。"小寶說著,眼睛有些濕潤。

下午,李大媽帶著小寶去附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買菜。

五月初的市場上,各種新鮮蔬果琳瑯滿目。

李大媽一邊挑選著時令蔬菜,一邊教小寶如何分辨食材的新鮮程度。

忽然,一個水果攤前的景象吸引了李大媽的注意。

攤主正在擺放剛到的車厘子,個大飽滿,色澤鮮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攤主熱情地招呼道:"阿姨,嘗嘗今年第一批智利車厘子,又大又甜!"

李大媽拿起一顆放入口中,甜中帶酸,口感極佳。

她想起王大爺曾說喜歡吃車厘子,便動了心思。

李大媽問道:"多少錢一斤?"

攤主笑著回答:"280一斤,剛到的頭批貨,價格稍微高點,但保證新鮮甜!"

李大媽略一思忖,決定買下:"給我稱10斤吧。"

"10斤?"攤主有些驚訝,但很快笑逐顏開,"好嘞,阿姨真會享受!"

小寶在一旁睜大了眼睛:"外婆,這么多車厘子,我們能吃完嗎?"

李大媽摸了摸小寶的頭,笑著解釋:

"當然能,外婆打算送一半給王爺爺,他喜歡吃,剩下的我們?nèi)乙黄鸪浴?

付完錢,李大媽提著兩大袋車厘子,與小寶一起回家。

路上,她心情格外好,哼著小曲,想象著王大爺收到車厘子時驚喜的表情。

回到家,李麗已經(jīng)下班回來了,看到母親提著兩大袋車厘子,她的臉色立刻變了。

李麗皺著眉頭問道:"媽,您買這么多車厘子干什么?這得多少錢???"

李大媽笑著說,似乎沒注意到女兒的不悅:

"今年第一批車厘子,特別甜,買了10斤,打算送一半給王老師。"

李麗的聲音瞬間就冷了下來:"這個多少錢一斤?"

李大媽如實回答:"280一斤。"

李麗瞪大了眼睛,聲音提高了八度:

"什么?280!那10斤不就是2800?媽,您這是在燒錢嗎?"

李大媽強作鎮(zhèn)定,從袋子里拿出幾顆遞給女兒:

"我覺得挺值的,很新鮮,你們嘗嘗。"

李麗沒有接,反而更加生氣:"媽,這么貴的東西,您買著配嗎?"

"外面普通打工人一個月也就四五千工資,您一下子買水果就花了兩千多!"

"配嗎"這兩個字刺痛了李大媽的心。

她的退休金是她幾十年辛苦工作換來的,為什么花自己的錢還要被質(zhì)疑"配不配"?

"李大媽平靜地說,但心里已經(jīng)泛起了漣漪:

"我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正在這時,張軒宇回來了,看到妻子鐵青的臉色,他詢問怎么回事。

李麗氣呼呼地告訴他母親買了10斤280一斤的車厘子。

張軒宇聽后,也立馬就沉下了臉:

"媽,這也太浪費了吧?這錢換成我們一家人的菜錢,都夠吃一周了。"

李大媽沒想到女婿也來責(zé)備她,心里的委屈越發(fā)強烈。

她默默地把車厘子放進冰箱,轉(zhuǎn)身回到自己的房間,關(guān)上了門。

晚飯時間,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氣氛沉悶。

李大媽做了幾道家常菜,沒有多說話。

李麗和張軒宇時不時交換眼神,似乎在無聲地交流著什么。

最終,李麗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媽,我們不是想批評您。"

"就是現(xiàn)在物價這么高,大家都應(yīng)該節(jié)約點,您雖然退休金高,但也不能這樣亂花錢啊。"

張軒宇也跟著說:"是啊媽,現(xiàn)在房貸壓力那么大,一個月光房貸就要還一萬多。"

"再加上小寶的教育費用,我們的壓力很大,您買這么貴的水果,確實有點奢侈了。"

李大媽聽著,心里的火氣蹭蹭往上冒,她抬起頭,正想說話,小寶突然插嘴了:

"外婆的錢外婆花,怎么不配了?我覺得車厘子很好吃!"

李麗瞪了兒子一眼,語氣嚴厲:"小孩子別插嘴!"

小寶立刻委屈巴巴地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看到外孫受委屈,李大媽心疼不已,但又不想在孩子面前發(fā)作,只好默默地繼續(xù)吃飯。

飯后,李大媽拿出一盒洗好的車厘子,擺在茶幾上:"嘗嘗吧,真的很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麗和張軒宇對視一眼,沒有動手,小寶倒是很自然地拿了幾顆,大口吃了起來:

"哇,真的好甜啊,謝謝外婆!"

李大媽微微一笑,心里卻五味雜陳。

她打算明天把一半車厘子送給王大爺,省得留在家里惹人嫌。

回到房間,李大媽拿出手機,給老同事張阿姨發(fā)了條信息。

她簡單說了今天發(fā)生的事。張阿姨很快回復(fù):

"他們太過分了!你的錢憑什么不能自己做主?別理他們,想買什么買什么!"

這番話安慰了李大媽,但她內(nèi)心深處還是感到一陣陣刺痛。

她想起了年輕時為家庭付出的點點滴滴。

為了省錢,自己從不買新衣服;為了孩子能上好學(xué)校,拼命加班賺取獎金,為了給丈夫治病,變賣了所有值錢的首飾。

現(xiàn)在好不容易到了該享清福的年紀,竟被自己的女兒質(zhì)疑配不配花自己的錢。

晚上躺在床上,李大媽翻來覆去睡不著。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床前,她起身,靜靜地望著窗外的夜色,淚水無聲地滑落。

第二天一早,李大媽起得比平時晚了一些。

等她出來時,發(fā)現(xiàn)家里已經(jīng)沒人了,餐桌上留著一張紙條:

"媽,我們帶小寶去補習(xí)班了,中午不回來吃飯,餐桌上有早餐,您自己熱一下。"

李大媽嘆了口氣,把紙條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

她沒有胃口吃早餐,簡單洗漱后,拿出一半車厘子裝進精美的果籃,準備去找王大爺。

小區(qū)的花園里,王大爺正在晨練,看到李大媽過來,他笑著迎上前:

"小李,早啊!今天氣色不太好,是不是沒休息好?"

李大媽勉強笑了笑,把果籃遞給他:"沒什么,就是有點小事心煩。"

"昨天看到市場上有新鮮車厘子,想起您說喜歡吃,就買了些送您嘗嘗。"

王大爺有些驚訝地接過果籃:

"這車厘子看著就好,現(xiàn)在得不少錢吧?太破費了!"

李大媽輕聲說:"不貴,您嘗嘗看甜不甜。"

王大爺拿起一顆放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真甜!李大媽,您太客氣了。"

兩人在花園的長椅上坐下,聊起了近況。

不知不覺中,李大媽把昨天的遭遇說了出來。

王大爺聽完后皺起眉頭:"你女兒女婿這態(tài)度確實不太好。"

"你的退休金是你辛苦一輩子掙來的,花自己的錢還要看別人臉色,這日子怎么過?"

李大媽苦笑著說:"我也是這么想的。"

"但他們好像覺得我這把年紀了,就應(yīng)該把錢都留給他們,自己省吃儉用。"

王大爺搖搖頭:"這觀念不對,現(xiàn)在好多年輕人都這樣,把父母的積蓄當作自己的囊中物。"

"你得跟他們把話說清楚,立立規(guī)矩,不然他們會得寸進尺。"

李大媽點點頭,心里多少舒坦了些。

和王大爺聊天總是這樣,能夠直指問題本質(zhì),給她極大的安慰。

王大爺忽然開口:"對了,我下周那個同學(xué)會,你要不要一起去?都是些退休老教師,人挺好的,你可以認識些新朋友。"

李大媽有些意外,但隨即欣然答應(yīng):"好啊,正好散散心。"

兩人又聊了會兒,李大媽的心情好了很多。

臨別時,王大爺再次感謝她送的車厘子,還特意囑咐她要保重身體,不要太為難自己。

回到家,李大媽開始收拾房間,打掃到女兒的書桌時,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銀行對賬單。

出于好奇李大媽掃了一眼,她頓時就驚呆了。

賬單上顯示,女兒和女婿每月除了房貸,還有大量信用卡消費,其中不乏高檔餐廳、品牌服裝的消費記錄。

李大媽心中的不平更甚:"他們自己大手大腳花錢,卻來說我浪費?"

但李大媽卻把賬單放回原處,假裝自己沒看見。

中午,李大媽獨自一人吃了簡單的午餐。

吃完飯,她接到朋友的電話,邀請她參加下周末的旅游活動:

"云南三日游,兩千多塊錢,挺劃算的,你來不來?"

李大媽想了想,答應(yīng)了,她決定不再處處顧慮女兒女婿的感受,要為自己活一回。

下午,她去銀行查詢了一下自己的賬戶余額。

除了每月的退休金,這些年的積蓄也有一百多萬。

按理說,這筆錢足夠她安享晚年,根本不需要擔(dān)心什么。

可就是這些錢,卻被女兒女婿牢牢地看在了眼里,他們時時惦記著。

從銀行出來,李大媽去了趟超市,買了些小寶愛吃的零食。

盡管跟女兒女婿有矛盾,但她不想影響與外孫的感情,小寶是她現(xiàn)在生活中最大的快樂源泉。

晚上,一家人都回來了,小寶看到外婆買的零食,開心地抱住她:"外婆最好了!"

李麗看到這一幕,臉色有些不好看,但沒有當面說什么。

晚飯時,李大媽提起要參加下周末的旅游活動。

李麗放下筷子,滿臉不贊同:"又要出去玩?媽,您這個月都出去多少次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媽平靜地回答:"就去三天,跟老同事一起。"

張軒宇緊隨其后開口:"媽,您年紀大了,出門萬一有個閃失怎么辦?"

"再說了,出外地旅游要花不少錢吧?浪費那錢干什么呢?"

李大媽已經(jīng)有些不開心了,但她還是有耐心的回復(fù):

"兩千多塊錢,不貴,我一個人怎么可能會有閃失?再說大家都是老熟人。"

李麗插嘴道:"媽,兩千多也不少了!您天天這么花錢,退休金再多也不夠花啊。"

李大媽放下筷子,眼神凝重的看著女兒:

"我的退休金每月三萬八,給你們五千,還幫忙還房貸三千,剩下三萬左右。"

"我就算每個月花一萬多,還有大把結(jié)余。怎么就不夠花了?"

李麗有些尷尬:"媽,我不是那個意思。"

"就是覺得您現(xiàn)在一個人,沒必要花那么多錢,積蓄留著以后有急用也好啊。"

李大媽控制不住情緒,聲音提高了:

"你這是什么話,什么叫一個人沒必要花那么多錢?"

"我辛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終于能享受生活了,為什么不能花我自己的錢?"

張軒宇打圓場:"媽,您別激動,我們只是關(guān)心您,沒別的意思。"

飯桌上的氣氛變得格外沉悶,李大媽強忍著心中的不滿,默默地吃完了飯。

小寶似乎察覺到了大人們之間的緊張,安安靜靜地吃著碗里的飯菜,不敢說話。

晚上,李大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拿起手機,給王大爺發(fā)了條信息:

"今天又跟女兒女婿吵了一架,他們總拿我的錢說事,太累了。"

王大爺很快回復(fù):"別想太多,你心里舒坦最重要,你供他們讀書,幫他們結(jié)婚,現(xiàn)在還給他們貼補,已經(jīng)盡到父母的責(zé)任了。"

"如果他們還不滿足,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錯。"

這番話讓李大媽心里稍微舒服了些。

她回了句"謝謝您的理解",便放下手機準備休息。

忽然,李大媽聽到外面客廳傳來女兒和女婿的說話聲。

李麗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李大媽的耳中:

"我媽每天就知道亂花錢,家里省吃儉用,她倒好,動不動就買這買那。"

張軒宇的聲音緊隨其后,聽在李大媽的耳中格外刺耳:

"你媽退休金那么高,應(yīng)該多給咱們分擔(dān)點家用,畢竟小寶上學(xué)花錢,咱們房貸那么重。"。

李麗的話語中透露出貪婪,讓李大媽十分不悅:

"我看她和那個王老頭走得近,該不會把錢都留給他吧?要不要找個機會提前把她的存款轉(zhuǎn)出來一部分?"

張軒宇刻意將聲音壓低了一些:

"太明顯了不好,慢慢來,先讓她多貼補咱們家用,少出去亂花錢。"

李大媽聽到這里,心如刀絞,眼淚不住地往下流。

她沒想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女兒,竟然會這樣算計自己的退休金和積蓄。

那些年省吃儉用供女兒讀書,資助她結(jié)婚買房,如今竟換來這樣的對待。

悲傷之余,李大媽心中生出一股憤怒。

她下定決心,要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quán)益,不再任由女兒女婿擺布。

接下來幾天,李麗和張軒宇的態(tài)度變得更加惡劣。

他們時不時提起李大媽的花銷,說她不顧家庭只顧自己享受。

李大媽想要買點東西,都要面對他們的冷嘲熱諷。

這天上午,李大媽正在廚房準備午飯,李麗走了進來:

"媽,我想跟您商量個事。"

李大媽一邊切菜一邊問:"什么事?"

"是這樣的,小寶下學(xué)期要報個奧數(shù)班,挺貴的,一個學(xué)期一萬多。"李麗停頓了一下,"我想問問您能不能幫忙出這筆錢?"

李大媽手中的菜刀頓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痛快。

前幾天還嫌她亂花錢,今天就來要錢了?

李大媽反問道:"你們不是一直說我亂花錢嗎?怎么還來問我要錢?"

李麗臉色一變:"媽,這不一樣。小寶是您外孫,他學(xué)習(xí)重要,這錢花得值,不像您買那些沒用的東西。"

聽到女兒這話,李大媽終于忍不住發(fā)作了:

"我買的東西怎么就沒用了?我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憑什么要你們指手畫腳!"

李麗一下子也來了脾氣,她沒好氣的反駁道:

"媽,您就是不會過日子,您一個月退休金那么高,不給家里多貼補點,盡去買些沒用的東西,太自私了!"

李大媽氣得渾身發(fā)抖:"我每月給你們家用五千,還幫你們還房貸三千,這叫自私?我供你讀書,給你買房子首付,這叫自私?"

李麗理直氣壯地說:"那是您應(yīng)該做的!您是我媽!"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李大媽,她放下手中的菜刀,冷冷地看著女兒:

"既然你覺得那是我應(yīng)該做的,那現(xiàn)在我做的一切也都是我應(yīng)該做的。"

"我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需要你們同意,至于小寶的奧數(shù)班,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媽!你怎么能這樣?"

"怎么不能?"李大媽反問,"你們都是成年人了,有手有腳,賺錢養(yǎng)孩子是你們的責(zé)任,不是我的。"

李麗氣得臉色發(fā)白,轉(zhuǎn)身離開了廚房,李大媽獨自站在那里,心里既心疼又生氣。

她不是不想幫助外孫,只是受不了女兒視自己的付出為理所當然,卻對自己的消費指手畫腳。

中午,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氣氛格外緊張,李麗一直板著臉,不說話。

張軒宇似乎聽說了上午的爭執(zhí),也不太自在。

只有小寶單純地吃著飯菜,偶爾說幾句話,試圖活躍氣氛:

"外婆,下周是您和外公的結(jié)婚紀念日,對吧?"

李大媽愣了一下,點點頭:"是啊,下周三,你怎么記得這個?"

小寶天真地說:"您日歷上標注著呢,我們要不要給外公掃墓?"

李大媽眼眶微微濕潤:"好啊,外婆到時候帶你去。"

李麗突然開口:"我和你女婿也一起去,我們應(yīng)該去看看他。"

李大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盡管與女兒有矛盾,但對方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是丈夫的女兒。

飯后,李大媽收拾餐具時,張軒宇走進廚房,欲言又止。

李大媽頭也不抬地說:"有事就說。"

張軒宇清了清嗓子:"媽,麗子跟我說了上午的事。"

"我覺得她說話是有點過,但您也別太計較,畢竟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好商量。"

李大媽停下手中的動作,轉(zhuǎn)頭看著女婿:

"一家人?一家人就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我沒看出你們有把我當家人。"

"媽,您這話就不對了。"張軒宇有些急了:

"您住在我們家,我們照顧您的起居,這不是把您當家人是什么?"

李大媽苦笑了一下:"我每天做飯洗衣,照顧小寶上下學(xué),還要被你們指責(zé)亂花錢,這叫你們照顧我?"

張軒宇一時語塞,但很快又換了個話題:

"媽,其實我們最近經(jīng)濟上有點緊張,小寶要報補習(xí)班,房貸又那么重,如果您能多貼補點家用,我們會很感激的。"

李大媽看著女婿,心中的失望越來越深:

"我每月已經(jīng)給你們八千了,還不夠?你們自己那么多工資都花哪去了?"

張軒宇辯解道:"媽,現(xiàn)在生活成本高啊。"

"再說小寶的教育投資不能省,您說是不是?"

李大媽點點頭:"是,小寶的教育確實重要。"

"但那是你們做父母的責(zé)任,不能總是依賴我。"

見李大媽態(tài)度堅決,張軒宇只好悻悻地離開了廚房。

李大媽獨自完成了餐具的清洗,心里五味雜陳。

她明白,這場家庭矛盾已經(jīng)無法避免,她必須做出選擇,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幾天后,李大媽和王大爺一起參加了老同事聚會。

聚會上,大家聊得很開心,李大媽難得地放松了一下。

一位老同事關(guān)心地問道:"小李,最近氣色不太好啊,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李大媽輕描淡寫地回答:"沒什么大事,就是跟女兒女婿有點小矛盾。"

另一位老同事忍不住感嘆道:

"哎呀,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眼里只有錢。"

"我兒子也是,總惦記著我的退休金,好像那是他的錢似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了各自與子女的矛盾。

李大媽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老人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自己并不是個例。

"我看啊,最好的辦法就是劃清界限。"王大爺說道:

"錢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看子女的臉色。"

大家紛紛點頭贊同,聚會結(jié)束后,李大媽的心情好了很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大媽決定,不再委屈自己,要堅決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

回到家,李大媽發(fā)現(xiàn)女兒女婿正在看電視。

小寶已經(jīng)睡了,她剛想回房間,李麗叫住了她:

"媽,您坐下,我們來聊一聊吧。"

李大媽猶豫了一下,坐在了沙發(fā)上,李麗緩緩開口:

"媽,我和軒宇商量過了,我們確實不該對您的消費指手畫腳,畢竟那是您的錢。"

"但是,您看能不能考慮多幫我們分擔(dān)一點家庭開支?畢竟小寶正在成長期,需要的投入很大。"

李大媽看了看女兒,又看了看女婿,明白他們這是轉(zhuǎn)變策略了。

李大媽問道:"我每月已經(jīng)給你們八千了,還不夠嗎?"

張軒宇解釋道:"媽,房價那么高,我們每月房貸就要一萬多。"

"再加上車貸、小寶的學(xué)費,確實壓力很大,如果您能把房貸全部承擔(dān)起來,我們會輕松很多。"

李大媽心里一陣冷笑,果然,他們只是換了種方式來要錢。

李大媽直言不諱:"你們的房子是你們自己買的,房貸也應(yīng)該你們自己還。"

"我之前主動承擔(dān)一部分,是因為想幫你們,但這不是我的義務(wù)。"

李麗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媽,您怎么這么自私?"

"您一個人有那么多錢,難道都要自己花完嗎?不留給家人嗎?"

"自私?"李大媽被這個詞再次刺痛:

"我辛苦工作幾十年,退休金是我應(yīng)得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這叫自私?"

李麗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解釋:

"媽,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希望您能多為家庭考慮一下。"

女兒虛偽的話讓李大媽忍不住冷笑一聲:

"家庭?我看不對吧,在你們眼里,我不過是個提款機罷了。"

"前幾天你們還說我亂花錢,今天就來跟我要錢。這種前后矛盾的態(tài)度,真讓人心寒。"

李麗和張軒宇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回應(yīng)。

李大媽站起身,語氣堅決:"我告訴你們,我的錢我自己做主!"

"從明天開始,我會減少對你們的經(jīng)濟支持,房貸我會幫你們還,但是每個月三千的零花錢沒了!"

"你們都是成年人了,該學(xué)會自己負責(zé)。"

說完,李大媽轉(zhuǎn)身回了房間,留下目瞪口呆的女兒女婿。

第二天,李麗和張軒宇對李大媽的態(tài)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他們不再主動跟她說話,偶爾交流也是公事公辦的口吻。

李大媽不以為意,依舊按部就班地生活,該做什么做什么。

這天是李大媽和已故丈夫的結(jié)婚紀念日。

一大早,她就去菜市場買了很多食材,打算做一桌豐盛的晚餐,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早餐時,李大媽對外孫說:"小寶,今天放學(xué)外婆接你,我們一起去給外公掃墓好不好?"

小寶開心地答應(yīng)了:"好?。?

一旁的李麗冷冷地說:"我和軒宇下午沒空,你們自己去吧。"

李大媽點點頭,沒說什么,她知道女兒在生氣,但又有什么辦法呢?

下午,李大媽接了小寶去墓園,小寶很懂事,幫外婆擦拭墓碑,獻上鮮花。

李大媽站在丈夫的墓前,輕聲訴說著這些年的變化,眼淚不住地流下來。

小寶小聲地對著墓碑說:"外公,我很想你外婆也很想你,但你放心,我會好好陪著外婆的。"

李大媽聽了,心中一暖,輕輕摸了摸外孫的頭。

回家后,李大媽開始準備晚餐,她做了丈夫生前最愛吃的幾道菜,還特意買了一瓶好酒。

她記得丈夫生前喜歡小酌一杯,每逢節(jié)日總會買點好酒。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李大媽倒了一杯酒,放在丈夫生前常坐的位置上。

李大媽對小寶說:"今天是我和你外公的結(jié)婚紀念日,我們結(jié)婚四十周年了。"

小寶十分懂事的回應(yīng):"外公一定也很想念您。"

李大媽點點頭,舉起酒杯:"大家一起敬你外公一杯吧。"

小寶拿起果汁,李大媽剛想碰杯,李麗卻突然冷笑一聲:

"都什么年代了,還搞這些虛的,不如把這些錢省下來貼補家用。"

張軒宇也跟著說:"是啊,媽,這瓶酒多少錢?還不如買點排骨。"

李大媽聽到這話,臉色一下子變了。

她放下酒杯,直視著女兒和女婿,心中積蓄多時的怒火終于噴發(fā):

"我這一輩子辛辛苦苦工作,退休金是我應(yīng)得的。"

"我花自己的錢買什么東西,不需要別人來評判配不配。"

李麗和張軒宇顯然沒料到母親會這樣反應(yīng),一時愣住了。

李大媽當場宣布道,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從下個月開始,我不再幫你們還房貸了,我的退休金,我自己支配。"

這個決定如同平地驚雷,震驚了在座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