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為弘揚民族民間文化,推動文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5月8日至9日,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舉辦第373年“皇姑節(jié)”民俗文化系列活動,展示廣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魅力。萬人齊聚迎盛會,鼓樂喧天“接皇姑”,全程歡騰盡狂歡,赴一場“歌舞匯蓮城,非遺唱大戲”的文化盛宴。

(圖為廣南縣第373年“皇姑節(jié)”,群眾鼓樂喧天“接皇姑”。2025年5月9日陸永剛攝)
“皇姑節(jié)”起源于明朝末年,是當?shù)?a class="keyword-search" >壯族群眾為紀念永歷皇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俗稱皇姑)而舉行的祭祀性民俗活動,至今已有373年的歷史。每年農(nóng)歷四月第一個“寅”日,即安化郡主的祭日,太平寨壯族群眾抬著一乘轎,前呼后擁,前往往馬蹄井迎接皇姑靈魂進廟“接皇姑”。

(圖為來自各地的文藝隊組成巡演長龍,表演節(jié)目。2025年5月9日劉曉泉攝)
5月9日早上7時許,太平寨村口已是人頭攢動,來自四面八方的文藝團隊和翹首以盼的群眾早早匯聚在這里。7點30分左右,人群中響起了一陣陣鼓聲鑼聲,祭祀隊伍身著壯族民族服飾緩緩走來,41支來自各地的文藝隊緊跟其后,組成一條巡演長龍,壯族手巾舞隊、腰鼓隊、彝族弦子舞隊、紙馬舞隊等各種民間文藝形式的隊伍應有盡有。
大家身著絢麗的民族服飾,踏著激昂的鼓點,載歌載舞抬著貢品與花轎,前往馬蹄井恭迎安化郡主的芳魂,送至太平寨村的皇姑廟祭祀。這場延續(xù)373年的虔誠儀式,承載著當?shù)卮迕駥使玫纳钋凶匪寂c感恩之情。巡游隊伍沿街道穿行而過,壯族手巾舞靈動飄逸、彝族弦子舞熱情奔放,精彩絕倫的民俗展演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圍觀,不少人拿出手機拍照、錄視頻,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的瞬間,整條街巷化作歡樂的海洋,熱鬧景象盛況空前。

(圖為“接皇姑”的隊伍抵達馬蹄井,寨老們進行祭祀和請皇姑儀式。圖為2025年5月9日陸永剛攝)
“接皇姑”的隊伍抵達馬蹄井,寨老們把準備好的祭祀用品擺放在接皇姑的地點,開始進行祭祀和請皇姑儀式,村民們虔誠耐心地等待皇姑“來臨”,根據(jù)傳統(tǒng)習俗,只有等到昆蟲進入轎子內(nèi),這樣才算是接到皇姑。不久后,一只昆蟲跳進了接皇姑的轎子里,據(jù)說這就是皇姑“下凡”的化身,每年都有蝴蝶、蜘蛛、蛐蛐等不同的小昆蟲作為皇姑的化身入轎。9點35分,接到“皇姑”后,村里的婦女每人手持一支點燃的香,肩扛手持一條長長的白布連接著皇姑坐的轎子,意思是為皇姑搭橋,接皇姑“回家”。隊伍原路返回,將把“皇姑”接到皇姑廟里供奉,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平安幸福。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皇姑節(jié)”承載著廣南人民的集體記憶與文化傳承。活動期間,廣南縣將通過豐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全方位展現(xiàn)“皇姑節(jié)”的獨特內(nèi)涵。群眾不僅能觀賞到傳統(tǒng)歌舞表演、民俗儀式展示,還能參與非遺手工藝品制作體驗等活動,感受沉浸式的文化氛圍。?(廣南縣融媒體中心:羅嬡齡、劉曉泉、包爽;蓮城站:李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