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號凌晨發(fā)生的空戰(zhàn)中大敗而歸之后,印度改變了策略,從5月8日凌晨對巴基斯坦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的無人機攻擊,印巴沖突正式進入到第二階段。

巴基斯坦官方表示,印度自8日凌晨起對巴基斯坦發(fā)動無人機攻擊,巴方在拉合爾、卡拉奇等地擊落77架印度無人機。從巴基斯坦博主放出的印度無人機殘骸視頻可以看到,印度使用的是“AGNIKAA”自殺式無人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AGNIKAA”在外觀上與大家熟知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很像,其實“AGNIKAA”還真與“哈比”有非常大的淵源,“AGNIKAA”是以色列IAI公司的哈洛普(Harop)巡飛彈的印度版本,而哈洛普(Harop)正是“哈比”的后繼型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延續(xù)“哈比”的反輻射能力,哈洛普(Harop)還專門配備了小型光電吊艙,有白光CCD和紅外熱像通道,能夠打擊各類普通目標。巡航速度220 - 25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000公里,滯空時間6小時。哈洛普(Harop)還支持人在回路方式攻擊,可以由操作人員重新選擇打擊目標,最大通信距離200公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GNIKAA”能夠對雷達等電磁輻射源目標實施探測和打擊,因此印度這次專門發(fā)射了部分“AGNIKAA”打擊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tǒng),試圖復制俄烏沖突中無人機的輝煌,削弱巴基斯坦的防空能力。不過從巴方發(fā)布的消息來看,“AGNIKAA”對巴基斯坦防空系統(tǒng)的打擊效果并不明顯。一枚躲過巴方攔截的“AGNIKAA”攻擊了巴空軍LY-80防空系統(tǒng)的指揮車,結果并未命中目標,巴空軍僅有4名人員受傷(估計是遭到了巴方的電子干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比俄烏沖突中雙方使用的柳葉刀、彈簧刀自殺無人機,印度的“AGNIKAA”性能水準其實要高出不少,但是取得的戰(zhàn)績卻要遜色不少。

原因正是背靠中國的巴基斯坦早已經部署了針對無人機的完整的多層次防御系統(tǒng)。除了由紅旗-9P/BE、LY-80/紅旗-16FE、FM-90和大量各型便攜式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組成的傳統(tǒng)防空網之外,有消息稱巴基斯坦這次還動用了中國制造的"寂靜狩獵者"激光武器,面對慢悠悠的無人機,激光武器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百發(fā)百中,而且"寂靜狩獵者"的單次攔截成本不足1美元,真正的物美價廉。

還有各種中國產的軍用級別的電子干擾設備,能夠大范圍干擾甚至是截斷印度無人機的通信,讓其變成無頭蒼蠅。

面對擁有完善反無人機體系的巴基斯坦,印度試圖利用大量無人機耗盡巴基斯坦防空導彈的圖謀成為笑話。而更扯的印度極有可能后續(xù)面臨無機可用的窘況,原因是哈洛普(Harop)在2009年賣給印度的單價高達1000萬美元左右,即便是后來印度自行生產,單價也不會低于100萬美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巴基斯坦的控訴,印度方面也迅速召開發(fā)布會進行反擊,聲稱巴基斯坦在5月7日和8日兩天向印度發(fā)射了300~400架土耳其Asisguard Songar無人機,印度通過動能和非動能手段擊落了其中大部分。

不過與巴基斯坦展示大批印度無人機殘骸不同,印度方面并沒有展示被擊落的巴基斯坦無人機殘骸。額,感覺有點不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天的印巴沖突還出現(xiàn)了非常神奇的一幕,那就是印巴雙方竟然開始用防空導彈攔截對方的防空(空空)導彈。

印度媒體聲稱印度空軍裝備的俄制S-400防空系統(tǒng)成功攔截一枚PL-15E空空導彈,并展示了相應的證據。一個是S-400發(fā)射的9M96E防空導彈的導引頭殘骸,另一個則是“在同一地點發(fā)現(xiàn)的一枚PL-15E空空導彈的殘骸”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印度方面放出的視頻來看,這枚PL-15E相對之前發(fā)現(xiàn)的幾枚要更加完整,除了戰(zhàn)斗部導引頭之外的部分都保留了下來因此有網友擔心會出現(xiàn)技術泄。

不過印度本身的中距空空導彈發(fā)展技術路線和PL-15E完全不同,一枚并不完整的PL-15E殘骸對其借鑒意義并不大,而且空空導彈真正核心是導引頭而不是燃料都燒完了的彈體。事實上,印度方面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并沒有回收這枚PL-15E殘骸,而是對其進行了現(xiàn)場銷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巴基斯坦方面也表示,其裝備的紅旗-9BE遠程防空導彈系統(tǒng)在古吉拉特邦丁加上空攔截了印度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發(fā)射的一枚40N6E型遠程防空導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0N6E型遠程防空導彈最大射程超過380公里,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射程最遠的防空導彈之一,

這次印軍的40N6E導彈殘骸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攔截,顯示其當時大概率正對巴基斯坦的戰(zhàn)斗機進行攻擊。不過由于的40N6E在巴方雷達上的軌跡和彈道導彈非常像(為了獲得更大的射程,40N6E采用與彈道導彈相同的高拋彈道),因此被巴軍當成印度彈道導彈進行了攔截。

而印度方面使用S-400攔截PL-15E的原因應該也是一樣,即并非是主動為己方戰(zhàn)斗機解圍,而是因為己方雷達突然發(fā)現(xiàn)有雷達特征很小的目標高速逼近(4馬赫),印度認為是巴基斯坦發(fā)射的超音速空地導彈,甚至由于這個目標正在快速接近機場(印度被擊落的陣風距離其部署機場僅20公里)而被認為是用來攻擊印度防空系統(tǒng)的反輻射導彈,出于自救的考慮,印軍的S-400不得不發(fā)射9M96E對PL-15E進行攔截。

當然了,印度方面給出的攔截成功的說法還有待考證,一方面是這枚PL-15E太過完整,剩余彈體上也沒有被攔截后該有的破損痕跡,看起來更像是完成打擊任務后自行掉落。

另一方面以印度方面的德行,真要是攔截成功,早就將這枚PL-15E殘骸回收并大肆在媒體上宣傳了,而不是以安全的理由進行現(xiàn)場銷毀了。要知道這枚殘骸一沒戰(zhàn)斗部,二沒燃料,根本不存在什么安全隱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