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離開利物浦,但絕不該以這樣的方式走人。
2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阿諾德從一個踢著球的孩子,成長為安菲爾德的右路發(fā)動機,這個過程,利物浦沒少出力。訓練資源、比賽機會、球迷包容、主教練信任,這些不是你想要就能拿到的。在利物浦,阿諾德幾乎擁有一切。

但現(xiàn)在,他卻帶著7500萬歐元的身價,說走就走。不是轉會,不是離隊公告,而是0轉會費+巨額簽字費,直接加盟皇馬。利物浦一分錢沒賺到,還得在市場上被迫高價找替代者。說真的,誰都沒想到,結局會是這樣。
不少人覺得球員追夢無罪。我認同。職業(yè)生涯短,去皇馬也能理解。但方式選錯了,哪怕一點感情賬都不講,這事也做得太利己了吧?從宣布離隊到正式簽約,整個過程沒有一絲為利物浦考慮的跡象。就像你在一家公司干了20年,最后裸辭拿走資源,連句“謝謝”都沒說。

別忘了,利物浦給過阿諾德太多寬容。他的防守短板,一直是外界吐槽點??稍诎卜茽柕拢廊皇遣豢珊硠拥闹髁?。換作其他豪門,早就被輪換甚至清洗了。阿諾德知道這一點,但最后他還是把“忠誠”放在了簽字費后面。
這不是第一次球員免費離隊,姆巴佩、梅西都走過這條路。但區(qū)別在于,姆巴佩不是巴黎青訓,梅西當年是被迫離開。而阿諾德,是利物浦一手帶大的孩子,自己決定抽身而去。這個背景之下,他的選擇,才顯得格外刺眼。

而且對利物浦的打擊不僅是情感層面的,更是操作層面的。右后衛(wèi)現(xiàn)在只剩下布拉德利一個人,全世界都知道紅軍缺人,這時候談引援,誰不獅子大開口?利物浦既損人又破財,阿諾德呢?高薪高簽字費雙豐收,前程似錦。
我不否認他在利物浦的貢獻。那次歐冠對巴薩的角球,永遠是經(jīng)典。但貢獻和方式可以并存嗎?他可以離開,但如果能像亨德森、米爾納那樣選擇一種更體面、更有交代的方式,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這也提醒了所有球隊:情懷和現(xiàn)實,真不能只靠一邊維系。球員忠誠這件事,說穿了還是利益博弈。你給得不夠,他就走得毫不猶豫。

阿諾德的故事,可能會成為未來青訓球員自由轉會的模板,但他絕不是榜樣。他追夢沒錯,可在我眼中,他離開的方式,讓人寒心。
說到底,他可以不屬于利物浦,但別忘了,是誰讓他成為了“阿諾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