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寬在檢查設備。 受訪者供圖

“轟隆隆……”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赫章縣豬拱塘鉛鋅礦區(qū),鉆機轟鳴聲中,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六地質大隊探礦工程處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李寬身穿橘黃外套、頭戴安全帽,緊握操作桿,開啟向地球深部的又一次“進軍”。

常年戶外作業(yè),李寬皮膚黝黑,“最近在貴州、重慶、甘肅多地奔波,要是有‘分身術’就好了?!边@名90后地質人從鉆探技術員一步步成長為行業(yè)骨干,帶領團隊三年三破全國小口徑鉆探同類型鉆孔鉆進效率紀錄。

扎根一線10多年,“鉆孔在哪兒,帳篷就搬到哪兒”,今年,李寬榮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12年的大慶油田之行,讓李寬印象深刻。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鏗鏘誓言,叩擊著這名鉆探工程專業(yè)學子的心。畢業(yè)時,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這支隊伍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功勛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隊”榮譽稱號。

初入職場,為夯實專業(yè)技能、積累實踐經驗,李寬主動請纓前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時值深秋,在一片枯黃的草原和遮天蔽日的狂沙中,晝夜溫差達20攝氏度,李寬裹著棉襖調配防凍泥漿,在鉆機的轟鳴中成長起來。

“一開始,看著其他同學生活多姿多彩,我內心曾有些許波動。但當看到前輩們說起找到礦時神采奕奕的樣子,我心里就有了底氣,也明白了堅守的意義?!笔┕み^程中,李寬和同事潛心研究、認真分析,解決了鉆孔縮徑、掉塊、漏失等多個技術難題。

2016年,李寬帶領青年團隊駐扎高原,在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的極寒天氣和氧氣濃度不到平原一半的缺氧環(huán)境中,因地制宜調整施工技術方案,優(yōu)化鉆井液體系,使用新型的化學凝膠堵漏劑,不僅解決了施工難題,還將泥漿成本降到之前的60%。

“2019年備戰(zhàn)中國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地質勘查行業(yè)職業(yè)技能(鉆探)競賽時,我這個徒弟每天從早上6點練習到第二天凌晨,多種鉆具參數倒背如流?!比珖逡粍趧营務芦@得者董澤訓說,最終,李寬獲得個人綜合成績第一名的佳績。

“青年人就要敢拼、敢闖、敢干?!崩顚捳f起最讓他振奮的一件事:山東省招遠水旺莊礦區(qū)曾被澳大利亞某礦業(yè)公司勘探,但未發(fā)現礦藏,而在我國青年突擊隊手中,這塊礦區(qū)重新煥發(fā)生機。李寬和同事們創(chuàng)新應用超深孔技術體系,在錯綜復雜的斷裂帶中鎖定礦脈,僅用一年時間就探獲186噸特大型金礦,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

從在青海木里地區(qū)實現三井地下對接,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點火23天的紀錄,到招遠186噸特大型金礦勘探,李寬團隊不斷刷新行業(yè)標桿。他發(fā)明的“炮彈式”打撈器、鎢基鍍層巖心管等設備,極大提升了鉆探效率,大大推動了我國深部探礦技術的革新與發(fā)展。

李寬沒想到的是,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還能救人性命。2021年1月,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發(fā)生爆炸事故。接到救援任務后,李寬立刻從野外項目奔赴救援一線,帶領團隊4天打通救生孔,與被困在井下的礦工取得聯系,并輸送藥品、食物和通信設備,為11名礦工打開生命通道。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往前走。下一步,我將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中勇當排頭兵,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英雄地質隊’新篇章?!崩顚捳f。

(王朔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