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難防的導彈有兩種,一種是中國的導彈,因為技術太先進幾乎攔不?。?strong>一種是印度的,發(fā)射出去連自己也不知道會落在哪兒?!?/p>
這句話一直被當作笑談,可是今天它竟然被證實是真的。

大地1號導彈專家▲薩拉斯瓦特博士
為了報空軍一夜之間被打成0:6的血仇,印度決定避開戰(zhàn)機直接對抗,改用無人機群進攻和彈道導彈襲擊的策略。正所謂“避其鋒芒”“揚長避短”可以與巴軍一較高下,挽回已經(jīng)被打得稀碎的顏面。
于是在當?shù)貢r間5月8日凌晨,印度向巴基斯坦境內發(fā)射了4枚國產(chǎn)導彈。這款導彈就是印度自主研發(fā)的防空利器“大地1號”彈道導彈。“大地1號”彈道導彈究竟厲不厲害?可以先看一下數(shù)據(jù)。

▲印度大地1號導彈
公開的資料顯示,印度“大地1號”彈道導彈,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研發(fā),1994年列裝印度陸軍,為印度自主研發(fā)配裝的一款近地彈道導彈。
“大地1號”導彈,采用慣性制導系統(tǒng),推進裝置為單級雙室液體火箭發(fā)動機。導彈長度為9米,彈體重量4000斤,載荷1000公斤,可以攜帶常規(guī)彈頭、子母彈和核彈頭,射程在150公里左右。
平心而論,在南亞能自主研發(fā)導彈的國家,就只有印度一家了。所以在八九十年代,這款導彈還是讓印度威風了一把,畢竟在一群只有大刀長矛的鄰居里,有個會制造火槍的人是多么的耀眼。

▲艦射的大地1號
但是印度制造的東西,往往有一個特點:要么就是制造出來放著看,一切“戰(zhàn)績”只能靠“吹”;要么就是一動不動就出問題,比如飛機就經(jīng)常摔,摔飛機的概率是全球最高。
這一次印巴沖突打響,印度在吃了一虧后,終于搬出了30多年前的神器——“大地1號”投入了實戰(zhàn)。全世界的人都在期待這枚老導彈的新表現(xiàn)。
印度在凌晨發(fā)射了4枚“大地1號”導彈,這4枚帶著復仇怒火的導彈卻上演了一場鬧劇。有3枚導彈在發(fā)射后20分鐘左右開始左右搖晃,做著奇怪的搖擺動作飛向巴基斯坦,在接近巴基斯坦30公里遠的地方,3枚導彈都掉了下來。

▲印度國產(chǎn)導彈系列
這3枚掉下來的導彈,炸到了印度自己家,彈藥騰起的大火和濃煙遮天蔽日。由于印巴邊界地帶人口少,導彈掉落目前沒有關于人員傷亡的報道。雖然沒有傷到人,但是3枚導彈都泡湯了不說,臉也丟盡了。
還有一枚導彈倒是飛出去了,也進入了巴基斯坦境內,但這枚導彈剛一露頭就被中國制造出口的紅旗16-FE航空導彈打了下來,當場來了個凌空爆炸。

▲大地1號炸了自家
中國出口的紅旗16-FE具有主動雷達導引頭,導彈末端可以自主追擊目標,導彈配備了最新的電子作戰(zhàn)設備,可以應對電磁環(huán)境作戰(zhàn)。這種車載的導彈一共6發(fā),每一發(fā)都能精準地命中目標,有鎖定快、鎖定遠、打擊準等特點。
印度的“大地1號”導彈連飛行軌跡都無法掌控,更不要說與先進的紅旗16-FE對抗了。在紅旗16-FE的眼里,“大地1號”導彈無疑是飛在天上的活靶子,被凌空擊碎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中國紅旗16導彈
印度4枚導彈復仇無望,反而還丟了大臉,上演了一場笑話,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在于印度過度依賴國外進口,自主研發(fā)武器缺乏系統(tǒng)、專業(yè)的體系,組裝出來的東西連自己人都害怕,如何能用來為國殺敵?
比如:被印度吹上天的“光輝”戰(zhàn)機,從研發(fā)到試飛用了40多年,花費數(shù)百億美金,結果飛機仍舊是一堆組裝貨,缺乏真正的國產(chǎn)核心技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輝”戰(zhàn)機從1983年開研至今,已經(jīng)摔了2800架,折損飛行員1305人,故障率高得驚人。
這也為何至今“光輝”戰(zhàn)機不敢出戰(zhàn)的原因,大概率也會和“大地1號”一樣,還沒有飛出國門就摔在了自己家里。

▲中國紅旗16導彈發(fā)射
事實證明,沒有成體系的軍工系統(tǒng),精益求精的科研團隊,要想支撐起一流的武器,建設一流的國防,簡直是癡人說夢。在這方面,印度不得不說是一個反面教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