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過這個樂隊嗎?提到汪峰的話,想必你們能記得!

2010年,上海八萬人體育館。

在眾人的歡呼聲里,“旭日陽剛”組合和汪峰同臺演唱《春天里》。

他們激情四射的演唱,將晚會的氣氛推向高潮。

當時的大街小巷,幾乎每家店都在放旭日陽剛的《春天里》,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火了之后,兩人接到不少采訪和商演,還拿到《星光大道》的邀請函,并奪得當年的亞軍。

他們最巔峰的時候,莫過于2011年春晚。

在這億萬觀眾的注視下,王旭和劉剛想起曾經(jīng)的各種不易,唱到最后兩人哽咽,甚至出現(xiàn)破音,但這并不影響觀眾的熱情。

一曲唱罷,驚艷四座,旭日陽剛從此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

可以說這一夜,是旭日陽剛的高光時刻,但也是他們走向沒落的開始。

之后,各種演出機會紛至沓來。

每個月都要演出幾十場,5分鐘唱完一首就能掙到20萬,兩個人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誰也沒料到,短暫的爆紅之后,他們的人生就像過山車一般,迅速從云端滑落谷底。

表面上,是汪峰要拿回《春天里》這首歌的版權,禁止他們在任何商業(yè)場所演唱這首歌。

“一個成熟的歌手,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翻唱別人的作品,是沒有未來的?!?/p>

這個也可以理解,畢竟歌曲是人家的。

你一分錢不用花,只要往那一站,然后白花花的銀子就會流到腰包里,世上哪有這么好的事。

想當初,他倆沒錢的時候,汪峰也沒有說什么,反而為他們站臺打氣支持,很樂意幫一把。

畢竟這個草根組合一路走來,也很不容易。

但今時不同往日。

兩人靠著這首歌不斷撈金,賺得盆滿缽滿,對歌曲的原作者汪峰,卻沒有什么感謝和表示。

但旭日陽剛只懂得一味索取,每次演出必唱《春天里》,肆無忌憚地公開侵權,最終觸碰了汪峰公司的底線。

當時,很多人都沒啥版權意識,覺得是汪峰小肚雞腸,為了金錢不講義氣。

甚至有人說,如果沒有旭日陽剛,誰知道你汪峰是誰。

但也有不少人覺得,應該支持原創(chuàng),汪峰做的沒錯。

畢竟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北京北京》《飛的更高》《在雨中》《怒放的生命》等經(jīng)典歌曲。

無論如何,經(jīng)過“禁唱事件”后,旭日陽剛因為無歌可唱而走下坡路。

有了這次的教訓,旭日陽剛也意識到了必須要有自己的主打歌曲,翻唱注定沒前途。

也有人問過旭日陽剛,為什么不自己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歌曲呢?

王旭的回答是:

“當然想要自己創(chuàng)作,可是每次都只能想出幾句,后面實在是寫不出來了。

早知道今日這樣,當初怎么著也會多看書,這樣才能寫出歌。像我現(xiàn)在這樣沒有才華沒有知識的,哪里能寫得出來呢?”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而劉剛雖說寫了不少,但大多都是情情愛愛之類的,跟《春天里》根本沒法比。

實際情況是,爆紅之后,旭日陽剛住豪宅開豪車,漸漸脫離了底層生活,對艱苦的生活沒有了共鳴,自然寫不出打動人心的歌曲。

2012年,對旭日陽剛而言,稱得上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此時距他們登上春晚僅僅過去一年,在那段現(xiàn)實與夢幻不斷交織的歲月里,劉剛出事了。

這一晚,他錄完節(jié)目回家。

開著奧迪A7行駛在夜幕中的北京城,他仗著自己的名氣,公然超車闖紅燈,為避免追查還故意遮擋號牌。

被交警教育一番之后,劉剛當眾道歉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會犯了。

可沒過多久,便又爆出他因為不滿老人擋路狂按車喇叭,氣急敗壞動手“毆打”老人的新聞,以至于口碑崩塌。

第二天,劉剛便否認了此事,并要起訴造謠者。

這事兒被曝光后,輿論炸開了鍋。

人們無法相信,老實、努力的劉剛,竟然會如此失德。

當時,安徽大學社會學翟年祥教授表示:

“草根明星一夜暴富后,經(jīng)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自我修養(yǎng)也應與時俱進,不能有了票子,就缺了公德?!?/p>

如果說,以上兩件事給他們的聲譽造成了不少影響,那也只是外部因素。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的發(fā)展都由內(nèi)因起決定作用。

真正讓“旭日陽剛”走向分崩離析的,還是他們內(nèi)部的不團結。

66年出生的河南人王旭,和81年出生的黑龍江人劉剛,有著15歲的年齡差,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是有代溝的。

老成持重的王旭,想法更成熟些。

他覺得這樣唱下去也不是個事,不如趁著還有一些熱度開一家娛樂公司,包裝一番然后接業(yè)務。

而正值壯年的劉剛只想唱下去,根本沒有任何開公司的想法。

兩個人對未來的發(fā)展,有著不同的想法,走向解散只是早晚的事。

更加離譜的是,我們都無法想象當年的旭日陽剛,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經(jīng)紀人。

眾所周知,組合基本上都是由一個經(jīng)紀人帶。

一開始,他們的經(jīng)紀人是商海峰,就是拍《春天里》視頻的那個人。

當年,王旭拿著話筒,劉剛拿起吉他,兩人光著上身借著酒勁嘶吼:“雖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橋下,在田野中,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p>

朋友商海峰拿出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隨后發(fā)布到了網(wǎng)絡上。

沒想到僅僅三天,視頻就突破千萬播放量。

那一段視頻下的留言,基本是清一色的贊美和共情,被稱為“史上最干凈的跟帖”。

就連汪峰本人在看過視頻后也深受感動:“普通人卻有一顆音樂夢想,很感動。”

然而爆紅之后,王旭居然一腳把商海峰踹開了,然后叫自己親妹王蓉來負責經(jīng)紀工作。

商海峰之后,出現(xiàn)了一名叫黎冬的音樂制作人。

這下子王旭又不干了,黎冬接的商演,他基本不去。

這時,劉剛依葫蘆畫瓢,將堂弟劉強也喊來做經(jīng)紀人。

于是,一個組合有了三個經(jīng)紀人。

我玩我的,你玩你的。

試想如此混亂的內(nèi)部管理,一個組合能發(fā)展壯大,那就見鬼了。

最終,兩人單飛后,王旭也嘗試發(fā)專輯,但都石沉大海。

最后不得已只好回老家,回到了工地上搬磚。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他又注冊了賬號,并將自己搬磚的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

視頻中,只見他身處最簡陋的板房里,身穿油漬斑斑的破舊T恤,整個人毫無精氣神。

除了在工地干活以外,王旭偶爾也會接一些商演,但演出費用卻少的驚人,兩位數(shù)起步。

也就是說,幾十塊錢就能請王旭來唱歌了。

相對而言,劉剛混得更好點。

和王旭分開后,他不斷彌補自己音樂方面的缺失,后來有幸結識同鄉(xiāng)音樂人高進。

在對方的幫助下,他發(fā)行首張個人專輯,緊接著又推出單曲《流浪》、《懷念青春》。

大獎雖說沒拿到,但是小獎項還是有的,2018年他獲得了亞洲音樂盛典年度十佳熱門單曲獎。

如今的旭日陽剛,一個年入百萬,一個只要十幾元就能唱歌,中間的差距也是令人唏噓。

可以說,旭日陽剛的爆紅具有偶然性,更多的是巧合和運氣使然。

但顯然,他們既沒有持續(xù)輸出的才華和能力,也沒有更高的格局和品格做后盾,走到?jīng)]落也是必然的。

學藝先學德,做事先做人。

一個沒有根本沒把“德”字放在眼里的藝人,即使爆紅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

旭日陽剛的現(xiàn)狀,也不時不在提醒著人們,那些走紅之后就飄了的明星,遲早會為自己的“不可一世”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