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鄭州,綠化帶芳草鋪地,花樹爭(zhēng)榮。無論街頭綠地還是河岸林帶,一片片、一行行海棠花格外搶眼。游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夢(mèng)境。滿樹粉嫩的花瓣有粉紅、淡紫、純白等,散發(fā)出淡淡的香氣,讓人陶醉。那海棠夾路的花徑,兩邊花枝交匯,累累垂垂的花朵簇?fù)沓苫ǖ鸟讽?,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ㄏ銖幕涞拈L(zhǎng)長(zhǎng)通道里涌出,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張開雙臂貪婪地深深吸幾口香氣。唐代詩人李洞有一首《繡嶺宮詞》寫道:
春日遲遲春草綠,
野棠開盡飄香玉
繡嶺宮前鶴發(fā)翁,
猶唱開元太平曲。
就連白頭發(fā)的老翁也被海棠花感染,回憶起春日美好時(shí)光,唱起太平盛世的歌曲。
說到海棠,想到蘇東坡“高燭照紅妝”似乎照的紅裝是海棠花;進(jìn)而想到有位名人的話劇作品《棠棣之花》;又想到歷史上“甘棠遺愛”的典故。這些都有一個(gè)“棠”字,涉及棠梨、棠棣和海棠三種不同的花木,而且有著各自的文化含義。
查閱資料得知,棠是形聲字,從木,尚聲,本義是喬木名)。甘棠,有紅、白兩種,實(shí)似梨而小,味酸甘,可食,白棠即棠梨?!墩f文》:棠,牡曰棠,牝曰杜。棠梨,果實(shí)叫杜梨,又稱之為甘棠?!对娊?jīng)·召南》有《甘棠》詩?!妒酚?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备桧炚俟谡勖?、行政有方、為政清廉,受民人愛戴的事跡。這就是甘棠遺愛的出典。

棠棣,古書上又稱唐棣、常棣,郁李。木名,即郁李,俗稱棣棠,花黃色,春末開。 《詩經(jīng)·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yīng)該互相友愛的詩。戰(zhàn)國末年,魯國人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流行于世的《詩經(jīng)》注釋:“棠棣,周公燕兄弟也?!焙笠蛞蕴拈χ感值芮檎x。有話劇《棠棣之花》講述刺客聶政姐弟俠情義氣的故事。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詩》:‘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yuǎn)而?!薄稌x書·索靖?jìng)鳌罚骸爸ゲ萜烟者€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碧?李商隱 《寄羅劭興》詩:“棠棣黃花發(fā),忘憂碧葉齊?!睔v代諸多詩文把棠棣比喻兄弟和睦。
海棠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所謂牡丹國色,海棠“國艷”。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同園種植,畫家喜歡把玉蘭、海棠、牡丹合繪一幅,寄托“玉棠富貴”的追求。歷代文人贊賞海棠更是不惜溢美之詞,極力贊譽(yù)。陸游詩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碧泼骰室矊⒊了臈钯F妃比作海棠了。蘇東坡為海棠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關(guān)于海棠,《本草綱目》在解釋海棠花時(shí),說“凡花木名海者,皆從海外來”。但是漢代、唐代、宋代我國都有都有海棠的記載。
甘棠文化是講官德的,棠棣文化講家風(fēng)的,海棠文化是講品位和富貴的。為官之道、治家之風(fēng)、作人之品,也有三“堂”:堂堂正正、坐戒垂堂、金玉滿堂。這正是:
學(xué)優(yōu)入仕登朝堂,勤勉遺愛存甘棠。周召棠棣兄弟情,
聶政姐弟俠義腸。丹桂海棠玉蘭花,玉堂富貴降吉祥。
東坡居士海棠迷,夜燒高燭照紅妝。
記錄者:鄭長(zhǎng)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