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
由天津海河傳媒中心主辦的
“天津十大文化地標”
“天津十大文化名片”
評選活動新聞發(fā)布會
在津云中央廚房舉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城市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取得明顯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新的文化標識不斷涌現。為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提出的“在推動文化傳承發(fā)展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充分展示新時代天津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質,天津海河傳媒中心開展此次“天津十大文化地標”“天津十大文化名片”評選活動。

發(fā)布會上,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副總裁印永清對活動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此次評選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活動將充分展示新時代天津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質,通過評選、宣傳、推廣,精選提煉一批體現天津文化特質的標志性符號,打造特色鮮明、內涵深刻的津派文化品牌,深入踐行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yè),持續(xù)擦亮河海津韻城市名片。同時,活動將凝聚全民熱情,集媒體之力、發(fā)文化之聲、聚市民之意,舉辦成為全民參與的公共文化行動。
據了解,本次活動將聚焦城市文化地標和文化名片兩大類。
其中,文化地標是指具有一定代表性、穩(wěn)定性、能夠集中展現天津深刻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的標志性建筑或景觀,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圈帶、建筑、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
文化名片則涵蓋體現天津文化特色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場景或文化現象,包括但不限于民俗、非遺、文博、演藝等文化形態(tài)。

活動已于今年2月起進行了前期預熱,在天津日報、天津電視臺、津云新媒體開設了“文化中國行·河海津韻”專欄,推出地標、名片相關的專欄文章及視頻,邀請專家及行業(yè)知名人士參與文化地標和文化名片的研討,從歷史、空間、人文、未來等四個維度深度解讀津派文化,挖掘文脈之根,為活動后續(xù)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活動經組織專家對文化地標及文化名片進行篩選,目前共形成15個文化地標及15個文化名片候選名單。包括:
天津文化地標的候選名單:海河、古文化街、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qū)、黃崖關長城、楊柳青古鎮(zhèn)、天津文化中心、天津之眼、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梁啟超故居飲冰室、曹禺故居、天津廣播電視塔、國家海洋博物館、天津勸業(yè)場、獨樂寺。
天津文化名片的候選名單: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曲藝之鄉(xiāng)、精武文化、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相聲、天津女排、天開園、近代中國看天津、媽祖文化、萬國建筑博覽、處處西北角、天津話劇、橋見天津、天津七里海濕地。

活動期間,天津海河傳媒中心也將充分發(fā)揮宣傳陣地優(yōu)勢,圍繞整個評選活動進程,對活動各階段性安排進行重點內容的宣傳報道。同時,發(fā)揮新媒體平臺矩陣優(yōu)勢,提煉和組織好宣傳推廣的新聞熱點。通過海河傳媒中心旗下各媒體平臺,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做好活動宣傳,并在《天津新聞》《都市報道60分》、新聞廣播、交通廣播、相聲廣播等重點欄目和頻道中,利用專項訪談、口播、滾動字幕等方式對評選活動進行推介。通過津云客戶端及“津云”“天津發(fā)布”“天津廣播”“天津日報”“今晚報”等新媒體公眾號發(fā)布相關新聞,讓更多市民參與評選與投票,擴大活動的宣傳聲勢和傳播力。此外,在活動各階段還將發(fā)布主題視頻,并擇優(yōu)發(fā)布媒體及創(chuàng)作達人制作的宣傳視頻,持續(xù)做好長期宣傳報道。通過宣傳和推廣,講好天津文化故事、演繹天津城市精彩。
目前
“天津十大文化地標”
“天津十大文化名片”
評選活動專題
已經在津云客戶端上線發(fā)布
即日起
評選活動網絡投票通道正式開啟:
長按二維碼進入投票頁面

或點擊津云微信公眾號菜單“評選投票”
進入投票頁面
投票截止時間:5月15日
活動期間,每位用戶每項每天最多可投票十次,每次投票至少選擇5個選項,最多選擇10個選項。市民還可自行推薦候選名單之外的推薦對象,文化地標及文化名片各限1個。
最終將通過專題宣傳、網絡投票、網絡熱度、專家評審、公示公告等綜合評選出“十大文化地標”及“十大文化名片”并統(tǒng)一對外發(fā)布。
評選正在進行
期待您的寶貴一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