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塵南下已成定局,新一輪冷空氣快速推進

進入4月下旬,冷空氣又一次卷土重來,而且這次它并不孤單,攜帶著沙塵一路南下,再次給西北、華北乃至華中帶來復雜天氣過程。根據(jù)500百帕層的高空天氣圖分析,4月20日,一道強冷空氣的高空深槽系統(tǒng)正快速東移,鋒前增溫效應顯著,在其前沿區(qū)域形成短暫而明顯的熱浪。這一波增溫在陜西尤為突出。陜北地區(qū)白天氣溫迅速飆升至30℃左右,關中平原不少地方超過了30℃,而西安市區(qū)更是首次迎來了今年的35℃高溫。從氣溫的變化趨勢來看,這波天氣過程與十天前的那次非常相似——先是氣溫迅速上升,隨后伴隨著降雨和沙塵的大舉南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jù)超級計算機最新的預報,沙塵最早將于4月21日清晨進入關中,午前便會沖入四川盆地。隨著冷空氣南下的腳步不斷加快,到4月21日晚間,沙塵將影響到河北、河南、湖北等地。預計在4月22日早晨,沙塵前鋒線就會推進到南嶺一帶。這意味著中部和西南多個省份將在短時間內相繼受到影響,陜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需要提前做好防護準備。這輪沙塵來勢洶洶,在風力助推下,不僅擴散速度快,強度也不容小覷,戶外工作人群、老人、小孩和呼吸系統(tǒng)敏感人群更要注意自我防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雨帶堅守東南沿海,為華南鑄成“防沙護盾”

與上一次沙塵一路南下、幾乎抵達南海不同,這一輪過程中的降水分布出現(xiàn)了有利變化。華南和東南沿海的雨帶強勢固守,使得兩廣和福建一帶形成了“金身護體”之勢,為這些地區(qū)擋住了北方南下的沙塵入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暖濕氣流持續(xù)增強的推動下,4月21日主雨帶將從南嶺一線向北推進,逐步重返長江沿線。與此同時,南下的冷空氣也將與雨帶正面碰撞,形成一條具有強對流特征的降雨帶。這場碰撞不僅是一場大氣動力的博弈,更是一次降雨強度的集中釋放??梢哉f,這次雨帶的“堅守陣地”在無形中幫助了南方一眾城市避免遭遇沙塵。但雨帶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雨雖能擋沙,但也可能帶來新的隱患。強降雨期間,城市排水系統(tǒng)和山區(qū)地質環(huán)境將承受較大壓力,若防范不當,很可能造成積水、內澇甚至滑坡等災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此次過程中的華南并不會像上次那樣面臨風沙雙重打擊,但依舊不能掉以輕心。持續(xù)的高濕度、局部強降水和雷暴冰雹天氣可能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fā),給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帶來不便,農業(yè)生產也需根據(jù)雨情及時調整安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中下游迎暴雨集中期,需重點防范汛情突發(fā)

重點要關注的區(qū)域是長江中下游地帶。從4月21日至22日,南下冷空氣和暖濕氣流將在這一帶正面交鋒,形成強對流性降雨帶。這一輪雨勢的猛烈程度預計將是今年以來長江流域最強的一次,對湖南、湖北、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構成較大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jù)目前的環(huán)流形勢看,暴雨甚至大暴雨將覆蓋兩湖平原以及皖南、浙北的山地丘陵地區(qū)。這些地方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一旦遭遇短時強降雨,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風險顯著上升。同時,城區(qū)可能出現(xiàn)積水內澇,對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形成考驗。而在雨帶以南的廣大區(qū)域,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東南部等地,則有望繼續(xù)維持在雨帶保護區(qū)之內,相對而言天氣變化沒有那么劇烈,但高濕度、高溫、局部雷陣雨也依然會造成人體不適和用電高峰,應提早做好防暑防電準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隨著這場冷空氣南下,不僅帶來雨,還帶來了一輪實打實的降溫。從4月20日起到22日,中東部地區(qū)將普遍經(jīng)歷6℃至8℃的氣溫下滑,部分地區(qū)降溫幅度甚至可達10℃以上。再加上北風加持,風力將達到4~6級,局地陣風可能高達8~9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顯然,這一輪天氣過程是“沙塵+降雨+降溫”的三合一組合。對于北方來說,是一次空氣質量、能見度和氣溫多重考驗;而南方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要嚴防局地強降水可能帶來的地質災害和內澇壓力。雖然部分地區(qū)得以靠雨帶“護體”避開沙塵侵襲,但雨水的密集程度和對地表系統(tǒng)的沖擊也不容忽視。各位接下來在面對復雜天氣系統(tǒng)時,一定要多關注天氣最新動態(tài),提前做好防風防汛、防沙等綜合準備,季節(jié)交替期天氣多變,千萬別掉以輕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