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多家電商平臺宣布對“僅退款”規(guī)則進行重大調整。

據《北京商報》報道,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交由商家自主處理。這意味著無序的“僅退款”在電商行業(yè)正式終結。

按淘寶規(guī)則,為平衡實現商家權益保護與消費者體驗提升,后續(xù)平臺將不主動介入消費者在已收到貨后的不退貨退款售后申請,由賣家先行與消費者協商處理。據悉,這是自去年7月淘寶率先松綁“僅退款”,京東、快手等跟進優(yōu)化規(guī)則后,電商平臺正式全面取消“僅退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謂“僅退款”,是指消費者完成網購交易后,可直接選擇退款而無需退貨,通常適用于產品質量問題較大的情況,如商品破損、功能不完整,或商家的宣傳與實際商品不符。

某些情況下,如果商家在銷售時明確承諾支持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可因個人原因(如不喜歡、不合適等)要求申請“僅退款”,但一般需在商家規(guī)定的時間和條件內提出。

記者留意到,4月22日快手電商發(fā)布售后意見征集,該征集意見顯示,平臺在最大化支持商家與消費者通過自主協商方式解決相關售后問題的同時,對相關退貨退款情形的處置規(guī)則予以進一步明確。

此外,記者就“是否取消僅退款”問題詢問京東客服,客服回復,當用戶選購的商品有“僅退款不退貨”標識,如在訂單簽收之日起的7天內,因京東原因導致損壞(比如:物流損及質量問題)且無回收價值的商品,當提交退貨申請后,可能審核為退款不退貨,無需返還商品??头€表示,如果沒有標識但已與商家達成一致的,申請售后上傳憑證即可。

該服務自2021年由拼多多最先推出,早期應用于生鮮品類,后拓展至全品類。2023年開始,抖音、淘寶、京東、快手等各大電商平臺相繼引入,“僅退款”也成為行業(yè)標配。

然而,“僅退款”自實施以來爭議不斷。一方面,其本意是提升用戶體驗,對商家進行優(yōu)勝劣汰,形成正向循環(huán)。它降低了消費者退貨門檻和成本,有效解決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也促使電商行業(yè)長期存在的虛假宣傳、刷單炒信、價格欺詐、以次充好等問題得到一定遏制。

但同時,部分平臺在未了解糾紛具體情況時,不經商家同意就向消費者發(fā)送“僅退款”通知,導致部分商家在責任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損失了貨款和產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一些職業(yè)“薅羊毛”群體惡意利用該規(guī)則獲利,致使部分商家損失嚴重。據第三方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數據顯示,去年雙11期間,全國電商平臺商家投訴問題中“僅退款”占比超六成。

事實上,取消“僅退款”早有預兆。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明確表示,會對平臺濫用“僅退款”規(guī)則,造成商戶貨款兩空的突出問題進行治理。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今年相關部門對僅退款所引發(fā)的行業(yè)影響越發(fā)關注,以及去年以來淘寶持續(xù)推進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帶動電商行業(yè)生態(tài)持續(xù)向好,取消‘僅退款’是大勢所趨。”

綜合:廣州日報、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