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記者 任珊
近日,西城區(qū)廣外街道天寧寺南里社區(qū)新居東里小區(qū)門口公告欄上的一封表揚信,講述了轄區(qū)黨員接力幫扶一對社區(qū)老人的溫馨故事。
張秀省的老伴因病長期臥床,生活完全無法自理,日常起居主要靠她一人支撐。前些日子,兒子因外出不能回家?guī)兔?,照顧老伴的重擔全落在張秀省一人身上,洗衣、看病、買菜、做飯,讓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日漸憔悴。
就在張秀省感到孤立無援時,鄰居耿建平了解到情況,主動幫她采買生活物資?!澳鷦e跟我客氣,有啥需要就吱一聲,我腿腳利索,跑一趟不費事兒!”耿建平的話讓張秀省感到溫暖。
鄰居的幫助雖解了燃眉之急,但老伴定期就醫(yī)的難題依然困擾著張秀省。每次去醫(yī)院,都需要有人陪同、攙扶,甚至搬運輪椅,這對年邁的她來說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天寧寺南里社區(qū)第七黨支部書記兼新東物管會成員富梅了解到張秀省的困境后,立刻召集支部黨員和物管會成員,商量如何幫助張秀省一家渡過難關。
“張秀省大媽家里遇到了難處,咱們得搭把手?!薄拔矣熊?,可以負責接送張大媽和她老伴去醫(yī)院?!薄拔矣凶o理經(jīng)驗,陪診的事兒我能幫上忙?!薄拔液屠习榭梢岳^續(xù)幫著跑腿,買菜送飯都沒問題。”會上,大家紛紛表示愿意盡己所能幫助老人。
富梅提議成立幫扶小組,統(tǒng)籌安排居民劉東德負責接送就醫(yī),彭燕平協(xié)助陪診,同時與耿建平夫婦共同承擔日常幫扶。每次陪診,至少有兩人配合。
每當張秀省的老伴需要就醫(yī)時,大家都會提前做好準備。有一天,輪到富梅與劉東德搭檔護送老人就醫(yī),劉東德早早將車停在樓下,富梅則和張秀省一起將老人扶上輪椅,上下樓時,富梅和劉東德一前一后抬著輪椅,確保安全。
“從掛號取藥到上下樓攙扶,每次就醫(yī)都有黨員接力幫忙,感覺心里特別踏實?!睆埿闶≌f。
支部牽頭、黨員帶頭、鄰里互助,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張秀省一家的困境逐漸緩解。“這都是我們黨員應該做的。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备幻氛f。
來源:北京日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