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大地震后,仍有超40000人居住在臨時帳篷中

緬媒報道,據Save the Children稱,在緬甸發(fā)生地震一個月后,超過40000人仍居住在臨時帳篷和其他臨時避難所中。由于持續(xù)的余震,受災居民仍無法返回或修復受損房屋。

約20萬人(包括婦女和兒童)被迫離開家園,其中42000人居住在145個臨時避難所中,這些避難所由脆弱的遮蔽物搭建而成,難以抵御惡劣天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許多人難以獲得干凈的飲用水,無法控制因水源和蚊蟲引發(fā)的腹瀉、登革熱和皮膚病等疾病。

由于每日持續(xù)的余震,人們擔心在雨季來臨前無法完成房屋的修復和重建工作。本月早些時候的暴雨還導致曼德勒周邊為地震災民搭建的臨時營地被洪水淹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Save the Children亞洲區(qū)臨時主任杰里米·斯通納(Jeremy Stoner)表示:“對緬甸兒童來說,噩夢遠未結束。許多孩子仍住在臨時避難所中,民眾也擔憂如何在雨季前修復學校等重要設施。已經受災的人們可能在雨季面臨更多困難?!?/p>

反常降雨來襲!緬甸氣象局提醒震區(qū)居住在帳篷中的民眾,盡量轉移!

緬媒報道,氣象與水文局局長吳拉吞表示,由于可能出現反常強降雨,地震災區(qū)需提前做好防洪準備。

4月28日至5月3日期間,緬甸全國多地可能因反常的強對流天氣(雷暴云)而出現雷陣雨和局部強降雨。地震災區(qū)的居民需提前防范暴雨、強風及洪澇災害,確保住所安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吳拉吞指出:“中部地區(qū)可能出現零星降雨,且可能伴隨強風雷暴。因此,尚未安置到穩(wěn)固住所的地震災民,尤其是4月潑水節(jié)前后臨時居住在帳篷中的民眾,需特別注意。預計4月28日至5月3日期間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建議民眾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p>

地震后的首要問題是4月28日至5月3日期間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雷暴云)。當前持續(xù)上升的氣溫將形成強雷暴云,加之西南季風影響,緬甸全國多地可能出現雷陣雨和局部強降雨。

氣象局局長強調:“降雨有時可能較為猛烈,雷暴云帶來的強降雨可能導致洪澇災害。此前已有因降雨導致受損建筑倒塌的情況,此次需特別警惕。”

根據4月25日6:30的監(jiān)測數據,來自西部的氣旋與東部氣旋相互作用,加之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的暖濕氣流與中國大陸高壓系統(tǒng)的冷空氣交匯,可能導致未來六天內出現強降雨。

在此期間,內比都、仰光省、曼德勒省、勃固省、馬圭省、實皆省、伊洛瓦底省、德林達依省、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欽邦、孟邦、若開邦和撣邦等地將出現分散性雷陣雨,局部地區(qū)可能遭遇強降雨。

氣象局局長表示:“此次降雨幾乎覆蓋全國,東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地區(qū)均將受到影響。雷暴天氣可能伴隨強風、雷電、冰雹等極端現象。”

氣象部門提醒,反常降雨可能引發(fā)強風、雷暴、閃電、冰雹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建議民眾提前防范。

環(huán)境專家指出,洪澇災害的次生問題是山體滑坡。地震導致的土壤結構變化可能引發(fā)滑坡,而強降雨也可能通過松動的裂縫加劇土壤侵蝕,增加滑坡風險。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