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映前,《大風殺》剛剛在北京電影節(jié)拿下場刊最高分4分,并一舉拿下“天壇獎”最佳編劇和最佳男配角。
上映后,《大風殺》票房在一眾新片中排名靠后,截至5月2日0時0分,該片票房才剛剛突破1000萬。在上映影片中排名第七位,僅高于兩部國產動畫。
今日(5月2日),五一檔新片豆瓣均已開分,《大風殺》開分獲得最高評分,7.2分。其余新片包括《水餃皇后》7.0分、《雷霆特工隊*》6.8分、《獵金·游戲》6.7分、《人生開門紅》6.7分、《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5.8分。

《大風殺》最值得贊頌的是類型風格,作為一部犯罪片,既有西部片風格,又帶著強烈的作者風格,影像很極致,前半段的氣氛營造,開頭加油站那場戲,加油站里匪徒進行著罪惡游戲,玻璃外暗黃的光線下映照出匪徒的剪影,風格強烈;中段反派頭子北山一直未現(xiàn)身,只露出一雙腳或者只聞其聲,營造出神秘可怕的氛圍;后半段沙塵暴來臨,AI渲染下的龍卷風般的風沙帶來影片高潮。用沙暴場景完成了對敘事的升維。漫天黃沙既是視覺奇觀,更是對文明脆弱性的隱喻。
西部風沙、封閉小鎮(zhèn),營造出一種凌厲肅殺風,三名警察一把手槍對峙43名荷槍實彈的悍匪,給人一種窒息的絕望感。導演張琪此前透露,電影的創(chuàng)作初衷來源于他特別喜歡的“困境”主題。每個角色都處在一種困境之中,猶如一場困獸之斗,將各色人等圍困在一個風暴中,無法找到一個抵達的出口。人性的陰暗與掙扎、貪婪與欲望、背叛與忠誠都交織在一起,在這種極端環(huán)境下赤裸裸的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大風殺》給人的整體感覺是:暴戾。這些窮兇極惡的悍匪,不但可以對無辜的百姓一槍斃命,而且對待同伙也可以出其不意地一槍爆頭。

耿樂飾演的曲馬多,在前幾場戲里十分搶眼,據(jù)說曲馬多是一種止疼藥,但這個角色上場開始就一直在給他人制造疼痛,與名字形成一種反差感。他突然的下線也讓人意外。
辛柏青飾演的北山完全顛覆他以往的形象和角色,他第一次跟白客所飾演的夏然見面時,把槍亮在桌上,無謂地說自己不要錢,也不要命,也不在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白客飾演的夏然與北山是正義與邪惡的代表也是一體兩面,夏然作為警察,他的職責讓他不能后退、不能示弱;北山作為匪首,他的身份要求他永遠高高在上、不可侵犯。
所以他們不被允許表現(xiàn)出脆弱,一個在制服與肩章下硬撐,一個用子彈和威懾去掩蓋孤獨。
郎月婷飾演的李紅也并非以往男人戲里的工具人形象,她被困住是不得不,但她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是她完成了一次“反殺”,最終自己做了一次主。盡管這個女性的角色突破得還不夠多,自主性還不強,但在如此設定下已是一種進步。
整部電影的反派人物都十分出彩,人物有始有終,讓人有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有媒體評價,《大風殺》算不上是多正統(tǒng)、多合格的警匪片,它更像一部純粹的犯罪片,盡管電影主視角是在警察夏然身上展開的,但更多戲眼都放在了一眾罪犯身上,尤其是匪首趙北山,可謂是多年來國產電影里難得一見的有格調的反派。

再加上視聽、氛圍、環(huán)境、節(jié)奏等方面的考究,即便影片還存在一些缺憾,也仍是瑕不掩瑜,這份獨特的稀缺性,足以讓它成為一部好片。
目前對《大風殺》的差評其實也有不少,主要都集中在劇情轉折過于夸張、對白像是講給觀眾聽的、警察反敗為勝缺乏說服力等等……這些話可能都沒錯,但如果搞清楚一個大前提,這種不適感就會減輕許多:該片本可能不是一個正義警察戰(zhàn)勝邪惡罪犯的故事,因此影片可以說極為大膽,在國產電影尺度上一次大膽的探索,而最大的探索是其對道德模糊地帶的探索。
最后,風暴過去,迎來陽光,最終,夏然乘上了去深圳的車,去的是代表光明未來的地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