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滄海明月生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后》孟郊

自隋朝大業(yè)元年推行科舉制度以來,金榜題名是無數(shù)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巔峰時刻。

大明洪武三十年,五月,南京城外一片肅殺。隨著主事官員的一聲令下,五匹健馬揚蹄奮起,生生將身后的人犯撕扯成血淋淋的肉塊,見此慘狀,圍觀者有人不住地搖頭嘆息。

被殘殺的人不是亂臣賊子,而是當朝的新科狀元陳桉,此時距他狀元及第,還不足20天。

新科狀元陳桉,究竟犯下了怎樣不可饒恕的罪行,以致于會遭遇這般慘烈的下場?

一、閩南才子

元末明初,福建閩侯縣一處偏遠的山村有位神童陳桉,天性聰穎,年少便能詩善文,在當?shù)仡H有才名,與其他九人并稱“閩南十才子”。

待他成年后,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創(chuàng)立了明朝,改元洪武。時值天下初定,百業(yè)待興,胸懷報國夢想的陳桉,日夜苦讀只為能早日邁入官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現(xiàn)實卻給陳桉澆了一瓢冷水,原來朱元璋登基后沒有立即恢復(fù)科舉制,而是沿用舉薦制選拔人才,這也令民間的讀書人失去了上升通道。

面對著隨之而來的結(jié)黨營私,朱元璋不得不將精力投入到清除那些位高權(quán)重的開國功臣上,短短十三年間就制造了“空印案”、“藍玉謀反案”等一批駭人聽聞的血腥事件。

基于這樣的高壓態(tài)勢,眾多在職官員死的死,逃的逃,朝廷一度竟出現(xiàn)了官員短缺的現(xiàn)象。直到這時,朱元璋才想起被遺忘多年的科舉制,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命84歲的翰林學(xué)士劉三吾制定考試規(guī)則,經(jīng)過幾年的推廣和改進,這才形成了后來例行的三場取試之法。

公元1397年3月,在鄉(xiāng)試、會試中成績不俗的陳桉,在殿試時一舉拔得頭籌,成為洪武丁丑科春榜的狀元。

二、南北紛爭

當陳桉還沉浸在金榜題名的喜悅時,一場滅頂之災(zāi)悄然而至。

錄取名單公布后,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原來當年錄取的53名舉子,無一例外的全是南方人。巧合的是,以劉三吾為首的三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讓北方舉子非常憤怒,他們聯(lián)名上書認為劉三吾徇私舞弊,刻意打壓北方人。此外,朱元璋也連續(xù)收到御史的十幾份奏章,懇請他詔令徹查此事。

事已至此,唯有增加北方考生的錄取人數(shù),才能平息這陣風(fēng)潮。于是,當年三月初十,朱元璋下令由侍讀張信、侍講戴彝,連同新科狀元陳桉、探花劉諤等12人,組成新的復(fù)審團,對北方考生的試卷重新評定。

能讓朱元璋作出這樣的決定,絕非安撫北方幾個文人這么簡單,這其實是朱元璋深謀遠慮的結(jié)果:北宋之后的南宋,因為遷都后經(jīng)濟文化重心轉(zhuǎn)移到江南,經(jīng)過百余年的發(fā)展,文化底蘊遠比北方深厚。自南宋起,一直是南方士子占據(jù)科舉取士的主流。而南宋之后的元朝幾乎將科舉廢除,引起了文人的極大不滿??床坏较M乃麄冊趤y世間紛紛倒向元朝的對立面,很大程度上促使這個由游牧民族建立的龐大帝國土崩瓦解。

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以后,經(jīng)常襲擾北方邊境的元朝殘余勢力,成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尤其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對北方鞭長莫及。如果現(xiàn)在不分配些名額安撫北方士子,一旦這些文化人投靠了元軍再乘機蠱惑百姓,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可惜,朱元璋的這些心思,陳桉這些埋首詩書的儒家子弟卻不理解,他們自認北方舉子技不如人,自己憑能力考取的功名問心無愧,復(fù)核下來還是堅持第一次的錄取名單。

從卷面成績來看,陳桉等人的判斷確實沒有問題。然而,他們耍的一個小聰明,卻沒能逃過朱元璋的眼晴。

三、血腥大案

原來,為了增強復(fù)核結(jié)果的可信度,陳桉等人故意將北方舉子試卷里答得最劣等的試卷,作為證據(jù)呈貢給朱元璋。這些試卷里語意犯禁言辭不通,和南方舉子的水平差了一大截,無論如何都沒有錄取的可能。

不過12個人中有兩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侍講戴彝、榜眼尹昌隆覺察到了朱元璋的意圖,他倆堅持要在名單里加入北方人,在遭到拒絕后,倆人分別向朱元璋遞交了自己擬定的錄取名單。

朱元璋查閱試卷后,再看看復(fù)核的錄取名單,不禁勃然大怒:“北方人在文化方面確實和南方存在差距,但你們用這么差的試卷來糊弄朕,到底意欲何為?朕已經(jīng)給爾等一次改過機會,爾等依然這般頑固不化,要這等腐儒還有何用?!”

盛怒之下,朱元璋痛下殺手,下旨將主考官白信韜、張信凌遲處死,新科狀元陳桉革除功名,處以車裂的極刑,劉三吾年老體衰得以免死,連同會員宋琮、探花劉諤等人發(fā)配戍邊,12人中僅有堅持錄取北方人的戴彝和尹昌隆得以幸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年六月,朱元璋親自主持殿試,這一次錄取的61人全部是北方舉子,韓克宗為狀元、王恕為榜眼、焦勝為探花,為區(qū)別三月份的春榜,這次錄取的榜單又稱夏榜。

因為這次血腥事件,這場地域的文化差異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視,從此以后,南方和北方按六四的比例分區(qū)考試,這是中國第一次由政府規(guī)定的分地域錄取,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只可憐陳桉,就這樣以生命為代價劃出科舉制度的分水嶺,淪為皇權(quán)的犧牲品。

參考資料:《明史》《南北榜案》《明朝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