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面對媒體采訪的時候,張學良將軍曾經(jīng)說過,很希望在有生之年回一趟東北老家看看。在此后的多年中,他曾經(jīng)也遇到過好幾次回東北的機會,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直到他2001年去世,這個愿望也沒能達成。那么,張學良將軍究竟遇到了哪幾次“機緣”,又是因為什么沒有達成這個愿望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第一次“機緣”:大陸發(fā)出的邀請函
1990年,張學良將軍的九十大壽在臺北隆重舉行,在這之后,張學良將軍在臺灣的處境有了很大改變。到了1991年,張少帥委托曾經(jīng)的舊部之子王翼教授向北京方面?zhèn)鬟_了想回東北探親的想法。
王翼教授到了北京之后,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非常重視,王翼教授提出了能不能由北京方面發(fā)一封邀請函,這樣對外界也算有個解釋。北京方面同意了這一要求,并商定了邀請函由王翼教授親自交給張學良將軍。
事情到了這一步,原本是非常順利的,那最后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當時這封邀請函是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名義而發(fā)出的,但是最后并沒有由王翼教授轉(zhuǎn)交給張學良將軍,而是由一位臺灣人士轉(zhuǎn)交的。后來人們分析,由這位臺灣人士轉(zhuǎn)交的邀請函,很有可能引起了李登輝的猜忌,從而造成了張學良將軍的這次返鄉(xiāng)失敗。
第二次“機緣”:參加朋友孫子的婚禮再轉(zhuǎn)回大陸
在1990年的秋天,張學良將軍的一個朋友的孫子計劃在香港舉辦婚禮,張學良將軍應邀去香港參加婚禮。當時本來計劃是參加完婚禮之后,就由香港去東北。當時的臺灣當局也同意了張學良將軍的這一計劃,香港政府還特意為張學良夫婦辦理了簽證。
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張學良先生的這個朋友的妻子卻過世了。受到這個影響,這對新人的婚禮最終也沒有在香港舉行,而是選在了在加拿大舉行。因此,張學良將軍的香港之行也被迫取消了,這次的返鄉(xiāng)“機緣”也就因為這一突發(fā)事件而錯過了。
第三次“機緣”:去美國邀請張學良將軍
在1991年的時候,張學良將軍正準備去美國探親,出發(fā)前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他表達了希望回東北老家的想法。
這個消息引起了北京方面的注意,最后決定由當時的國家政協(xié)副主席,也是張學良將軍曾經(jīng)的舊部呂正操將軍去美國邀請張學良將軍。為此,鄧穎超還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張學良將軍。
呂正操將軍到了美國之后,少帥非常高興。在接見呂將軍的時候,他看到了鄧穎超寫給他的信,信中誠摯地邀請他在方便的時候,回東北看一看。
張學良將軍雖然非常想回東北,但他最終還是拒絕了這次邀請。在他和呂將軍的談話中,少帥指出現(xiàn)在的時機不對,以后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回去看看。
張學良將軍之所以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緣”,很有可能是在顧及李登輝的情面。因為張學良將軍這次美國之行,是來探親,事先并沒有和臺灣當局協(xié)商回東北老家的事,如果這個時候不辭而別,李登輝的面子上很可能有些過不去。
第四次“機緣”:因生病耽誤了出行時間,卻遇到了日本天皇訪華
到了1992年的時候,張學良將軍一位舊部的兒子,為了幫助少帥實現(xiàn)返鄉(xiāng)的愿望,在兩岸之間協(xié)商各項事宜,并且已經(jīng)制定好了返鄉(xiāng)的路線,只等具體的出行時間。
而恰恰是在這個時候,張學良將軍卻因為生病住進了醫(yī)院。對于一位已經(jīng)92歲的老人來說,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健康已經(jīng)算是一個難得的奇跡了。于是張學良將軍又一次把返鄉(xiāng)的事情提上日程。
因為生病耽誤了幾個月時間,在張學良將軍準備再次出行的時候,恰好這時的日本天皇進行了訪華。張學良將軍不愿意和日本天皇同一時間在大陸游訪,于是這次返鄉(xiāng)機會也就這樣被迫放棄了。
第五次“機緣”:蔣經(jīng)國計劃和張學良將軍一同去大陸掃墓
又到了1993年的時候,當時蔣經(jīng)國計劃和張學良將軍一同去大陸掃墓,并且還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北京方面也同意了他們的計劃,甚至決定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派專機接送。
但又恰恰是在這個時候,也許是因為太過激動,蔣經(jīng)國因為心臟病發(fā)作住進了醫(yī)院,趙四小姐也因為疾病住進了醫(yī)院。這次的返鄉(xiāng)計劃也就此失敗。
后來,張學良將軍定居美國后,身體也是大不如前。最終,張學良將軍直到去世再也未能踏上他心心念念的“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