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氣地說,人類對于電的研究與應用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最關鍵的一把鑰匙,同樣地在如今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各種智能設備如手機、電腦、智能手表等都需要電池,假如沒有電池,它們將會全部癱瘓。
我們手機上用的電池大部分是鋰電池,經常困擾我們的就是手機電池是否需要一天一充,還是用盡在充電,那么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難回答,隨著人們對于手機使用的頻繁,再加上受限于電池容量的大小,即使容量再大的手機電池也扛不住人們這一天的使用量,所以手機電池這塊我們是不得已只能選擇“每天充電”。
在生活當中除了手機之外,電動車的充電方式也是困擾很多用戶的一大難題,電動車的電池容量要遠遠大于手機電池,所以對于電動車來說,該如何選擇充電方式呢?是“每天充電”還是“用完再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種充電方式哪個對電動車的電池傷害更大!
要了解哪種方式對于電池的傷害更大,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影響電池壽命的幾大因素:
第一:深度放電
深度放電可以說對電池使用壽命影響最大,如果經常對電池進行深度放電,電池的整體循環(huán)壽命將會縮短,這是因為在大電流放電導致電瓶處于虧電狀態(tài)時,產生的硫酸鹽顆粒大,進而導致極板活性物質不能充分利用,更會使電池容量變小,通俗的講就是不要誤認為先把電池原有電量用光用盡,再想著充電對電池進行“初始化”,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做法。
第二:過度充電
過度充電這個并不難理解,就是我們在電量充滿后,依然選擇繼續(xù)對其進行充電使用,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會使電池一直處于充電狀態(tài),這樣也會導致電池極板活性物質脫離,進而影響到電池使用壽命。
第三:溫度過高
如果放電量不變的情況下,電池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放電的深度,當在45度左右時,對于電池最有利,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但是如果超過了50度,會加速酸對電池極板的腐蝕,加速其老化。
當然了除了以上三大因素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電池使用壽命,但是大部分都不是人為可控的,知道了上面三大因素后,我們便可以知道“每天充電”和“用完再充”到底對應哪一點了。
“每天充電”其實就相當于“過度充電”,會讓我們的電池的電解液一直處于放電充電狀態(tài),導致極板活性物質減少,壽命降低,而“用完再充”則相當于“深度放電”,從上面可以看出深度放電其實對電池傷害最大,嚴重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所以其實兩種方式都對電池有傷害,但是用完再充的傷害更大一點,所以不要再完全將自己的電動車開到虧電再對其充電了,合理的充電時間安排才會增加電動車電池的使用壽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