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小行星 (NEA)
近地小行星(NEAs)指的是那些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的小行星。這種類型的小行星可能會有與撞擊地球的危險。截至 2011 年 9 月發(fā)現(xiàn)中等體積大小的近地小行星數(shù)量約為 19500 顆。其中有 500 多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 1km。這些小行星中的任何一顆一旦撞擊地球,都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這一系列于 2021 年 8 月 22 日拍攝的圖像顯示了小行星 2016 AJ193 在由戈德斯通的 70 米天線觀測到的旋轉(zhuǎn)。這個 1.3 公里寬的天體是自 1968 年以來由行星雷達測量的第 1,001 顆近地小行星。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2021 年 8 月 14 日,一顆名為 2021 PJ1 的小型近地小行星 (NEA) 以超過 100 萬英里(約 170 萬公里)的距離掠過我們的星球。這顆最近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寬度在 65 到 100 英尺(20 到 30 米)之間,對地球沒有威脅。但是這顆小行星的接近是歷史性的,標志著在短短 50 多年里,行星雷達觀測到的第 1000 個 NEA。
僅僅 7 天后,行星雷達就觀測到了第 1,001 個這樣的天體,但這個天體要大得多。
自 1968 年對小行星 1566 Icarus 進行首次雷達觀測以來,這種強大的技術(shù)已被用于觀測經(jīng)過的近地天體和彗星(統(tǒng)稱為近地天體,或 NEO)。這些雷達探測提高了我們對近地天體軌道的了解,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將未來運動的計算擴展數(shù)十年到數(shù)百年,并有助于明確預測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或者它是否只是會從附近經(jīng)過。例如,最近對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阿波菲斯的雷達測量有助于消除它在未來 100 年內(nèi)撞擊地球的任何可能性。
此外,它們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有關物理特性的詳細信息,而這些信息只能通過發(fā)送航天器并近距離觀察這些物體才能匹配。根據(jù)小行星的大小和距離,雷達可用于對其表面進行復雜細節(jié)的成像,同時還可以確定其大小、形狀、自轉(zhuǎn)率,以及它是否伴隨著一顆或多顆小衛(wèi)星。
“瞎了一只眼”
在行星雷達觀測到的所有小行星中,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 305 米(1,000 英尺)大型望遠鏡在 2020 年損壞和退役之前觀測到了超過一半。天線不久后就坍塌了。
倒塌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
然而,中國天眼FAST也參與了全球近地小行星防御檢測項目,成為目前最大的口徑天線,在保護人類的安全。
雷達觀測到的最新小行星在 2021 PJ1 后僅一周就接近地球。在 8 月 20 日至 24 日期間,戈德斯通拍攝了 2016 年 AJ193 以 210 萬英里(約 340 萬公里)的距離掠過地球時的圖像。雖然這顆小行星比 2021 PJ1 更遠,但它的雷達回波更強,因為 2016 AJ193 大約大 40 倍,直徑約為四分之三英里(1.3 公里)。雷達圖像揭示了物體表面的大量細節(jié),包括山脊、小山丘、平坦區(qū)域、凹陷和可能的巨石。
已經(jīng)撞上的
2002 年 6 月 6 日,一個估計直徑為 10m 的天體撞擊了地球。該次撞擊發(fā)生在地中海,地點約在 34°N21°E。 該天體在大氣層中引爆燃燒。其釋放出的能量大約(根據(jù)次聲測量)相當于 2.6 萬噸三硝基甲苯(黃色炸藥),與一個中型核武器相當。當時印度與巴基斯坦正處于核戰(zhàn)邊緣,如果該小行星撞擊在該區(qū)域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2010 年 9 月 8 日,兩顆軌道不同的小行星將分別于美國東部時間 8 日清晨和下午與地球“擦肩而過”,屆時它們各自與地球的最短距離均少于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但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不到它們。 航空航天局稱,第一顆小行星代號為 2010 RX30,直徑在 10~20m 之間,將于美國東部時間 8 日 5 時 51 分到達距地球最近處,約為 25 萬公里,此時它的位置在北太平洋上方;第二顆代號 2010 RF12,直徑 6~14m,將于美國東部時間 17 時 12 分到達距地球最近處,約為 8 萬公里,此時它在南極洲上方。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 38.4 萬公里。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一名科學家介紹,宇宙中每天都有大約 5000 萬個天體從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穿過,但這兩顆小行星在同一天以如此近的距離與地球“親密接觸”,實在不多見。他還表示,人類應該加強對有可能威脅地球的天體的監(jiān)測,用于這方面的天文望遠鏡還不夠大,數(shù)量也不夠多,因此只能提前一兩天觀測到朝地球飛來的“危險天體”,這兩顆小行星的“到訪”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近地小行星Itokawa
2013 年 2 月 15 日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時間(YEKT)上午 9 時 15 分(世界標準時間 3 時 15 分)左右發(fā)生在俄羅斯烏拉爾聯(lián)邦管區(qū)車里雅賓斯克市的一次隕石雨事件。隕石進入大氣層時直徑約 15 米,質(zhì)量約 7 千公噸,在天空中留下大約 10 公里長的軌跡,主要的碎片似乎擊中了切巴爾庫爾湖。據(jù)俄羅斯媒體報道報道,該次事件中有 1500 人受傷。大多數(shù)受傷的原因是碎玻璃和建筑震動。俄羅斯內(nèi)務部發(fā)言人表示,沒有人受重傷,隕石墜落引發(fā)的強烈沖擊波導致車里雅賓斯克州近 300 棟房屋窗戶破損,其中包括部分醫(yī)院、學校和幼兒園據(jù)俄內(nèi)務部消息,該事件已造成 1200 多人受傷,其中大部分是碰傷、挫傷和劃傷等輕傷,110 多名傷勢略重者已住院治療。
俄羅斯內(nèi)務部表示,他們已在車里雅賓斯克州三處地點找到墜落的隕石碎片。其中一塊落入切巴爾庫利湖,并留下一個直徑約 8m 的冰窟窿,附近發(fā)現(xiàn)一些 1cm 見方的黑色硬物,據(jù)估計可能是隕石碎屑。俄緊急情況部發(fā)布警告說,當?shù)鼐用癫灰咏幻魑矬w,以免被隕石碎片所攜有害物質(zhì)傷害。
俄羅斯聯(lián)邦宇航署也對隕石掉落時沒有及時預報隕石墜落地點進行了解釋,他們表示由于隕石進入到大氣層以后的移動沒有規(guī)律,在此之前俄羅斯宇航署以及國外宇宙的監(jiān)測研究機構(gòu)都沒有對這顆隕石進行記錄所以也沒對它的飛行軌跡和落地點進行比較成功的分析和預測。用俄羅斯宇航署的話說最后掉在車里雅賓斯克純屬偶然。
太空板磚
小行星 2017 BQ6 的雷達圖像是于 2 月 6 日至 7 日使用美國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亞州戈德斯通深空通信中心的 70 米(230 英尺)天線獲得的。它們揭示了一顆不規(guī)則的、有棱角的小行星,大小約為 660 英尺(200 米),每三小時旋轉(zhuǎn)一次。這些圖像的分辨率高達每像素 12 英尺(3.75 米)。
這幅由 25 張小行星 2017 BQ6 圖像組成的合成圖是使用美國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亞莫哈韋沙漠的戈德斯通太陽系雷達收集的雷達數(shù)據(jù)生成的。
梵觀點:撞與不撞只是個時間問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