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逐漸興起了留學熱潮,無數(shù)青年學子奔赴歐美等國深造,其中可多人看到了中國和西方的巨大差距,選擇留在了美國。
但是也有人選擇放棄國外優(yōu)厚待遇,回到中國建設自己的祖國,其中就有朱镕基的女兒朱燕來。
01 為國為民
朱镕基總理1928年出生在長沙,青年時期見識到了國民政府的腐朽,1947年朱镕基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并且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加入了共產(chǎn)黨。
(朱镕基)
畢業(yè)之后朱镕基被分配到了東北工作,之后輾轉多個崗位任職,也讓他對中國經(jīng)濟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1991年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朱镕基擔任了副總理,此時在他面前是疲軟的經(jīng)濟,橫行的三角債以及房地產(chǎn)的泡沫,以及因為供需不平衡而導致的物價飛漲。
朱镕基以雷霆手段進行了改革,使得中國經(jīng)濟得以恢復,并且朱镕基在1998年出任總理,他說自己的目標是要建設一個高效廉潔政府。
之后就是以強硬姿態(tài)對全國進行的反腐行動,他曾經(jīng)在一次高級會議上表示,自己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百口棺材,其中一口留給自己,剩下的九十九個都留給貪官。
雖然是一種比喻說法,但是也能看出來朱镕基的決心。即便之后因為年紀大退出了領導崗位,但是朱镕基依然心系人民,關系國家發(fā)展。
02 回國建設
朱镕基的女兒朱燕來在耳熏目染之下也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她大學的時候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之后又在中國人大繼續(xù)攻讀了研究生。
(朱燕來)
畢業(yè)之后朱燕來也像那年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一樣,選擇了出國深造,她之后前往加拿大攻讀社會學。
從學校畢業(yè)之后,朱燕來進入了加拿大的頂級銀行工作,職業(yè)前景和收入都非常不錯,但是朱燕來沒有選擇待在這里生活下去,而是在1997年選擇了回國。
回國之后朱燕來進入了中國銀行工作,因為她在海外有過一段頂尖銀行的工作經(jīng)歷,所以工作上手很快。
2010年朱燕來調(diào)到了中國銀行香港分部,在這里朱燕來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她的國際化視野,幾年之后她就因為出色的業(yè)績成為了分部副總裁。
與此同時朱燕來也成為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從2011年開始她每年都會參加兩會,提出自己的建議。
根據(jù)朱燕來的透露,她因為銀行的身份,在一開始是在經(jīng)濟界,之后又轉到了特邀界,到了2014年她又去了教育界。
對于朱燕來來說,她對教育界十分喜歡,她認為這是最為接地氣的一個地方,因為教育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同時也關系著國家的百年大計。
(朱燕來)
而且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迅速,但是與之相對的是教育、文化領域的薄弱,朱燕來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縮短這方面差距。
03 謙遜低調(diào)
朱燕來還有一個特點與父親朱镕基很像,那就是謙遜和低調(diào),朱镕基那年初到上海任職的時候,給自己提出過五個戒律“不登報、不上電視、不剪彩、不題字、不受禮”。
(朱燕來)
這五條戒律也確實被朱镕基一直堅守,唯一一次破戒是朱镕基給自己堂兄賀90歲大壽,朱镕基提筆寫了一對賀聯(lián)。
之后有一次朱镕基的同班同學有感于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于是寫了一首長詩稱贊朱镕基的功績,并且被人送去參加了詩詞展。
朱镕基聽說此事之后有些坐臥難安,他給寫這首詩的好友去了一封信,表示自己不求這些名分,并且打電話找到了舉辦方,請他們撤下這首詩,朱镕基的不求名利也可見一斑。
而朱燕來也像她的父親一樣,朱燕來參加兩會時候行為舉止落落大方,但是不太喜歡接受記者的采訪,也不太樂意拍攝照片。
有一次一位記者趁著午休功夫找到了朱燕來,說想要做一個簡單的采訪,朱燕來也同意了,但是告知也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兩人也沒有交流太多,朱燕來之后禮貌的提醒記者采訪時間已經(jīng)到了。
(朱燕來)
曾經(jīng)有記者詢問朱燕來對自己父親的看法,朱燕來回憶道自己小時候父親就經(jīng)常告誡自己,不要空談大話,要踐踏實地的做事,為國家和人民做一些實事。做實事也是朱镕基和朱燕來父女最好的注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