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頭條原創(chuàng)首發(fā),已開通全網(wǎng)維權(quán),搬運(yùn)抄襲必究!
98版《鹿鼎記》迎來開播25周年。
其實,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并不太符合原著的設(shè)定。
但這一版勝在編劇到位,加入了很多喜劇元素。
比如片頭,韋小寶戲?!拌F黃頭”那段,在原著中是沒有的。
韋小寶想闖蕩江湖做英雄,所以他義救茅十八,還和茅十八稱兄道弟。
但在救茅十八的過程中,他對敵人撒石灰粉,惹得茅十八不高興,大罵這些陰招不是君子所為。
這注定了韋小寶非好漢,也成不了大英雄。
可他卻是攪動各方勢力的風(fēng)云人物。
他是名副其實的好色之徒,最終娶了七個老婆,這在金庸武俠主角中,完全是獨(dú)一份的待遇。
他的七個老婆除了都很漂亮之外,性格上也各有特點。
雙兒、沐劍屏、曾柔溫柔體貼,都是居家模范好妻子。
雙兒的扮演者陳少霞也是武俠劇的???,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中,她曾飾演小師妹岳靈珊,備受觀眾喜愛。
沐劍屏的扮演者鄺文珣已經(jīng)退出娛樂圈,并在婚后移民到了加拿大。
曾柔的扮演者陳安琪,是名動港圈的風(fēng)云人物,曾和英皇老總楊受成傳過緋聞。
建寧公主與雙兒的性格正好相反,她刁蠻任性,也最早失身于韋小寶。
她喜歡虐人與被人虐,與韋小寶在一起斗智的橋段,看得引人入勝。
演建寧的劉玉翠,是從《天龍八部》里挖過來的。她曾飾演刁蠻任性的阿紫,似乎很適合類似的角色。
方怡處處坑韋小寶,她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以這個角色很不討喜。順便提一句,方怡的扮演者徐濠縈,是陳奕迅的妻子。
風(fēng)情萬種的蘇荃最年長,她與韋小寶從敵對到愛人,調(diào)停韋小寶“后宮”紛爭,是一個大家庭的大家長。
蘇荃的扮演者馮曉文,曾經(jīng)“廣州四美”之一,在TVB打拼多年,遺憾從未演過主角。
梁小冰扮演的阿珂,是韋小寶心中的白月光。
她不及雙兒溫柔,但卻美艷動人,是韋小寶七個老婆中的顏值擔(dān)當(dāng)。
韋小寶與雙兒在一起很自然,因為是青梅竹馬。
他與沐劍屏、曾柔相戀,沒費(fèi)多大勁就成了。
阿珂卻是他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才追求到手的。
韋小寶追求阿珂是真心不易,尤其是他的內(nèi)心獨(dú)白部分,無疑是該劇的點睛之筆。
此外,韋小寶戲耍胖瘦頭陀,揭露鄭克爽真面目,以及忽悠神龍教主和夫人的橋段,都令人忍不住捧腹。
可演好一個八面玲瓏,在朝廷與江湖中如魚得水的韋小寶并不容易。
陳小春用精湛的表演,獲得了觀眾的認(rèn)可。
只要提到韋小寶,大多數(shù)人腦海里都會浮現(xiàn)出陳小春的名字。
如今25年過去了,不差錢的我們,卻再也拍不出第二部如此經(jīng)典的《鹿鼎記》了。
01
陳小春能演98版韋小寶,經(jīng)歷一波三折。
當(dāng)時,TVB打算翻拍《鹿鼎記》,配角的人選都定差不多了,主角韋小寶卻懸而未決。
其實,在該劇開拍之前,TVB內(nèi)部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很多人覺得,周星馳和梁朝偉飾演的韋小寶珠玉在前,所以翻拍《鹿鼎記》根本就沒啥必要。但導(dǎo)演李添勝卻不這么認(rèn)為。
1995年,李添勝翻拍《神雕俠侶》時,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因為在古天樂之前,劉德華版的楊過受到了無數(shù)觀眾的喜愛。最終李添勝力排眾議,以一句“拍不好就辭職”,拍出了最受觀眾喜愛的楊過,至今都無人超越。
在李添勝的堅持下,這才有了《鹿鼎記》的另一個版本,也成就了陳小春版無可超越的韋小寶。
其實,剛開始選角的時候,李添勝并沒有留意到陳小春。他中意的演員是黃日華,因為之前合作過《天龍八部》,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所以兩人打算再度聯(lián)手創(chuàng)造神話。
但是,黃日華更適合演喬峰這樣的硬漢,演韋小寶顯得反差太大。而且他飾演的喬峰,在人們心底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了,在觀眾眼中他幾乎就是喬峰的代名詞,其他換誰都不好使。
就好比我們看《西游記》和《紅樓夢》一樣,陳曉旭就是林黛玉的最佳人選,孫悟空就只能由六小齡童來演。這些經(jīng)典的高分劇,一旦換了演員根本就沒多少人看。
當(dāng)時,周星馳版的韋小寶是難以超越的,看過電影版《鹿鼎記》的朋友應(yīng)該都有這種感覺。他將韋小寶的市井油滑、貪戀美色和錢財?shù)男愿裉攸c,演繹得淋漓盡致。
所以,當(dāng)陳小春毛遂自薦,表示想要嘗試韋小寶時,李添勝并沒有立刻答應(yīng)下來。
李添勝內(nèi)心之所以猶豫是有原因的。
李添勝、李若彤、古天樂
彼時的陳小春,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古惑仔系列》,里面的“山雞哥”與“韋小寶”的出入還是很直觀的,所以李添勝看到陳小春時直接回絕了他:“你還是好好演你的山雞哥吧?!?/p>
陳小春被拒后也挺不服氣,好友劉青云見他吃了閉門羹,便給他支招:“為何不去找星爺取經(jīng)?”
可是星爺哪是那么好見的,他檔期太滿根本沒時間理會陳小春。
陳小春對韋小寶這個角色志在必得,軟磨硬泡終于見到了周星馳,周星馳只告訴了他四個字:色、癡、玩、鬼。
這四個字囊括了韋小寶身上的所有特點,這為陳小春日后演好韋小寶,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02
在李添勝心里,韋小寶的第二人選是馬浚偉,因為他形象比陳小春更好,與原著更加貼合。
原著的韋小寶雖然不會武功,出場時只有十二三歲所以個子也不算高,但為人機(jī)警聰明,長相雖不及楊過,但還算有幾分帥氣。
這也是李添勝拒絕陳小春的一個原因,他對陳小春說:“論搞笑你比不過星爺,論長相你沒梁朝偉帥,你告訴我,如何演得好韋小寶?”
李添勝
陳小春聽罷厚著臉皮說:“我除了沒有娶到七個老婆之外,其他的跟韋小寶幾乎一模一樣。”
韋小寶出生在麗春院,母親的職業(yè)見不得光,不知道生父是誰。
他整日游手好閑,在麗春院里偷吃混喝,過得是底層生活。
陳小春與韋小寶同樣出身貧寒,因為窮困弟弟被別人領(lǐng)養(yǎng)。
陳小春13歲時,初一沒念完就跟父母流落到香港打童工。
因為年幼皮膚嬌嫩,干完一天活手上被木刺扎得生疼,母親經(jīng)常心疼得落淚。
后來陳小春到一家餐廳打工,顧客在飯菜里吃出了蒼蠅,老板便為難陳小春,不僅打了他一巴掌,還逼著他吃下那只蒼蠅。
直到進(jìn)入無線訓(xùn)練班,他的生活里才照進(jìn)了一絲曙光。
李添勝了解過陳小春的經(jīng)歷,覺得與韋小寶的確有幾分相似,又見他厚臉皮,舉手投足也挺機(jī)靈,于是便決定賭一把,把主角給他來演,然后讓馬浚偉飾演康熙。
馬浚偉以前是唱歌的,沒有演戲的經(jīng)驗,所以為人很謙虛。
他擔(dān)心自己演不出帝王的威嚴(yán),李添勝聽后哈哈一笑:“你只要演好韋小寶的好兄弟小玄子就可以了?!?/p>
這是馬浚偉的第一部戲,拍得十分用心,少年康熙的風(fēng)度和溫潤渾然天成,為《鹿鼎記》增色不少。
1998年6月1日,《鹿鼎記》在香港TVB首播,陳小春不負(fù)所望,他猶如韋小寶附體,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認(rèn)可。
對比《鹿鼎記》八個版本,成績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梁朝偉版7.6分,周星馳版8.3分,張衛(wèi)健版7.4分,黃曉明版5.8分,陳棟版6.6分,張一山版3.2分。
陳小春版韋小寶無出其右,目前在豆瓣被16.25萬人,打出了9.0的高分。
能上9分的電視劇不多,李添勝監(jiān)制的幾部武俠劇,都在9分以上,在武俠劇領(lǐng)域一騎絕塵。
雖然陳小春的名氣沒周星馳和梁朝偉大,但演的韋小寶最受觀眾歡迎。
有人說,這要?dú)w功于周星馳的提點,也有人說是李添勝慧眼識珠,但這些理由都不及陳小春的努力。
他將韋小寶品性頑劣、嬉笑怒罵、對朋友講義氣的小潑皮刻畫得入木三分。
他的言行舉止已與韋小寶融為一體,很多人說韋小寶這個角色成就了陳小春,倒不如說陳小春成就了韋小寶。
98版《鹿鼎記》開播后收視率爆棚,多家電視臺相繼購買播放版權(quán),陳小春在繼“山雞哥”之后,有了新的標(biāo)簽——韋爵爺。
03
陳小春版《鹿鼎記》之后,內(nèi)地翻拍過多次,但成績不盡人意。
早在黃曉明版時,很多觀眾便隱隱覺得他不行。
韋小寶適合用無厘頭的表演方式來呈現(xiàn)給觀眾。一旦認(rèn)真起來,就沒有內(nèi)味了。
陳小春和周星馳版的韋小寶,角色融入感比較強(qiáng)。觀眾感覺他就是韋小寶本人,但別人是在用力塑造韋小寶,表演的痕跡一目了然。
據(jù)說,金庸本人對梁朝偉版的韋小寶很滿意,但他長相文氣,眼神略帶憂郁,所以跟陳小春比還是差了一些。
而張衛(wèi)健版的韋小寶,是脫離原著的。
金庸作品中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既然給了韋小寶最機(jī)靈的腦瓜,還給了他七個老婆,所以斷了他的武功合情合理。
而張衛(wèi)健卻將韋小寶塑造成了完美的人物。他不僅聰明絕頂,而且武功高強(qiáng),這與金庸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矛盾的。
張衛(wèi)健版改編較多,但有林心如、朱茵、舒淇、陳法蓉、吳辰君、張茜、麥家琪等美女加持,仍然不乏為一部經(jīng)典。光看演員陣容,就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了。
而且這部劇的片頭與片尾曲也特別用心,片尾曲《你愛我像誰》由張衛(wèi)健本人演唱,很多觀眾都覺得百聽不厭。
陳小春版在配樂上不占優(yōu)勢,他本人演唱的《叱咤紅人》跟《鹿鼎記》這部劇很配,若單拎出這首歌點評,比較而言還是有些差強(qiáng)人意。
當(dāng)然,觀眾追劇的用力點在于劇情和演員的演技,而不在于音樂。所以張衛(wèi)健版韋小寶,終究還是輸給了陳小春一籌。
內(nèi)地黃曉明版,還算是比較接近原著的,但演員卻有點對不上號,讓人有一種楊過跑到《鹿鼎記》里客串的感覺。而且黃曉明搞笑功力欠缺,他演楊過的豪氣還算勉強(qiáng),但駕馭韋小寶這樣的小滑頭,他真不合適。
這就好比讓黃日華去演韋小寶道理是一樣的,明知不可為卻強(qiáng)加戲,觀眾會用收視率告訴你哪錯了。
唯一的亮點,這版阿珂的飾演者應(yīng)采兒,是陳小春的妻子。
2008年5月,黃曉明版《鹿鼎記》在內(nèi)地首播,而同年4月陳小春官宣了與應(yīng)采兒的戀情。他們是現(xiàn)實版的韋小寶與阿珂,兩人珠聯(lián)璧合成佳話。
至于內(nèi)地另外幾個版本不提也罷,特別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被打出了3.2的超低分,并不是觀眾太挑剔,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擠眉弄眼式的夸張表演,讓觀眾看后就有立馬換臺的沖動。
所以,經(jīng)典劇還是不要翻拍為妙,拍多了搞不好就淪為狗尾續(xù)貂之作。
當(dāng)然,翻拍也未嘗不可,好的導(dǎo)演都該有像李添勝那樣的魄力。但翻拍之前,一定要在劇本和演員上面下足功夫。
可是,如今商業(yè)化運(yùn)營模式下的影視劇行業(yè)里,以利為先的大環(huán)境下,恐怕是很難翻拍出超越陳小春版的韋小寶了。
#鹿鼎記開播25周年#
—END—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