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楊雅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是她在《地雷戰(zhàn)》中英姿颯爽的扮相,還是她那兩段對愛求而不得的婚姻,或者是抽煙酗酒,最后導致因癌癥去世的悲慘人生。

1959年,15歲的楊雅琴被同學拉著報考濟南軍區(qū)前衛(wèi)話劇團的演員,本來楊雅琴只是為了給朋友壯膽陪她去參選。

卻沒想到朋友因太過緊張落選了,她卻因為面容姣好的笑容獲得了一個即興表演的機會。

好像楊雅琴天生就是為了演戲而生的,沒有提前做過準備的楊雅琴,并不慌張,表現(xiàn)的落落大方。

并得到了在場人員的肯定,她被意外錄取了,當上了話劇團的倉庫管理員。從此楊雅琴便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1962年的時候,楊雅琴意外走進了《地雷戰(zhàn)》劇組,楊雅琴雖然經(jīng)驗很少但卻表演的非常投入自然,“她戲份處理的特別好,尤其是她演的一個民兵……”這是人們對楊雅琴的評價。

楊雅琴飾演了“田嫂”一角收獲了良好的口碑,為她獲得參演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二十周年而拍攝的《苦菜花》里的娟子一角埋下了伏筆,這部電影成為了楊雅琴名聲大噪的一個契機。

楊雅琴也從來不曾辜負命運給她的每一個可以選擇的機會,她深受劇組看重,受邀從山東到北京去演戲。

楊雅琴為了更好的契合角色還會專門的去觀察她身邊的和角色有關的人。

解放前夕楊雅琴的父親是一個工廠的工廠主,解放之后楊雅琴便被打上了資產(chǎn)階級女兒的標簽。

她的上級領導為了保她便對她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辦法能夠保住你,那就是找一個軍人結婚,改善一下成分。”

楊雅琴在痛苦掙扎當中還是選擇接受了事實,她在賭,賭她是否能夠遇到一個可以和她相濡以沫的人,但事實并非楊雅琴所愿想的那般美好。

在領導的介紹下,她嫁給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一個根正苗紅的警衛(wèi)員。

楊雅琴滿懷著憧憬和期待的進入了婚姻

但她似乎和她的丈夫并不能相互理解,她喜歡在院子里種些花花草草,她丈夫卻嗤之以鼻:“弄這些有什么用,種點茄子、豆角還能吃,不比這強?!睙o法的溝通、不被理解讓楊雅琴心酸不已。沒有愛剩下的便只有挑剔。

最終這份婚姻還是以失敗收場,這段包辦婚姻除了帶給楊雅琴一個可愛的女兒之外,她所期待的理解、尊重、契合都沒有得到。

與丈夫離婚的楊雅琴已經(jīng)離開了演藝圈十年,在七十年代初,她經(jīng)歷了一段落寞而又孤獨的時光

終于1974年楊雅琴迎來了自己的機會,她通過出演《偵查兵》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所以她更加珍惜這份她能夠抓住的東西,更何況它是失而復得。

楊雅琴便更加努力的磨煉自己的演技,先后出演了《西子姑娘》、《我的十個同學》、《蒙根花》等多部影片。

也許是命運眷顧,楊雅琴在她最具有天賦的領域,遇到了她的愛情,她與他的丈夫因戲結緣。

楊雅琴的丈夫是她的影迷,他喜歡她,崇拜她,仰慕她。很快便讓楊雅琴陷入了這個男人滿心滿眼都是她的愛里。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個香港商人,他對楊雅琴特別的呵護和照顧。

甚至于在追求她時,完完全全的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場粉絲與偶像的美好愛情故事拉開了序幕。

對愛太過于渴望的楊雅琴,在自己事業(yè)的上升期選擇嫁給了他。

但是他們婚后并非一如既往的那么甜蜜,也許是一地的雞毛蒜皮,也許是意識到楊雅琴也不像熒幕當中時刻光鮮靚麗。

她的丈夫再也沒有當初對她的那般喜愛了。這對于渴望愛的楊雅琴來說是十分痛苦的,她無法接受。她的第二段婚姻也以失敗收場。

經(jīng)受了打擊的楊雅琴對于愛渴求而不得的同痛苦,讓她感到消沉,她便染上了酗酒的嗜好。

她的女兒曾說:“因為我媽媽對酒精免疫,所以她不會醉,但是你太幸福了,會醉,像我這種人喝再多也不會醉……”

楊雅琴把愛情看得太重,一生都無法逃脫被愛束縛的枷鎖?;蛟S是父母早早就離她而去,讓她內心始終有一塊無法被填滿的空缺。

再次離婚后的楊雅琴,再也不復當初的幸運了,她的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事業(yè)上升期了。除了喝酒她又染上了煙癮,整日用煙酒麻痹自己。

1993年,在她五十三歲的時候染上了肺癌離開了人世。而她的兩任丈夫都不曾出現(xiàn)在葬禮現(xiàn)場。也許是不愿,也許是早已沒有當初的喜歡,所以才會如此的冷漠。

楊雅琴的一生從孤獨中一個人走來,又重新回到了漫漫歷史長河之中。

最為渴求的得不到,對于她而言便是痛苦的。她的事業(yè)于她而言便成為了璀璨的點綴,悲情才是她人生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