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人,在抗戰(zhàn)開始時,就隱瞞身份,扎根國民黨內(nèi)部。
國共合作抗日時,他兢兢業(yè)業(yè),一路高升;
國民黨反共時,他巧妙斡旋,救黨于水火之中。
他的名字,叫熊向暉。
1 鋒芒初現(xiàn)
1919年,山東的一個小村落里,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
家人為他起名熊向暉,希望他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
熊向暉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
他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聰慧,17歲那年殺出重圍,考入清華大學。
成績好,不是熊向暉最為可貴的優(yōu)點。
他還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
大學期間,熊向暉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和其他進步學生一起游行示威。
他一心想要為國家和民族做一番貢獻。
很快,熊向暉不但如愿入黨,還成為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骨干。
而他大放異彩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那時,周恩來總理思慮再三,決定在國民黨內(nèi)部布置下一顆棋子,以備不時之需。
這枚棋子,是要到老蔣跟前紅人胡宗南身邊去“服務”的。
要求嘛,對黨忠誠不用說,還必須有這幾個特質(zhì):
出身名門望族或者官宦之家,年輕,儀表不俗,記憶力強……
當時清華大學黨委負責人蔣南翔看到這個條件后,腦海中立馬浮現(xiàn)出了一個名字:
熊向暉。
那時的熊向暉不到20歲,但已經(jīng)頗有決斷。
他接到這個任務后,立刻動身前往武昌,即使不清楚自己任務的具體內(nèi)容
熊向暉滿心歡喜:
為國效力的機會來了!
很快,他就在接見會上見到了胡宗南。
身材矮小,其貌不揚。
這是熊向暉對胡宗南的第一印象。
說是接見,其實就是面試。
胡宗南坐在大廳的上首,手里拿著花名冊,逐個點名詢問。
每一個被點到名字的人,都會起身回答“到!”,然后被胡宗南一通刁難后,漲紅著臉坐下。
熊向暉知道,恐怕只有“另辟蹊徑”,才能引起胡宗南的注意。
因此,點名點到熊向暉時,他沒有起身,只是舉起了右手:“我就是。”
果然,胡宗南精明銳利的目光在他身上來回逡巡。
他看似隨意地開口問道:“你為什么到這里來?”
熊向暉不卑不亢:“我來參加革命?!?/p>
這個答案出乎胡宗南的意料,看熊向暉的眼神逐漸認真起來。
“為什么來這里參加革命?”
熊向暉繼續(xù)答:
“孫中山先生遺囑第一句話就是‘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貴軍是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到貴軍來當然是參加革命?!?/p>
“怎樣才算革命?”
“中山先生最初提出的革命任務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現(xiàn)在,驅逐的是日本人,所以抗日就是革命。”
胡宗南心頭一凜,接著追問道:
“那么,不愿抗日、反對抗日算什么?”
熊向暉對答如流:
“積極抗日的是真革命,消極抗日的是假革命,不愿抗日的是不革命,反對抗日的是反革命。”
這段話可算是說到了胡宗南心坎里。
他盯著熊向暉看了好一陣子,最終微微一笑,拿起筆在花名冊上做好了標記。
當天晚上,熊向暉就被胡宗南叫走談話。
胡宗南為人好大喜功,但有個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愛惜青年人才。
熊向暉白天的發(fā)言很對他的胃口。
內(nèi)心本就有要積極抗日想法的胡宗南,看熊向暉鶴立雞群,氣宇軒昂,心里暗暗贊嘆。
這面試通過,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那么下一步,就是政審了。
好在熊向暉早有準備。
胡宗南作為蔣介石的愛將,各項能力也是相當突出的。
他雖然對熊向暉初步滿意,但還是得考慮這人是否靠得住。
而熊向暉雖然早在大學期間就加入了共產(chǎn)黨,但一直對外保密。
這次跟胡宗南的對話的要點,主要集中在“北平學生組織”“共產(chǎn)黨對北平學生的影響”。
經(jīng)過黨組織指導,熊向暉早就對這些問題爛熟于心,對答如流,沒有引起絲毫懷疑。
另外,他還“不經(jīng)意”透露,自己的父親在國民黨政府的湖北高等法院任庭長。
這樣一來,胡宗南的疑慮就煙消云散了。
為了驗證熊向暉的說法,胡宗南第二天就請來了熊向暉的父親,一起吃飯。
飯畢后,熊父對熊向暉說:
胡宗南很看好熊向暉,再三表示要好好培養(yǎng)。
熊向暉的心也徹底放了下來。
看來,接近胡宗南的第一步已經(jīng)成功了。
從這之后,熊向暉就成了胡宗南的心腹。
他的“紅色間諜”生活,就此拉開帷幕。
2 秘密潛伏
得到胡宗南肯定的當晚,熊向暉就去了漢口,到八路軍辦事處向組織匯報。
他原本心情激動,向組織匯報自己的“戰(zhàn)果”,沒想到卻被批評了。
當晚,一直負責跟他聯(lián)系的蔣南翔不在,他見到了另一個人——董必武。
董必武沉默地聽完熊向暉的敘述后,先是對他表示了肯定。
熊向暉順利“入選”,這說明黨的判斷和設想完全正確。
另一方面,也說明熊向暉表現(xiàn)不錯,蔣南翔沒有看錯人。
董必武表示:
“現(xiàn)在國共合作形勢不錯,但是蔣介石、胡宗南等人會不會在抗戰(zhàn)中突然反共,這還很難說。”
“之所以派你過去,是未雨綢繆,防患未然?!?/p>
熊向暉心下了然,點點頭。
董必武話鋒一轉,語氣嚴肅起來:
“你性情急躁,在國民黨內(nèi)與人相處時可以稍微展露鋒芒,否則容易被人看不起,但不能過于驕傲?!?/p>
“再就是,以后不要這么粗莽地向組織匯報,要學會隱蔽自己的黨員身份?!?/p>
熊向暉聽明白了,自己現(xiàn)在并沒有具體的任務,那么隱藏身份就是最重要的。
臨走之前,董必武拍拍熊向暉的肩膀:
“我送你幾個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p>
而在以后的特工生涯中,熊向暉一直牢記這八個字。
在之后的幾年中,熊向暉表現(xiàn)突出,深得胡宗南的器重。
在服務團中,他的態(tài)度中立,不左也不右,特立獨行的作風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1938年的一天,胡宗南找到熊向暉。
他欣賞地看著這個自己親手擢升的年輕人:
“小伙子不錯,我?guī)湍愠刹?!?/p>
某種意義上來說,胡宗南確實慧眼識珠。
于是,熊向暉進入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進行學習。
這所學校,就是黃埔軍校,也是后來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胡宗南確實在熊向暉身上花了不少心血。
作為上司,胡宗南不能說不好: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了武漢,熊向暉的父母逃難去了四川。
胡宗南知道之后,特意安排他們來到西安,并在生活上給予照顧。
就這樣,熊向暉得以順利完成學業(yè),成長為一名真正的革命軍人。
畢業(yè)典禮上,胡宗南親自指定由熊向暉代表畢業(yè)生致辭演講,甚至讓他自己撰寫演講詞。
看著熊向暉在臺上慷慨陳詞,再看看身邊一些政府要員欣賞的目光,胡宗南很滿意。
今時不同往日,胡宗南非常需要一個強力的助手。
要對政治和軍事有敏銳的探察能力,才能對自己有所裨益。
顯然,沒有人比熊向暉更合適。
于是,胡宗南在畢業(yè)典禮后找到了熊向暉,表示想讓他擔任自己的侍從副官,機要秘書。
熊向暉暗喜:
正合我意。
這個身份在某些時刻,可以給自己的秘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但他沒有答應胡宗南,而是懇切地回答:
“我與您相識時間短,而且之前在清華大學參加過學生運動,不少人都覺得我有“左傾”的嫌疑?!?/p>
“如果擔任這么重要的職位,一定會有閑言碎語,工作不好開展不說,對胡先生您的名聲也不好?!?/p>
好一招欲擒故縱,以退為進。
胡宗南果然上鉤:
“怎么會呢?你父母我也見過了,你的工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p>
“我對你可以說是相當了解,我說要用你就用你,誰敢反對?”
熊向暉面上遲疑,心里卻狂喜。
于是,他順水推舟“勉為其難”地應下了這份差事。
果然,就像胡宗南所說,熊向暉的工作能力十分出眾,胡宗南對他更為欣賞。
當然也有人傳出一些風言風語,對熊向暉的立場持懷疑態(tài)度,但這些被胡宗南擋了回去。
甚至當年,人們一見熊向暉,哪怕職位比他高,都得讓他三分。
熊向暉從此便扎進國民黨的心臟。
別說胡宗南,就是蔣緯國等人,都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身份。
甚至在熊向暉的婚禮上,蔣緯國還擔任了證婚人。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就算隱藏的再好,也不可能被胡宗南重用。
那么,熊向暉到底做了什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