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公眾號:先覺者Pro

看到一段話,挺有意思的,原文大概如下:



健身的本質不是自律,是階層。
情緒穩(wěn)定,吃得精細,有時間運動,身材管理背后是高質量食物,運動自主,情緒自由。
打工人時間都被職場剝奪,能量被耗光,沒時間做飯,攝取高熱量食物減壓,加班累的跟狗一樣,自律有時候不是自己的問題。
身材管理的真相,是階層,貧富,資源,時間自由。

這段話引起來很多人的爭論,有人覺得有道理,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壓力太大,吃不好睡不好,屬于過勞胖;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窮人里有很多瘦子,富人里也有很多胖子,胖瘦只跟方法有關,和階層關系不大。

其實如果單純說胖瘦,確實跟階層關系不大,比如我們國人普遍都是偏瘦的,這跟國情有關。

小時候在農村,人們都還在靠種田生活,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比如有干旱、洪澇等災害,第二年就要經常餓肚子。

記得那時候我正在長身體,由于營養(yǎng)不良,身體缺鈣,我經常晚上睡覺的時候腿抽筋被痛醒,所以印象很深刻。

普遍情況是,過去歷史上由于長期物資缺乏,很多人吃飽肚子都很難,營養(yǎng)不良是底層人的健康常態(tài),所以國人普遍都偏瘦。

但在歐美一些發(fā)達地區(qū),情況就反過來了,底層人由于大量吃漢堡、可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的概率大大超過了中上層。

往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內肥胖人群的發(fā)展趨勢,估計也會同歐美一致,底層的胖子會越來越多。

但總的來說,胖瘦的問題,跟階層確實沒有那么強的關聯(lián)性。

不過呢,這段話其實也并不是在單純說胖瘦的問題,而是在說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之前講過,人的能量有五個層次,包括身體能量、心的能量、大腦的能量、金錢的能量、權力的能量,這五種能量的強度是由低到高的,它構成了一個人的整體能量。

相對來說,身體能量的提升,是最簡單和容易實現(xiàn)的,身體能量也是最低強度的能量。

比如你想要健身,那很簡單,去健身房可以,自己做無器械運動也可以,甚至原地蹦蹦跳跳也可以,只要有一點空間就行。

這也是為什么說,胖瘦跟階層的關系不大的原因,因為身體能量的獲取,是人最基本的、最低層的能量獲取,無論什么階層,都能夠做到。

但是,再往上走,層次再高一些的能量,想要獲取它們,就會逐漸變得困難。越是高層次的能量獲取,跟階層的關系就會越密切。

比如健身很容易,但要想過上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食物健康、營養(yǎng)均衡、用餐規(guī)律、睡眠充足、情緒愉悅,一定是非常難的,需要付出很大成本的,其中包括金錢成本、時間成本、情緒成本等等。

在這方面,底層人很難做到。

當然,并不是所有中上層的生活方式都很健康,但他們可以選擇。如果他們想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完全做得到。

但是底層人的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以及他們所受的教育、收入、認知,根本沒有辦法支撐起這樣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其實就是一種生存的特權。

身體的能量獲取尚且如此,心的能量、大腦的能量,乃至金錢、權力的能量的獲取,更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

大多數(shù)人只能作為養(yǎng)分,為別人提供能量,成為別人的能量供應站。只有極少數(shù)人,懂得如何獲取別人的能量,不斷強大自身。

如何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養(yǎng)料瓶,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有興趣的話可以加VIP群。

所以不同階層的最大區(qū)別是什么?不是吃什么食物、喝什么飲料、玩什么游戲的區(qū)別,而是選擇權的區(qū)別。

有些人看到某個企業(yè)的大老板出行騎自行車、坐地鐵,就說,你看看,哪有什么階層,大老板不也跟我們一起擠地鐵么?

看到富二代也玩自己經常玩的游戲,說一樣的網(wǎng)絡用語,就想,富二代跟我們也都一樣嘛,都是人,沒什么區(qū)別。

他們據(jù)此就覺得,階層消失了,距離縮小了,人和人之間平等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只是一種錯覺。底層和上層的區(qū)別,不在于這些表面的東西,真正的區(qū)別是,上層有選擇的權力,而底層是沒有選擇權的。

雖然大家都在擠地鐵,但對于大老板來說,坐地鐵只是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偶爾的選擇,就像是微服私訪一樣有趣。

但對于底層的普通人來說,坐地鐵不是選擇,而是生活的常態(tài),地鐵是必然的交通方式。

雖然大家都在玩同一個游戲,但對于富二代來說,他還有很多其它娛樂方式可以選擇,而對于底層的窮青年來說,玩游戲是搬磚勞累一天后最大的快樂。

健身這件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底層人可以瘦,富人也可以胖,這沒錯。

但底層人的瘦,大多是被動的瘦,是營養(yǎng)不良的瘦,是辛苦勞碌之后的瘦。有錢人的瘦,則是主動的瘦,是營養(yǎng)均衡的瘦,是優(yōu)雅清閑的瘦。

看似是同樣的東西,卻是完全不同的心態(tài)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