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順利落下了帷幕,這雖然是中國第五次舉辦世界性大學生運動會,但是此規(guī)格的運動會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倒是創(chuàng)下了首次舉辦的先例。
本屆大運會吸引了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6000名大學生運動員前來參賽,可見,成都這座城市在當今國際的影響力上真是非比尋常。如今,成都大運會的熱度還沒完全消減,奧運會的熱度卻開始悄然上升,但不少國家對于舉辦奧運會卻有點猶豫和躲避,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舉辦奧運會“壓力山大”
一般來說,奧運會作為世界影響力最大、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對于能夠成功申辦奧運會的國家來說,是個值得慶賀的事情,這不僅說明了東道主國在國際上被看好,而且還能夠為東道主國家?guī)砗芏嘈б妗?/p>
比如,能為當?shù)氐捏w育業(yè)、文旅業(yè)、餐飲業(yè),甚至是房地產等行業(yè)注入許多活力,能創(chuàng)造并展示一國包容多樣的文化氛圍,提升一個國家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認同感,大大提升東道主國家的國際貿易地位。
有資料顯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倫敦奧運會開始,往后的每一屆奧運會都越發(fā)不再是純粹的體育競技盛事,它已經被逐漸演繹為一項需要某個國家大量資金來維持運用的國際性項目,或成為推動東道主國經濟發(fā)展的推動力量。
更有調查表明,奧運會有一個完整的周期,從成功申辦,到正式舉辦,再到奧運后,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效應的延伸,影響周期一般為10到12年。
但與此同時,舉辦奧運會對很多國家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挑戰(zhàn):首先,近代奧運會對于東道主國家或其主辦城市來說是一定程度上的“噩夢”。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縱觀世界各國舉辦的數(shù)十次場奧運會,可以說,沒有一屆奧運會的花費低于預算,甚至還有國家因為舉辦一屆奧運會而引發(fā)自身的經濟危機在幾近“破產”的邊緣,典型的例證就是2004年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國家本身就是奧運會的起源地,加之希臘本身作為歐洲的發(fā)達國家之一,04年的那場奧運會已經是希臘舉辦的第二場。
最初,希臘對于那場奧運會的預算控制在四十六億美元,但是到奧運舉辦結束時,希臘官方公布的奧運支出費用竟然高達一百五十億美元,遠超當時預算的3倍!
據(jù)說,希臘為了趁奧運會的東風,大興土木搞房地產,可是,隨著最后一場奧運會比賽項目的結束,希臘本土新建的那些建筑物并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甚至也無法賣出,最后落個閑置荒廢的下場。
但是到了2010年,希臘還是無法很好地協(xié)調國內緊縮的GDP和高漲的失業(yè)率,加之本身還有外債的重壓,希臘便引發(fā)了歐元信用危機等各種次生問題。
即便近些年希臘的債務問題在國際組織的幫助下已經有所緩和,但要真正走出04年雅典奧運會所帶來的危機,希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可見,一個奧運就能讓一個國家在破產的邊緣瘋狂試探,這也是近來舉辦奧運而許多國家避猶不及的原因之一。
其次,奧運會的舉辦給主辦城市及其居民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曾有不少新聞報道過,一些城市在舉辦完奧運后,特定的場館都成了荒廢地,這不僅占用了城市寸土寸金的地皮,而且給當?shù)氐木用裨斐闪撕芏嗖缓玫纳铙w驗,比如2016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奧運會,當?shù)氐木用癖粡娦汹s走,可以說是在“與警察的血腥對抗中夾縫生存”。
還有些主辦城市出于美觀和建造奧運比賽場館的目的,出動軍人和警力暴力驅趕奧運場館附近的百姓,直接拆除附近的居民樓,比如1988年韓國的漢城奧運會,美鳴其曰“清洗”,實則是使當?shù)?.6萬的百姓遭受慘無人道的迫害。
所以,近年來不少國家對舉辦奧運這件事的積極性越發(fā)消減,和主辦城市及其百姓們的訴求是分不開的。
成都的奧運會情結
近來有傳言稱,成都可能接過這一重任。中國作為具備世界一流承辦能力的國家,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近期的一系列國際體育活動中再次證明了自己。
除了經濟實力,成都還具備了舉辦奧運會所需的現(xiàn)代運動場館和訓練設備。與其他城市相比,成都已有足夠的場地,無需再次修建新的體育場館,從而避免了通常伴隨奧運會舉辦帶來的高昂建設費用。而這正是許多奧林匹克委員會所關注的問題之一。
此外,成都的交通十分便利。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和世界一流的航空港,成都成為運動員和游客們的理想選擇。確保參與奧運會的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抵達和離開,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關鍵要素之一。
成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的古都之一,成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遺產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成千上萬的游客將有機會在奧運會期間親臨成都,感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將為成都帶來巨大的旅游收益,同時也為整個中國拓寬了文化交流的平臺。
然而,要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并不容易。無論是協(xié)調各個方面的工作,還是滿足奧運場館的需求,都需要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在如今經濟不穩(wěn)定的背景下,成都需要充分考慮財政壓力和預算控制。只有合理規(guī)劃和管理資金,才能確保成都能夠圓滿完成舉辦任務,同時避免對城市經濟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成都如果能成功接過奧運會的接力棒也將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力量和決心。中國正在積極推進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舉辦奧運會,將為全球范圍內體育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多機會和平臺。這也將帶動中國乃至全球體育產業(yè)的繁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