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梁山好漢,很多人的腦海里都會響起那首《好漢歌》。“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仿佛好漢們都是天生的英雄,都是偉岸的大丈夫。
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梁山好漢們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有些好漢光頂著好漢的名頭和威風的綽號,為人更是囂張跋扈,但是他們的實力卻是三流,到了見真章的時候,就露了怯。
在讀水滸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五個“水貨”。
一、小遮攔穆春
穆春,江湖人稱小遮攔。什么是小遮攔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小沒遮攔。
沒遮攔是穆弘的綽號,是沒有阻擋、無人能阻攔的意思,引申含義就是無敵。
在揭陽鎮(zhèn)上,穆弘還真就是無敵的存在。穆春在鎮(zhèn)上吃了虧,回家找哥哥求助。恰巧此時穆弘喝得大醉,他們的父親穆太公在打聽出來龍去脈后曾先后這樣勸說穆春:
“你又和誰合口,叫起哥哥來時,他卻不肯干休。你且對我說這緣故?!?/p>
“我兒,快依我口便罷,休教哥哥得知你吃人打了,他肯干罷?又是去害人性命!”
知子莫若父,穆弘確實是個有手腕、有狠勁的人。不過他的弟弟就差遠了,穆春就是一個四處惹事的熊孩子,闖禍后只能找“家長”。
他們兄弟二人在揭陽鎮(zhèn)立了一個規(guī)矩:但凡到此處做生意的人,無論是行商還是坐賈,都需要到兄弟二人那里拜碼頭,然后才能賺錢。若是不懂規(guī)矩,那么整個鎮(zhèn)子上的人都不會同他做生意。
走江湖的薛永就是沒拜碼頭,在揭陽鎮(zhèn)上擺攤賣藝累了一身汗,但是盡管看熱鬧的人很多,舍得掏銀子的人卻沒有,最終只有外來人宋江打賞了五兩銀子。
這可惹惱了穆春,他瞪著眼睛呵斥宋江和薛永:
“這廝那里學得這些鳥槍棒,來俺這揭陽鎮(zhèn)上逞強,我已吩咐了眾人休睬他,你這廝如何賣弄有錢,把銀子賞他,滅俺揭陽鎮(zhèn)上的威風!”
穆春此時可謂威風凜凜,這也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及時雨被他像孫子一樣訓斥。見宋江不服,他提起雙拳,劈頭便打。宋江及時躲了過去,穆春欺身而上,就要再打,卻被薛永從身后出手摔傷。
吃了虧的穆春只能放下幾句狠話,然后狼狽的離開了。熊孩子打架輸了,唯一去辦法就是找家長。
若是沒有哥哥庇護,恐怕這個囂張的家伙早就被人打死了。
二、小霸王周通
曾有網(wǎng)友總結過,周通是唯一一個敢摸花和尚肚皮,并且叫他娘子的狠人。
周通是桃花山上的初代寨主,江湖人稱小霸王。做了幾年的山大王,就是沒有一個壓寨夫人,偏偏這個小霸王并不懂得硬上弓這套,他喜歡“斯文”。
盡管他看上了桃花村劉太公的女兒,他并沒有明搶,他留下了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為定禮,然后又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準備在那天成親。
偏偏周通這黃歷看得不真切,等待他的不是嬌妻,而是個胖大的和尚。這一天,沒有洞房花燭的美好,沒有床笫之歡的快樂,有的只有胖和尚粗糙的肚皮和沙包大的老拳。
他只能帶著一身傷逃回桃花山,臨走前他留下了一句狠話:
“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
當然,這話是對劉太公說的,這種情形下,他是不敢再刺激魯智深的。
此時的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義兄打虎將李忠?guī)椭约簣蟪?,奈何李忠與魯智深是舊相識,他十分敬佩魯智深的為人和武藝。周通的“仇”是報不了了,只能委屈地接受了現(xiàn)實。
周通這人武藝不高,脾氣不小,雖然頂著“小霸王”的名頭,本事卻水得很。
三、石將軍石勇
“我自罵他,要你多管!老爺天下只讓得兩個人,其馀的都把來做腳底下的泥?!?/strong>
這是石勇在一家酒店里放下的狠話。
石勇的口氣可不是一般的大,這話恐怕就連高太尉都不敢這么說。放到江湖上敢說這樣豪言壯語的都不多,喝酒前的李逵恐怕都不會說這話。
石勇當時還是很清醒的,他面對的是宋江、燕順等十來人。盡管對方人多,但是石勇并不慌,他依然很有骨氣,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好使,天底下他只服兩個人。
看燕順氣勢洶洶,他抽出短棒就要與燕順廝打。
關鍵時刻,宋江出來做了和事佬,“且都不要鬧。我且請問你,你天下只讓的那兩個人?”
不出意外,石勇所佩服的兩個人中有一位是宋江。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宋江適時表明身份,石勇心悅誠服地拜倒。
看這段時,總有個遺憾,就是燕順和石勇沒打一架,沒能看出那個牛皮吹得震天響的石勇究竟本事如何。
不過,從后來石勇的表現(xiàn)來看,這個囂張的家伙很大概率是個弱雞。
四、鎮(zhèn)三山黃信
“你那廝們,不得無禮,鎮(zhèn)三山在此!”
在押解宋江、花榮二人到青州的路上,黃信一行遇到了前來劫囚車的“好漢”們,這時黃信在馬上大喝道。
黃信有足夠的自信,他想著亮出自己的名頭后,對方定然會識相地讓出一條路,他可是青州都統(tǒng)制秦明的徒弟,大名鼎鼎的鎮(zhèn)三山,鎮(zhèn)住幾個毛賊還不是輕而易舉。
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這“鎮(zhèn)三山”的綽號雖然是別人給他起的,但是跟他吹出去的牛皮有關:
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惡山:第一便是清風山,第二便是二龍山,第三便是桃花山。這三處都是強人草寇出沒的去處。黃信卻自夸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作鎮(zhèn)三山。
眼前的毛賊正是三山之一清風山上的土匪,他們根本不給黃信面子,三人合力挺起樸刀來戰(zhàn)黃信,黃信自然不服,他奮力在馬上還擊,這一刻黃信有種錯覺,這感覺像極了當年呂溫侯對戰(zhàn)劉關張的情節(jié)。
十個回合后,黃信逐漸落了下風,他怕折在此處,于是急忙獨自跑路了。
堂堂的鎮(zhèn)三山就這樣被一座山給擺平了,命運真是捉弄人!
五、跳澗虎陳達
“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strong>
少華山上二頭領陳達對老大朱武和老三楊春叫道。
原來,少華山上的三個頭領正在開會,山上最近缺糧,幾人在研究去附近的縣城“借糧”。眼前一共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一是去較遠的蒲城縣,一個是去臨近的華陰縣。
不過去華陰縣的話有一個大麻煩:
若去打華陰縣時,須從史家村過。那個九紋龍史進是個大蟲,不可去撩撥他。
陳達卻偏偏不信邪,他對自己的本事是有信心的,書中曾用四句詩描寫他的本事:
力健聲雄性粗魯,丈二長槍撒如雨。鄴中豪杰霸華陰,陳達人稱跳澗虎。
陳達覺得自己這只下山虎去打史進是沒什么問題的,至少在交手前他一直是這么想的。
不過,武術圈里有一句話“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陳達和史進之間的打斗很精彩:
一來一往,一上一下。一來一往,有如深水戲珠龍;一上一下,卻似半巖爭食虎。九紋龍憤怒,三尖刀只望頂門飛;跳澗虎生嗔,丈八矛不離心坎刺。好手中間逞好手,紅心里面奪紅心。
若是放在一年前,這場打斗的勝負還真不好說??上?,史進最近得到了名師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指點,他的武藝進步神速。
陳達失敗了,敗得很徹底,若不是朱武使用“苦肉計”陳達的命運就不可知了!
俗話說“會叫的狗不咬人”,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很低調的。在梁山好漢中,大部分本領高強的好漢,他們的綽號都是樸實無華的。只有那些本事不怎么樣的人才會靠囂張的氣勢和夸張的綽號來嚇唬他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