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滿世界的討論著996。

我把其中一篇文章推送給了好朋友陳小小,給她發(fā)了一條微信:“這就是你以前的工作狀態(tài)吧?”

過了一會兒,她發(fā)來了一個定位,江西婺源,隨后發(fā)來一張自拍照,照片上,她站在一張即將完成的畫稿前,比了一個傻乎乎的剪刀手。

“如果我一直996,一輩子也去不了東京藝術大學,你也就看不到這張畫了?!?/p>

1

三年前的陳小小,25歲。

那時,她已經(jīng)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了兩年。

想約她出來逛街吃飯,簡直比登天還難。

每次她都回復我:“這段時間活多,過兩天我約你!”

“我在趕圖,今天估計不行了,改天吧……”

“甲方爸爸又催了,一會兒聊啊”

好不容易見她一面,她還不停地看手機,各種微信群不斷地彈消息,我倆別說逛街了,連一頓飯都吃不好。

就這樣,陳小小每天都像個拼命三郎一樣,她沒有下班時間這一說,什么時候做完了圖,什么時候下班。

所以加班到一兩點是常態(tài),通宵也不稀奇,有段時間公司活多,她干脆吃住都在公司。

陳小小常常自嘲地說:“我這工作真是太值了,都省租房錢了,直接睡公司就成!”

“你天天通宵不困???”我記得她是那種特別愛睡覺的人,很難想象,她是怎么忍受不睡覺這件事的。

“困??!困了就喝咖啡?!?/p>

那時候,她一晚上能喝五六包掛耳,她說喝到最后,咖啡都不管用了。

“你這樣,身體吃得消么?就算咱還年輕也不能這么折騰吧?”我有點擔心她。

陳小小也很無奈,“那又能怎么辦呢?大家都拼,我偷懶睡覺去,還怎么在公司干下去?”

這是大實話。

可是熬夜、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是最直接地體現(xiàn)在了她的身體上。

脫發(fā)、皮膚暗沉、頸椎病、紊亂的大姨媽還有輕度的抑郁,是陳小小那段時間的主旋律。

她說每次洗頭,看著頭發(fā)一掉一大團,就特別絕望,覺得再這么下去,肯定要禿了。

我看著她那大大的黑眼圈,問她:“工作不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你這樣把身體弄垮了,圖什么呢?”

“錢啊!”她坦然地回答,“等賺夠了錢,我就去周游世界,我要去科羅拉多大峽谷寫生,我要去畫富士山,我還要去婺源看油菜花!我要在世界各地開畫展,到時候你就可以跟朋友吹,‘陳小小知道吧?九零后美女畫家,那是我朋友!’”

說完這話的一個月之后,小小病了。

2

肺炎導致的高燒,來勢洶洶,讓鐵人一般的陳小小,一下子住了半個月的院。

那停薪留職的半個月,她無法工作,沒有收入,還把之前好不容易攢下來換電腦的錢,都花在了醫(yī)院。

這一場高燒褪去后,陳小小改變很多。

她意識到,自己不是鐵人。再年輕的身體,也經(jīng)不住她這么折騰。

照這么下去,她都怕自己有命賺錢,沒命花。

但其實,對她打擊最大的,不是這場病,而是她的畫。

在醫(yī)院時,陳小小讓我把畫板給她拿去,本想著打發(fā)時間,畫畫消遣一下,可怕的是,面對空白的畫布,她的腦袋也是一片空白。

她的手腕僵硬,原本就像她身體一部分的畫筆和刮刀,突然變得陌生了。

但最后她還是堅持畫完了,畫了一扇窗戶,窗外繁花錦簇,陽光明媚,窗內是漆黑的墻壁,沒有一線光。

她把自己的畫拍了照片,發(fā)給了大學的恩師。

因為知道自己畫的不好,陳小小根本不敢說是自己畫的,就說是朋友的一副作品,想讓老師給看看。

恩師看完她的畫,微信里回復她說:“基礎不夠扎實,雖然有想法,但缺乏靈氣。”

陳小小一下子就哭出來了。

曾經(jīng),她的畫,被老師點評的內容都是:“基礎扎實,是難得優(yōu)秀作品”、“很有靈氣,即使有細小瑕疵,也不影響整體美感”、“陳小小的畫,讓我很感動?!?/p>

她已經(jīng)太長時間沒有畫畫了,因為她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根本沒有時間。

她以為這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拼搏,但其實她只是在遠離自己的理想。

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種死循環(huán)的模式。

為了夢想,要先攢錢。

為了賺錢,她不得不熬夜加班。

為了熬夜加班,不得不買無數(shù)包咖啡,結果喝壞了胃,皮膚也越來越差了。

為了治療胃病,就得去醫(yī)院,為了護膚,她就去買更貴的護膚品,結果這些又花掉了她賺的錢。

那理想去哪兒了?

提起來這兩個字,她竟然有一種想笑的沖動。

陳小小深刻地意識到,這么下去,她的身體會垮掉,她的靈感會枯竭,她將再也畫不出好東西了。

這么過一輩子,到頭來,她也過不上她想要的生活。

那到底怎么才能實現(xiàn)理想,怎么才能讓人生更有意義?

好在,她最后找到了答案。

3

陳小小做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