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后,商品房進入人們的視線。
幾十年來,房價幾乎從來沒有大跌的情況,哪怕近兩年一線城市房價出現(xiàn)下跌的情況,但一套房也需要上百萬元。
住房也因為金融屬性而備受關(guān)注,因為很多大事和住房相關(guān),組成家庭、孩子上學都需要房產(chǎn),買房也成為一件大事,對很多人來說,僅僅首付就需要上10年的工資,如果真打算買房,要講究的地方可不少,不僅要關(guān)注房子的位置,總價,還要關(guān)注樓層,朝向,畢竟一套房要花費上百萬元,如果買房之后不舒服,換房也要勞神費力。
有人認為,買房的時候會有一些忌諱,就是不買4樓、7樓、14樓、17樓,因為這些樓層不吉利或者有其他缺點,那么,這是不是只是一種迷信呢?
內(nèi)行表示,買房不選擇這個樓層,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4樓。
四樓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個不好的寓意,因為諧音“死”,所以很多人認為,住在四樓,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這不僅僅是人們觀念上的問題。
住在四樓確實有一些優(yōu)點,首先是,四樓的樓層一般剛剛超過了樹木的高度,不會被周圍的樹木和建筑物遮擋,采光和通風比較好。
同時,4樓的價格比較低,通常是開發(fā)商會做特價的樓層。
但是四樓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這個樓層距離小區(qū)地面很近,如果小區(qū)外圍是籃球場和幼兒活動區(qū),那么容易受到噪音和車輛影響。另外,四樓的私密性、安全性比較差,許多住宅需要安裝防盜網(wǎng)。
第二,7樓。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7樓似乎不錯,俗話說,七上八下,住在七樓有事業(yè)上步步高升的意義,但7樓的缺點也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七樓的出行比較麻煩,特別是那些沒有電梯的房子,如今還有很多老舊小區(qū)七樓,因為沒有安裝電梯,業(yè)主下樓難,即使出售和出租也要折價,這就是7樓不受很多人歡迎的原因。
另外,七樓在很多小高層中處于中間樓層,價格比較高,許多開發(fā)商會把七樓作為標準樓層來定價。
不過,七樓的優(yōu)點也是很明顯的。在大部分高層住宅中,7樓屬于中間樓層,視野還不錯,既可以看到小區(qū)里的園林景觀,又會看到的城市景觀。7樓的空氣質(zhì)量比較好,防潮性能和保溫性能都比低樓層要好。
第三,14樓。
14樓和四樓有相同的特點,因為都有諧音。但也有人說,在音樂中,4代表法。
但是有的人依然認為,住在14樓會帶來災禍,但同時有些人不相信這些,認為住的是14樓也無妨,那么住在14樓是怎樣的體驗?
14樓的優(yōu)點很明顯,通風采光效果都很好,對那些特別喜歡曬太陽、喜歡大陽臺的人來說,14樓是一個不錯的樓層。價格又低,冬季可以曬太陽,對老年人比較友好。同時14樓距離地面比較遠,不會受到兒童游樂區(qū)和車輛的影響,噪音比較小。
但是住在14樓,出行會比較費時間,對電梯的依賴度高,通常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期,需要等待較長,不適合家庭人口多的情況。如果是在超高層的住宅中,14樓并不是很高,容易受其他樓棟遮擋。
第四,17樓。
17樓在有些地方的民俗中,有一些不好的寓意,那就是諧音一起死,買房需要耗費不少資金,不少人觀念也難以改變,寧愿買貴一點的8樓、10樓,也不愿意買17樓,那么這種想法有沒有科學依據(jù)呢?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迷信,并沒有科學根據(jù)。
17樓的優(yōu)點很明顯,首先,17樓樓層比較高,不容易受到地面噪音的影響。另外,17樓的視野比較好,白天可以看小區(qū)的園林景觀,晚上可以看城市夜景。
但是17樓的缺點也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是,17樓的樓層較高,一旦遇到火災情況,救援也是一個問題。另外,17樓對電梯的依賴度很高,上班高峰期,如果遇到電梯檢修的情況,會比較費時間。
總之,每個樓層都有自己的好處和不足,而有的人考慮不買這個樓層也是有科學依據(jù)的,但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4樓以下的低樓層雖然有通風、采光不足的問題,但如果房價優(yōu)勢比較大,會更適合預算不足的購房者。14樓、17樓雖然有一些寓意,但購房者若對小區(qū)十分欣賞,剩余房源可選的不多,房價也在可承受范圍,也未嘗不能選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