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知學堂 劉星妤

1、

最近幾個同學問我,學心理學、儒釋道這些心靈成長、開悟覺醒的課程,花了很多錢,也走了很多彎路,到底要怎樣學習?很多人甚至花了幾十上百萬,到處上課,也沒多少收入,長期是支出大于收入的狀態(tài),一邊學一邊焦慮,問我怎么辦?

這其實是三個問題:

第一:到底要怎么學?

第二:學了之后如何落地?

第三:如何檢驗學習后的效果?

2、

先看第一個問題:到底要怎么學?

我們先復盤一下自己的歷程,你為什么會去付費學習?

大概兩類,一是瓶頸期想技能升級、精進成長,提升自我的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還一種是經歷千刀萬剮,太痛了,迷茫了,想去找人生的意義、真相和答案。

我自己的經歷是后者。因為離婚破產太痛,我先去學了西方占星學,想在玄學里找命運的答案,再去學心理學,學薩提亞家庭治療,開啟療愈之路。后來為提升商業(yè)認知,我去讀企業(yè)管理的研究生,學企業(yè)經營的策略。再后來,我經歷至親突然離世,經歷生死分離的痛苦,開始學儒釋道,想搞清楚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七年的學習修行,花了不少錢,我并沒有覺得很喜悅,反而越學越痛苦,感覺一直在“爬山”,上山的路有很多條,雖然“八萬四千法門,法法通道”,但是“術”學多了,“術與術”之間會打架,就像爬山途中出現(xiàn)了岔路口,反而會帶來糾結、阻塞、內耗。這是花了很多錢學習各種培訓班卻依舊迷茫的人的共性。

學知識會讓人越來越痛苦,因為有執(zhí)著心和知識障,修智慧才能讓人越來越輕盈和幸福。

認知學堂組織的 岡仁波齊游學

直到我在暑假上完認知學堂的課,大為震驚,有一種“串珍珠”的感覺。就好像前幾年學的知識是散落在一地的珍珠,沒有連貫起來,沒有直達智慧的山頂,但在認知學堂上,水木然老師和趙董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上完認知學堂的課之后,“天下無課”了。因為大道至簡,大道是山頂?shù)娘L景,高維可以向下兼容所有問題,反而簡單了。

所以歸根到底怎么學?學習和修行是一個歷程,可以一句話歸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人的內在其實有一個隱形的動力,想探索到最本質、最根本的、究竟的答案,也就是“大道至簡”的“道”,找到終極答案和真相。這就是我們前面幾年一直學習的原因,為學日益,不斷做加法、拓展認知邊界的過程。

直到登頂,找到天道規(guī)律,登頂了,滿足了,再下來。就是《天道》里的這句:“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知識越學越多,智慧越學越少。

3、

第二個問題,學了之后如何落地?為什么知道了卻做不到?

這是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很多人以為自己知道了,學到了,實際上是頭腦“以為自己知道了”,市場上大多數(shù)講“知行合一”的人都沒講明白,都在誤導人。

水木然老師經常說,真正的知行合一是“本能的流淌”,是通達智慧山頂之后,再經過大量的、不斷地刻意練習,最終成為自己本能的流淌。

什么意思?比如跨欄,劉翔是你的教練,他把各種跨欄奪冠技巧都教給你,但是,如果你知道了一堆理論,而不去練習,等于沒用。而且劉翔的腿長是你的1.5倍,你倆身體條件不一樣,體質體能不一樣,“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方法學到了,你還需要在實踐實戰(zhàn)中摸索出適配自己的道路。至于是不是能拿到成績,功夫不在一堆知識的堆砌,而是在刻意練習之后的行云流水,內化成潛意識的動作,才是本能的流淌,這才是知行合一。

認知學堂組織的 岡仁波齊游學

4、

第三個問題也是很多人問到的,我知道大道至簡,也在刻意練習了,如何檢驗學習后的效果呢?

其實有一個標準,你想想我們無論花多少錢、多少時間精力去學習,都是有動機和目的的,雖然有的人為了親密關系更好、有的為了孩子問題、有的為了事業(yè)和發(fā)展,問題各不同,但是終極目標都是幸福。就像過河去到彼岸,目標都是幸福的彼岸,至于你是坐船過去、走橋過去都是路途,但終點只有一個“彼岸”。

所以如何檢驗效果,邏輯很明確,如果學習、修行之后,你的心性越來越穩(wěn)定,內耗越來越少,關系越來越融洽,這就是效果,外界的一切呈現(xiàn)都是你的鏡子。

還有人問,修行和賺錢沖突嗎?修行是不是躺平了?談錢這么俗氣怎么能從一個修行人嘴里說出來?這也是修偏了、走歪了。我們都是這紅塵世界的人,有各種身份和關系網,金錢可以解決90%以上的問題,賺錢也是修行,因為金錢是一種價值衡量,一個人習性、品行修得好,欣賞、認可他價值的人越多,獲得的財富也越多。

金錢和水是這個世界上跟“道”的能量最接近的,金錢和水的品質很像,水流經你但不能執(zhí)著擁有,不然活水就會變成一潭死水。金錢也一樣,你價值高,價值交換出去,流向你的金錢就多,你再用金錢來購買其他服務,這樣金錢就像水一樣流動起來了。如果有金錢執(zhí)著,就會活成葛朗臺,吝嗇老鬼一生都在被金錢裹挾。所以金錢也是符合大道、規(guī)律的結果顯化,修行和賺錢并不沖突,反而一些大的企業(yè)家,曹德旺、稻盛和夫、任正非,都是循道而行的人。

所以,真正的學習不是學一堆知識給自己的大腦制造交通堵塞,也不是向老師去請一把“尚方寶劍”,站在知識的高點教訓身邊人,把關系搞得一塌糊涂。真正的學習是獲得智慧的能力,像水一樣,流經卻不執(zhí)著,行云流水,去到幸福的彼岸。

5、

人生,就像是一座圍城,里面的人總想出來,外面的人總想進去,都以為墻外才是目標,總認為換一個地方、換一份工作、換一個身邊人就可以幸福了,其實只要不能開悟和覺醒,走到哪都是圍墻。

唐僧要去西天(天竺)取經,要經歷十萬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難,難道天竺的人就那么幸福,生下來就在真經里,他們又該去哪里取經?

真經不在西天,不在佛祖那,也不在天堂里,真經就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就看我們能不能深度覺察自己,所以蘇格拉底說:我沒有智慧,有智慧的是你自己,但是你發(fā)現(xiàn)不了你的智慧,我愿意做你智慧的接生婆。

這就是認知學堂的定位,我們這里沒有真經,沒有大道,沒有訣竅。這些東西其實都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只是我們都在拼命的外求,遮住了自己的本自具足的那個自性,認知學堂就像一把掃帚,幫大家掃去蒙住內心的那層塵埃。

所以什么叫覺醒?什么叫開悟?就是你內心被觸動那一刻,你深度覺察自己那一刻,你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執(zhí)念的那一刻!

你眼中的我不是我;

我眼中的我也不是我;

我眼中的你才是我!

關于認知學堂:

認知學堂是由水木然老師和趙董一起創(chuàng)辦的線下學堂,課程僅針對少部分人群,專注提升與賦能中小企業(yè)家和超級個體,幫助他們打開思維盲區(qū),提升認知維度。

“認知學堂讓你少走彎路,專治各種迷?!笔俏覀兊哪繕撕褪姑?/strong>

每期線下課15到20個名額,因為課程人數(shù)一旦多了就變成培訓課了,就要靠激情、靠音樂、靠輔助手段來影響大家,而我們的課程全程沒有音樂,都是深度對話每一位同學。

線下課白天講課,晚上咨詢互動。晚上是多對一對話環(huán)節(jié),學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老師要針對每個人的情況一個個幫助他搞懂自己,所以人一旦多了就搞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