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樣,本質(zhì)上倆人都是打工人。
董宇輝,算是打工人里的天花板級別了吧,新東方的臺柱子,小孫說他薪資好幾千萬。
孟羽童,董小姐親自指定的“格力接班人”,1999年出生的職場萌新小姑娘,出道即巔峰。
不同的是,孟羽童沒吃董小姐畫的餅,也不顧什么職業(yè)道德,果斷抽身跑路,趁著身價抓緊掙錢,一年網(wǎng)紅,頂十年打工。
董宇輝呢,被自己人惡心了好幾天,憑著巨大的號召力,全國各路“丈母娘”網(wǎng)上勤王,勉強扳回了一局,依然是高級打工人。
東方甄選的閉門思過還沒結(jié)束,董小姐還在口誅筆伐白眼狼。
但董宇輝和孟羽童,這兩位高級打工人,至少讓我們看明白了:打工人的盡頭是牛馬,牛馬就該有牛馬的想法。
先說董宇輝。
我在12月14日的文章《董宇輝事件:東方甄選最大的短板,是老板》完美預言了東方甄選“二選一”的博弈:一定是拋棄CEO小孫。
16日東方甄選官宣:免去東方小孫的執(zhí)行董事、CEO職位,即日生效。
東方小孫一定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本想敲打一下員工莫功高蓋主,結(jié)果還把“主”給敲進去了……
家人們誰懂啊,為啥群眾們的反應這么大?
這就是不讀歷史的后果,前面李佳琦的犯眾怒還沒過去幾天呢。
我們?yōu)楹螒嵟?/p>
董宇輝的委屈,其實就是我們打工人的委屈;
董宇輝的勝利,其實就是工作能力對管理權(quán)術(shù)的勝利;
我們?yōu)槎钶x意難平,其實是我們代入到了董宇輝的身份;
我們?yōu)槎钶x鳴不平,更是為所有打工人的不平等地位鳴不平。
就像老羅說的那句:
年輕人在社會上不容易,沒有成績前固然很難,即便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積累足夠的資源之前,想做點更大或是更有價值的事,也很難。
畢竟這是一個事實上被中年人統(tǒng)治的殘酷世界,也是一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二X世界。
在東方甄選這個劇本里,一個陪過公司共患難同吃苦又立下汗馬功勞的員工,慘遭管理層完美演繹了什么叫:
杯酒釋兵權(quán)、年底搞銷冠、卸完磨殺驢、過完河拆橋、吃完飯砸鍋。
不要問憤怒為誰而鳴,我們?yōu)槎钶x,更為自己而鳴。
說實話,我沒想到這件事會鬧到如此之大,從一個直播公司的高層內(nèi)斗,變成一場全社會討論的大熱點,上一次這么熱鬧,還是怪我們不努力的李佳琦。
細細想想,這兩件事本質(zhì)都是相似的:冒犯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大環(huán)境不好,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都很難熬,被生活壓的喘不過氣,不漲薪不說還動不動失業(yè)被裁,拼命加班做出點成績還被職場小人作梗。
我們每日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糊口妻兒爹娘,我都這么難了,還要被你既得利益者“背刺”。
這就是為什么全網(wǎng)的打工人會集體憤怒,因為底層的日子難,只有打工人才能共情,才能感同身受。
因為勞資意難平。
再說說孟羽童。
你要說她職業(yè)道德有問題,那確實有一點,白嫖了“格力接班人”名頭,給自己加網(wǎng)紅光環(huán)。
但清醒一點說,這是她身為打工人,能做的最優(yōu)解。
你可以道德上看不起她,但不能說她不對,甚至從打工人的角度你會理解她。
記住一句話,無論老板還是打工人,本質(zhì)上都是追求“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企業(yè)加薪晉級,是留住人才,明年賺更大利益;
企業(yè)裁員降薪,是降低成本,虧損風險降最低。
那,到了打工人這,咋就不行了呢?
我給企業(yè)拼命兢兢業(yè)業(yè),是為了老板更器重、工作更穩(wěn)定,降低被失業(yè)風險;
我有更好的機會一飛沖天,是為了賺更多錢、改善家庭,提升美好生活品質(zhì)。
不能光談道德和奉獻,不講分紅和裁員,老是逮住打工人PUA吧?
說回孟羽童跑路這個事,說白了就是:不給馬吃飽,還想讓馬跑。
格力接班人?
見過年薪十幾萬的接班人嗎,就是太子還有座東宮呢,您是有傳國玉璽可以繼承嗎。
孟羽童很清楚,讓她接班格力的確定性是不確定的,但她作為網(wǎng)紅的黃金年齡是確定的,也就這么幾年,眼下年輕漂亮有熱度,正是“風險最小、利益最大”的時候,她不跑才是傻子呢。
換作是你,打工一年掙十來萬,接個廣告一年幾百萬,你不跑?
不跑我敬你高風亮節(jié)是東宮太子的命。
那你打開窗戶,往外看,
看到了嗎,都是朕給你打下來的江山!告訴你個秘密,其實我是秦始皇,我沒死,只要給我打50塊錢就能解除封印,到時朕封你為大秦帝國的首席太子。
所以,理解孟羽童了嗎?
打工人要有打工人的覺悟,打工就是打工,不要和老板談什么感情,大家都是奔著掙錢來的,感情那是用來跟家人談的。
老板也要有老板的覺悟,不要天天考驗員工忠誠度、為公司奉獻點怎么了,老一輩的企業(yè)家總喜歡用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教訓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賣命”。
老板和打工人之間,就是契約關系而已,說白點就是勞動合同,不是賣身契。
我事做好,你錢到位。
別談感情,挺傷錢的。
現(xiàn)在職場年輕人累的原因就是:只想給大棒,不愿給蘿卜,共患難必須,同富貴別想。
題外話,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老板不喜歡用35歲以上的員工呢?
除了家庭精力分散、沒法加班熬夜外,最大的原因就是:35歲的人早已看清了利益分配規(guī)則,沒年輕韭菜好忽悠了。
35歲,打工10年,各種大餅吃過,各種黑鍋扛過,各種卸磨殺驢見過,各種職場PUA百煉成鋼,各種雞血已經(jīng)打不動他們失望的心了。
他們已經(jīng)深刻認識了這個世界的真相:打工人再拼命,都是老板眼里的耗材,等磨損了就被換掉,地位永遠是不平等的。
孟羽童跑路,董小姐罵街,誰也別說誰,非親非故誰能真的“All in”,誰又不是為了更大利益呢?
所幸的是,另一位打工人,董宇輝這次還算幸運的。
宇輝是樸實的陜西農(nóng)村孩子。
我猜測,這場鬧劇最終的結(jié)果是:俞敏洪展現(xiàn)出足夠多的誠意,董宇輝繼續(xù)留下來賣貨賣命。
這就是知恩圖報的人的弱點,明知是老俞的“陽謀”,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或者說當年的知遇之恩。
至于網(wǎng)上很多人義憤填膺建議董宇輝去創(chuàng)業(yè),就連宣布退網(wǎng)的老羅都破戒公開喊話“不要再浪費生命打工”,坊間甚至一度傳言連京東都要三顧“董”廬了。
我覺得,董宇輝創(chuàng)業(yè),不大可能。
原因很簡單:
董宇輝是個優(yōu)秀的主播,但不一定是個優(yōu)秀的商人。
為什么這么講呢?
古人說“慈不掌兵、義不養(yǎng)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我給你翻譯翻譯就是:
好人不適合創(chuàng)業(yè)。
舉個例子,董宇輝在某次直播中,看到商品價格嚇了一跳,直接變了臉色,要求助理下架不賣了。
因為他樸實地認為“這個價格太貴了,有很多便宜的平替品也能用”。
這就是為什么他的直播,讓人感覺清風拂面的舒適,沒有被強行兜售或者各種“逼單”的壓力,絕不僅僅是他的文采文案,而是他骨子里的清澈善良。
那是一種陜西黃土高原的樸實,就像土壤的溫度,你可能看不到,但可以感受得到。
而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做商人需要什么?
需要利潤為先,需要壓榨算計,需要剝削員工,需要剩余價值。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
“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p>
且不說創(chuàng)業(yè)的失敗率有多高,網(wǎng)上對董宇輝的熱情能維持多久,光是商人黑暗茍且的一面,就與董宇輝純粹的良心,八字相克。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而董宇輝,更適合站在光里。
網(wǎng)上很多人給出董宇輝另一個出路:跳槽,去別家公司。
沒必要,真的。
至少在新東方,還有俞敏洪這樣的大佬企業(yè)家和懂他的伯樂,能給董宇輝一片千里馬馳騁的草原,平臺不大但自由,偶有小人但老俞還會護著他,即便“去董化”也不會吃相難看到讓董宇輝傷心。
如果加入其他公司,結(jié)局估計是一樣的。
因為董宇輝的個人能量太強了。
資本看上的就是他的號召力,但這股號召力同時又讓資本忌憚,試問哪個老板愿意公司興衰存亡,受制于某個員工的去留喜怒?
這跟古代皇帝把全部兵權(quán)交給某個將軍,免不了沒有安全感,日夜擔憂懷疑他造反,沒啥區(qū)別。
這幾天,董宇輝不過是“罷播”幾天,就引來全網(wǎng)聲討東方甄選,官號刷刷掉粉200多萬,股價咔咔蒸發(fā)40億,CEO道歉不行還被辭退。
你看到的是董宇輝的能量和觀眾緣。
但坐在老板的位置,他看到的是功高震主,是員工的價值大過企業(yè)的價值。
皇帝為何殺大將?
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利益。
再者,從老板的角度看,挖來董宇輝,不見得是想讓他好好賣貨,更多是想“復制”出更多的張宇輝、王宇輝、李宇輝……
只有員工變成“可替代品”,主動權(quán)才能在老板手里,員工才沒有上牌桌、談價錢的籌碼。
不寒磣,這就是商場。
畢竟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常有的是割韭菜的大鐮刀、薅羊毛的資本家。
是,這一次,是斗敗了一個東方小孫,但誰能保證其他公司沒有下一個西方小孫、南方小李、北方老王?
所以總結(jié)就是,在去留上,董宇輝和孟羽童不一樣。俞老板至少比董小姐舍得給錢,也夠尊重董宇輝,最重要的是能給他一個飛揚文采、暢享知識的平臺。
所以董宇輝留下沒錯,孟羽童跑路也沒錯。
董宇輝這樣靈魂純粹的人,不應該被推進商業(yè)的大染缸里。
把那些染缸,交給老俞。
我們期待,能在董宇輝的直播間里,繼續(xù)聽他講塞北江南、飛鳥青魚、詩和遠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