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灌輸,而是激發(fā)智慧的火花!”教師應努力營造和諧、寬松、快樂的氛圍和師幼關系,讓幼兒成為“生活的主人”“環(huán)境的主人”和“學習的主人”。
一、案例背景: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好學、好問,喜歡挑戰(zhàn)是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他們的頭腦中總有數(shù)不清的疑問、問不完的問題。尤其在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和問題情境中,能夠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后的成功體驗會帶給他們極大的滿足和快樂。
班級自然角來了兩位“小客人”——巴西紅耳龜,引起了孩子們的熱情與好奇。孩子們經常三一群、倆一伙的看一看、摸一摸,聊一聊,有的小朋友們每天早早就來園與它們“對話”:
你們叫什么名字?
你們吃什么呢?渴不渴呀?餓不餓呀?
為什么頭總是一縮一縮縮進殼的?
你們是怎么交流的呢?脖子上為什么有紅色的東西呢?
……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時也會發(fā)現(xiàn)“黃金線索”。
二、案例描述:
一天過渡環(huán)節(jié),大家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忽然聽到一個急促的聲音:“老師,老師,你快看,巴西紅耳龜掉皮了!”
我和幾位孩子順著聲音跑過去,的確發(fā)現(xiàn)水面浮著一塊烏龜皮。我自言自語說:“呦,這是怎么回事呀?”
孩子們聽到我自言自語都簇擁過來,蹲在烏龜旁不停地爭論著......
“它們倆是不是打架了?”天天興奮的說著。
“那一定是那只大龜欺負小龜了,快把它們分開吧!”博衍胸有成竹的應和著。
他倆的交談吸引到了旁邊的樂怡,樂怡瞪著眼睛表示質疑的嚷道:“不對,不對,它們倆是好朋友不會打架的,可能是生病了,我媽媽是醫(yī)生,晚上我問問媽媽吧!”.......
“你們別吵了,快把掉的皮先撈出來,然后再去問問別人!”米奇一邊疏導著同伴的情緒一邊表達著自己的想法。
我為米奇的舉動豎起大拇指:“對呀,都先別爭論了,老師知道你們看到紅耳龜?shù)钠さ袅撕苤保羌t耳龜?shù)羝さ恼嬲蚴鞘裁茨??”我蹲下來用疑惑的眼神巡視著他們?br/>天天和博衍倆人互相對視著,他們思考了一會兒,紛紛說:“那我們再想一想……” 。
正在圖書區(qū)專注看書的悅悅聽到我們的討論,舉著《海洋動物》一書跑過來,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老師,你們在討論紅耳龜?shù)氖裁磫栴}呀?”
我撫摸著悅悅說:“我們在討論紅耳龜?shù)羝さ脑??!?br/>悅悅一邊聽我說一邊翻閱著圖書查找著,不一會兒沮喪的說:“這本書里沒有紅耳龜?shù)闹R”。
“悅悅,我們再去其他的書找找答案”米奇興奮地拉著悅悅急匆匆地跑去閱讀區(qū),“是呀,我們去圖書區(qū)!……”其他孩子邊附和著邊也向圖書區(qū)跑去。
大約過了幾分鐘,我看到孩子們有的托著下巴、有的趴在桌上表現(xiàn)得很失望,我趕忙問道:“怎么了,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老師,我們找到的書里都沒有紅耳龜?shù)羝さ脑颉保┭茈p手一并舉起幾本書讓我看。
“是呀,好多小動物的知識都有,就是沒有有關紅耳龜?shù)摹?,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表達自己的遺憾。
“是呀,真遺憾,老師能理解你們現(xiàn)在的心情,那除了在書里找答案,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找到我們想知道的答案呢?”并用信任與鼓勵的眼神與每位幼兒進行交流。
“要不今晚我把紅耳龜帶回家,然后帶它去寵物醫(yī)院看看”。
“今晚我回家問問媽媽,我媽媽是醫(yī)生肯定知道”。
“我家有許多的書,我今晚回家找找答案”……
博衍一邊撅著小嘴一邊叉著腰很不耐煩的嘟囔著:“我不想明天知道答案,我就想今天知道”。
我也表現(xiàn)出很失落的樣子,皺著眉說:“我也跟博衍一個想法,也想今天就知道答案怎么辦呢?”
現(xiàn)場突然一片寂靜,孩子們相互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看到孩子們無助的樣子,我又小聲的說:“我們除了在書里找答案或尋求家長的幫助外,你們看看咱們班級里哪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br/>話音剛落,我看到悅悅不時地在巡視班里的每個角落,并不時地瞅瞅我,我明白了她的心思,微笑的點點頭,用認同的眼神交流著我們彼此的想法。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們用咱們班的AP就可以找答案”,悅悅激動的邊跑向平板電腦的地方(表演區(qū)玩具柜)邊說著。
在悅悅的提示下,天天似乎豁然開朗,跳著說:“對,對,我們可以用平板電腦上網查一下呀,我爸爸平時也是用電腦查一些自己不會的東西?!?br/>“對,用平板電腦里的百度就可以查到,上次紅耳龜不動,我就是和媽媽一起在百度里查到它是冬眠的原因”樂怡也興奮的沖我嚷著。
看著孩子們如此迫不及待,我馬上回應說:“那我們一起試一試吧”。
隨后,在我的協(xié)助下孩子們利用AP查找他們想知道的答案……
他們得知巴西紅耳龜?shù)羝な菍儆谡?,是龜成長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現(xiàn)象,龜隨著增長而蛻皮,并會有新的皮膚生長;同時又知道紅耳龜蛻皮不能用手往下撕,會傷害到紅耳龜,需要保持清潔要常換水。
“哇!你們真是太能干了”,我為孩子們感到高興,逐一與他們擁抱慶祝。
找到了答案,孩子們也歡呼雀躍連連說:“嚇死我了,我以為它病了呢!”“它們不是打架弄傷了我就放心了!”“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千萬別用手動它們了,每天還要給換水!”......
就這樣,“巴西紅耳龜?shù)羝ぁ笔录?,成為我們班近期的重大新聞,孩子們時不時的就去看看它們,并每天爭先恐后的提前來園幫助它們換水。三天后,驚喜又出現(xiàn)了,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第二次及第三次蛻皮......在孩子們的建議下,將每一次蛻皮相繼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并如實記錄日期、蛻皮的次數(shù)和自己的感受。孩子們表示就像自己掉牙了,媽媽保留作紀念一樣。我想,這就是“愛”吧,希望這種“愛”能夠延伸到兒童與兒童的關系中,延伸到兒童與成人的互動中,延伸到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中,直到永遠......隨后,我們的“巴西紅耳龜成長冊”就誕生了。
三、案例分析:
高質量的師幼互動能關注幼兒的表達、思考和探索行為,激發(fā)和支持幼兒的主動學習,幫助幼兒拓寬解決問題的路徑,從而支持幼兒自主尋找答案,獲得成功感?;趲熡谆硬呗裕覍Π咐M行如下分析:
(一)捕捉契機 追隨興趣:
教師要有顆細致觀察孩子的心和一雙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的眼睛,追隨幼兒。游戲中,當孩子發(fā)現(xiàn)紅耳龜?shù)羝ち耍瑢Α凹t耳龜?shù)羝ぁ痹虍a生爭議時,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追隨孩子的興趣,關注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把握時機、巧妙引導,激發(fā)了幼兒主動參與、自由表達、自主學習的愿望。在爭論、猜想、互動與嘗試中,碰撞智慧,支持幼兒自主找到工具查閱“紅耳龜?shù)羝ぁ钡脑?,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豐富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了深度學習,真正成為了幼兒身邊高質量的陪伴者。
(二)問題激發(fā) 深入探究:
在整個互動中,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探究空間。為支持幼兒自主解決問題,我運用開放性問題“紅耳龜?shù)羝さ恼嬲蚴鞘裁茨??”“除了在書里找答案,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找到我們想知道的答案呢?”“你們看看咱們班級里哪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們?”來與幼兒互動,激發(fā)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引導幼兒將已有生活經驗進行遷移,支持幼兒自主尋找辦法。
(三)尊重認同 情感交流:
互動中,我通過蹲下、撫摸、微笑、點頭、擁抱、肯定的眼神、豎大拇指等非語言行為向幼兒傳遞信息,認同想法,給予積極的反饋,使得師幼互動更加自然、融洽,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多種互動中自發(fā)解決問題,提升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同伴互動 共享經驗:
在“探秘巴西紅耳龜蛻皮”活動中,我一直被孩子們“領導”著。通過同伴互動,小組商討、碰撞思想,解決問題,共享經驗,體會“興趣”帶來的循環(huán)模式,即問題引發(fā)興趣→興趣帶來關注→關注帶來思考→思考帶來拓展→拓展帶來新思維→新思維帶來新興趣……同時,也被他們的好學好問、專心專注、鍥而不舍等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精神深深地打動,讓我更加感受“興趣”的魅力,帶給我們更多的成長與美好。
四、效果反思:
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探索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我基于幼兒好奇、好問的特點,針對孩子們的日常興趣、問題發(fā)現(xiàn),以“問題”為紐帶,提供充分探究的空間和時間,幼兒在“猜想、討論、辨析、實踐”中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合作體驗,讓真實學習自然而然的發(fā)生,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
(一)用發(fā)展的視角追隨幼兒:
整個活動,我始終追隨兒童的“興趣”,本著“退后放手、適度支持”的理念,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fā)展特點,鼓勵幼兒自主學習,尋求答案。我發(fā)現(xiàn)當教師視角轉變、賦予權利、沉下心思后,讓我更加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能力,有著更多的可能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們最終收獲了真正的發(fā)展與快樂,我也收獲的是成就感與幸福感。
(二)用適宜的策略支持幼兒:
“做中學”提倡:讓幼兒親歷探究,在主動探索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我時刻注意傾聽幼兒的對話,順應需求,支持幼兒進行“探秘巴西紅耳龜蛻皮”的活動,同時關注幼兒在互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銳覺察他們的需要,以適當?shù)恼Z言和非語言行為及時應答,通過設置問題、順應疑問、借勢引導、實踐驗證、達成共識等策略,形成了“合作探究式師幼互動”,激發(fā)了幼兒自主探究的內驅力。
(三)用科學的理念發(fā)展幼兒:
在“探秘巴西紅耳龜蛻皮”活動中,我本著“一個活動多領域融合”的原則,拓展了幼兒多元經驗,發(fā)展了語言、科學、社會等多領域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了專注、責任、自信、合作等學習品質,促進了幼兒多元發(fā)展。
作者: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第二幼兒園張思思
熱門跟貼